APP下载

例谈初中书法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7-03-23

江苏教育 2017年77期
关键词:书法校园教师

李 菡

例谈初中书法有效教学的策略

李 菡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书法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分支,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为了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完成有效的书法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从学校创设环境,提供条件,打造校园文化氛围;教师教学贴近生活,激发兴趣,丰富学生感受力;教师积极引导,因材施教,施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等来阐述书法有效教学的策略。

书法;有效教学;策略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书法教学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学生学习书法既是为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基础,又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教师如何在传统的书法教学基础上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法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反思,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使书法教学更能收到实效。

一、创设环境,提供条件,打造校园文化氛围

心理学家曾分析:少年时期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学习情绪易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如课内环境、课外环境和人际环境等。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的书香氛围,是学校书法教育的重要环节。例如我校在校园内专门打造了一个园中园,有中式建筑,小桥流水,并为园中景致起了一个个优雅的名字,聘请书法名家为其题名。学生在校园里随处能感受到书法的熏陶。学校还利用校园里特有的古文物建筑作为书法专用教室,为学生配置了中式的几案和文房四宝,并在周围的墙壁上挂上许多书法名家作品。学生在纯正的书香环境中练习书法,享受书法。学校还特聘书法名师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迅速。平时教师通过写春联、送作品等形式和学生交流,学生们非常自豪地把老师的作品和自己的书法作品贴在各自班级的展板上,让书法成为教室里独特的风景。漫步校园,时时有美景,处处有书香。师生每天在高雅的书香校园中工作学习,学校也在潜移默化地发挥写字教育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位师生享受着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贴近生活,激发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受力

1.心理认同,培养情感。

情感能够直接对认知产生影响并与学习动机、兴趣、信息、内驱力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书法教学中,我们必须适时地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情感培植,初中生在个体心理发展史上是一个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发展总的特点是,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尤其初一的学生其心智还保持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如若让他们单纯理性地去理解和掌握各种字体,了解书法的特点,难免有些生硬。教师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吸引学生欣赏书法,了解书法,感受到书法的美,增加心理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例如每节书法课,教师可以用一点时间介绍一些生动有趣的书法小知识,让学生了解书法字体的演变,感受中国的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学生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书法故事我知道》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整理、介绍书法名家小故事,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形象比拟,激发兴趣。

教师在具体的书法教学中,需要科学、系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以往,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初期,在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时,按照笔锋的运转方式学习,很多学生进行长时间重复枯燥的练习,往往毫无兴趣。这时,教师需要改进教学,用生动形象的比拟代替枯燥无味的讲解,既降低难度又易于学生吸收掌握,兴趣也会于无形中被挑起。例如教师在教点的笔画时,把点比作“高峰坠石”,让学生自己揣摩想象,并介绍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讲授点的故事,卫夫人让王羲之感觉悬崖上有块石头坠落下来,那个点,正是一块从高处坠落的石头的力量。这样一讲学生趣味盎然,易于理解,再做练习时,都会注意书写的力度。通过形象的比拟,让学生吸收到极为丰富的感觉。感觉的丰富,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受,也大大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3.联系生活,感染情绪。

书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将书法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书法,学会用书法审美生活,陶冶情操,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例如: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欣赏很多生活中有关书法的图片。如古代建筑的瓦当、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美好祝愿;园子里的“匾”“额”“对联”更让学生感受着书法与文化的联系,书法是建筑的画龙点睛的醒目焦点,没有文字书写,也等于建筑没有完成;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书法字体更是琳琅满目,别具特色。学生带着一份真情和一种兴趣去体验书法,感受到书法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着中国书法与文化、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书法教学,不仅使学生感到学习书法是生动有趣的,无形中也提高着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学习热情。

4.观察比较,拓宽视野

心理学研究表明,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观察力强,学生才有能力去获得丰富的生活素材,获得真实的感受和正确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知识、明确概念,提高对问题的理解水平;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比较。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某一笔画在不同结体字的运用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说说这个笔画在不同字中的变化。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有长短、距离、位置、向背、粗细等不同的特点后,教师再加以强调、纠正和总结,学生再写时对字的把握能够更加到位,在以后的读帖和临写时,对字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更加透彻。

艺术是相通的,书法艺术和其他艺术息息相关,在唐代的狂草中有太多与舞蹈互动的记录,裴旻、公孙大娘的舞蹈艺术都曾经启发当时书法的即兴创作。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行书技巧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和区别,都可以给学生更多更好的审美感受,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段史诗般的舞蹈至今让人叹为观止。舞蹈演员以身体为笔,运用舞蹈动作在特制的“宣纸”上描绘了一幅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山水画卷。通过让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舞蹈,体会书法艺术的神韵所在。在这样的欣赏学习与比较中,学生准确地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学得兴趣盎然。

三、积极引导,因材施教,施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面对长期的书写训练时,不同的学生会呈现不同的学习状态。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书写状况积极引导,通过示范比较、观摩、展示等各种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写字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成功感。

学生完成的书法作品教师要非常重视。书法的美是无限的,个性化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字都有其独特性。书写者对审美的角度不同,书写技能的高低,书法的线条、结体、章法的变化莫测,都会产生不同的书法效果。在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学生施行多元化评价。例如,初学书法的学生,教师评价时要关注学生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对于有一定书法基础的学生,教师评价时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应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对于学习书法热情不高的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并努力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多激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的热情;对于学习书法热情度高的学生,教师要多启发、多引导,并适当地教给他们一些书法理论等。这样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稳步向前。

同时,教师要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艺术节组织学生进行书法现场比赛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师生书法展,给师生创设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微信、校园网站、校园电视台等媒介展示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教师还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书画比赛,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初中书法教学是一项系统的特殊工程,它的建设需要实践的磨炼,经验的积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多想办法,循循善诱,积极探索多种书法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对书法持久的兴趣、坚定的信心,并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自觉地承担起继承发扬中国书法文化的责任,让书法的艺术内蕴、文化精神与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度相融、不断前行。

[1]蒋勋.汉字书法之美[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3]陈振濂.书法美学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4]张宜书,程新康,赵海燕.实用书法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J292.1

B

1005-6009(2017)77-0066-03

李菡,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南京,210019)教师,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书法校园教师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书法欣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