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谅党委、政府困难利用社会闲置资源破解发展难题

2017-03-23陕西渭南老年大学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渭南分校教学点

□ 陕西渭南老年大学 李 欣

体谅党委、政府困难利用社会闲置资源破解发展难题

□ 陕西渭南老年大学 李 欣

渭南老年大学创办于1990年,经过26年的发展已成为渭南城区老年人不可或缺的学习阵地和精神家园。但是,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渭南市区的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原有教学条件已不能满足全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渭南是一个农业大市、财政弱市,全市人均GDP只有27495元,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破解老年大学校舍面积有限的难题?如何方便更多的老年人就近参加学习?为了破解这一系列难题,2014年学校成立调研组,对全市老年教育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内部挖潜、外部整合的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从2013年的66个班,发展到两所分校、两个教学点、126个教学班。具体的做法是:

整合资源,加强校本部阵地建设,走内涵式扩大规模的路子

渭南老年大学理解党委和政府目前的困难,从实际出发,不等不靠,设法整合资源、挖掘潜力,通过提高楼层教室的利用率、增加班次等方法,走内涵式扩大规模的路子。

整合资源,挖掘学校内部资源潜力。学校现有教学场地始建于2002年,教室9间。2015年2月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合并,全部资产并入渭南老年大学,随后学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暑期时间通过对库房、会议室及其它场地的改造,将教室增加到了22间,教学面积增加了近2000平方米。目前,学校有教学楼2幢,自有校舍总面积达到5000余平方米。

完善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由于中老年学员上下楼困难,高楼层教室使用率低,2016年上半年为艺术楼安装了户外电梯,解决了因基础设施落后而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学校现有教学楼全部安装电梯,使高层教室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学校对达不到开班人数的班级及时取消或合并,科学有效地利用各项教学资源。

联合办班,提高校舍利用率。学校与临渭区妇联、市委组织部、老干局合作为在职干部职工开设了书法、摄影、电子琴、拉丁舞等9个教学班。在职干部班由联办单位负责专业选择、招生、学员管理等工作,学校负责安排教师、提供场地,为学员提供教学服务工作。这些课程均安排在工作日的晚间进行,既拓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内涵,又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生活,为在职干部职工提供了一个充电、提高的平台,受到了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

依托社会资源,拓展老年教育阵地

调研发现,社会上的一些单位或多或少存在会议室、教室、活动室等资源空置的情况,这些单位也有提高资源利用率、丰富文化生活的愿望,但普遍缺乏教学资源。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的理念指导下,渭南老年大学相继与机关单位、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社区、企业等联合,按照“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就近入学”的思路,创办分校和教学点,并且因地制宜、一校一策。目前,已开办分校两所,教学点两处,校外教学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此举既方便了老年人就近参加学习,又缓解了老年大学校舍不足的问题,同时还活跃了所在单位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依托机关闲置资源,拓展老年教育阵地。学校与临渭区委老干部局联合,利用区委机关的会议室、办公室等资源,开办了临渭分校,区委老干部局负责招生报名工作,并安排专人担任联络员,负责服务和管理工作。临渭分校现开设书画、声乐和太极拳剑3个教学班,学员近40人,教学面积200平方米。分校校址位于原区委办公地,紧邻市委、区委家属院,周边离退休老干部较多。老干部学习态度严谨,学习欲望高涨,希望在原址扩大教学场地、增设新课程、更新教学设施。为满足老同志需要,临渭分校拟扩大教学场地,增开秦腔学习班,相关人员已安排到位,教学设备和器材正在积极协商中。

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拓展老年教育阵地。渭南市艺术中心培训部设有培训室、活动室共17间,并配备会议室、报告厅,有充足的教学场地、先进的基础设施。但自建成以来,由于位置相对偏僻,资源利用率一直不高。学校主动同市艺术中心沟通,决定利用双方资源优势,开办渭南老年大学艺术中心分校,得到艺术中心的积极支持。2015年3月艺术中心分校挂牌成立,至今现开设7个教学班。

利用社区资源拓展老年教育阵地。临渭区站南街道办事处的朝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是街道办民政部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的便民机构,老年人集中,场地较多。学校与街道办联系沟通,决定利用朝阳日间照料中心场地开办教学点,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学习。教学点由日间照料中心提供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并安排专职联络员负责教学管理、服务和招生报名工作。学校负责课程的选定,教师的选聘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该教学点现开设13个教学班。

利用企业资源,拓展老年教育阵地。渭化教学点是学校与陕西省煤化集团渭河化肥厂合作,利用渭化企业职工俱乐部的场地资源开办的教学点。该教学点是以渭化退休职工为主体,辐射高新区周边居民。渭化将企业的会议室改造成教学场地并负责招生报名和日常的教学服务工作,学校负责选聘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并为教学点安排一名兼职联络员,负责落实教学计划以及同校本部的联系。

发挥活动团体作用,拓展老年教育阵地。

活动团体是老年教育的第二课堂,既可以巩固学校的教学成果,又能为老年人搭建展示学习成果和个人才艺的平台。学校现有注册活动团体48个,活动人员3268人次,按照“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保障”的原则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民族乐团、摄影学会、书画院等团体定期开设艺术沙龙和讲座,组织学员切磋交流,共同提高艺术素养。还有的活动团体在公园、广场、社区等城市的各个角落每天坚持开展活动,将老年教育的阵地拓展到整个渭南城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众多市民的目光。他们的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开展深入,向广大市民展示了我校学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渭南老年大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利用各种社会闲置资源、扩大老年大学的覆盖面等方式,拓展老年教育阵地、破解制约老年教育发展瓶颈的做法,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拓展老年教育阵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心中有诗和远方

潍坊市老年大学 吴建坤/篆

猜你喜欢

渭南分校教学点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三国渭南之战
省实验分校简介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