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运用

2017-03-23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5期
关键词:浅谈语文课堂资源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尚 洁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运用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尚 洁

小学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学科,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则尤其需要更多地关注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性资源,将其运用于语文教学。本文以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的三篇课文为例,浅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活化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课堂生成 活化课堂 创新 三维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小学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学科,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则尤其需要更多地关注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性资源,将其运用于语文教学。本文以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的三篇课文为例,浅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活化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课堂生成,活化课堂

我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课堂的生成资源,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在动手、动脑、动口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大限度的激活状态。我在此以教学《沉香救母》(二)为例,简单说说我的做法。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读到沉香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赶去华山救母的过程的一处:“沉香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就迫不及待的举起手来:“老师,沉香为什么不吃饭,只吃野果和喝泉水呢?”刚听到这一问题,我第一反应是:这个问题有必要讲吗?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的啊,但稍微一想,我就激动了,多好的一个课堂生成的案例啊,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愿意去思考,所以才有我未曾想到的课堂问题的产生。这一问题解决好的话,能够让学生由此更加体会到沉香的救母心切,从而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沉香的对母亲的思念和热爱。同时,对学生了解人物性格和品性也十分有帮助。于是,我指导学生小组内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围绕“沉香为什么一路上只吃野果和喝泉水呢?”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问题源于学生,再回到学生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讨论的也尤其热烈,个别孩子之间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几分钟的讨论后,孩子们跃跃欲试,都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的见解,个别孩子甚至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的相当到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孙可同学的回答:“老师,我觉得当一个人一心想着完成某事情或者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时,吃饱穿暖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有一次,我去外地看爸爸,一路上,我都在想着见到爸爸的场景,根本无心吃饭,实在饿了,才会吃块饼干垫垫肚皮,沉香应该也是的,他一心想见到妈妈,想与自己日思夜想的妈妈团聚,当然是急着赶路,顾不上吃饱穿暖了啊!”听完他的发言,教室里不知是谁带头的,立刻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看着孩子们个个神采奕奕,原来,语文课堂的生成性资源能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二、课堂生成,创新思维

生成的课堂,知识变得灵活,学生的思维也不再完全拘泥于课本。作为教师,若能及时地抓住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合理利用课堂生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充分地展开探究学习,这样,不仅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的整体提高,而且学生也能在语文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促成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的统整融合,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狼和小羊》,它作为一篇童话题材的故事。我从教材本身出发,在教学实践中本来打算采用一般的问答方式来进行,但通过课堂实际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狼与小羊的对话部分尤其充满兴趣,每每读到对话,孩子们的语调都会情不自禁地提高或是降低,于是,我灵活运用这一课堂生成,抓住对话朗读来为学生创设“河边相遇”这一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狼”找茬“小羊”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我并没有提示学生注意狼和小羊的动作、语言、神态,而是让他们在表演或是观看演出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领悟,自己去表现。在充分地朗读体验与表演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不光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文本中“河边相遇”的一幕,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在文本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丰富文本情景的同时,更是大大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整个课堂也因为生成性资源而变得精彩纷呈,学生乐在其中。

如果说小学语文文本阅读强调的是“智商式思维”,那么课堂生成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正是由于它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成长的体验,因而也更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刻犹如多棱面的钻石,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三、课堂生成,精彩语文

语文教学实践作为师生双向互动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更要全身心投入,在努力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的同时,更要第一时间去捕捉、搜集、判断、重组、利用这些活的资源,让课堂生成资源为课堂服务。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学习的快乐与成长的体验。如此循环,小学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成为高效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只有充分地注重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才能够推动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1】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8)

【2】语文学习报,2009(7)

【3】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J】.教师,2001

【4】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魏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M】.齐鲁书社,2010

猜你喜欢

浅谈语文课堂资源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为诗浅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资源回收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