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突破,成长

2017-03-23承晓琛

江苏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溧阳市校领导导师

承晓琛

·团队案例1·

选择,突破,成长

承晓琛

成长;“90后”教师

大学毕业后,经过层层选拔,我进入了心仪已久的溧阳实小。

开学前的一周里,学校专门为我们新上岗的10位“90后”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主题报告、“表达与沟通”班主任主题培训、“学术视野下的新教师”主题培训、仿真情景实务培训、“寻找职业发展领路人”活动等。在培训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学校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见识了前辈们的勤恳踏实、多才多艺,了解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要求,掌握了基本的工作原则与方法。原本对工作环境、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忧虑,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崭新的教育生涯,我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

因为大学读的是生命与科学专业,我选择了任教科学学科。可校领导认为我仅教科学是“人才浪费”,又给了我一个班的数学,并给我分配了两位导师,一位负责科学,一位负责数学。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我开启了“听课—反思—上课”模式:听数学导师上课,反思调整后再自己上数学课;听科学导师上课,调整后再自己上科学课,并不时请两位导师听课、评课、修改教案。整天忙得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虽然有一点累,但内心是满满的充实感。忙碌一段时间后,我迎来了一次“检阅”的机会——数学评优课校级选拔赛。虽然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但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冲过了理论考试和教学设计两关,进入了最后的上课环节。然而期待中的奇迹没有出现,因为课堂教学技不如人,最终未能获得市级参赛资格。这次的失败让我认清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了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与数学评优课失之交臂后,我牢牢抓住了溧阳市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的机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最后的上课环节。这课该怎样上才精彩?正当我的心头涌起丝丝忧虑时,教研组为我排忧解难来了——同事们与我一起讨论教案、模拟上课,协助我制作课件、教具。团队的力量让我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课堂,并成功收获了教师生涯的第一个市级一等奖。同伴们羡慕的目光、前辈们热情的赞美,让我有点飘飘然。接下来的常州市级比赛,又一下把我“打回原形”,只获得一个安慰性的三等奖。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只是一个入门级新手,教海无涯,唯有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成为弄潮高手。

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开始实施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儿童生长性学习群的建构与实践”。为了借助这一项目打造富有创造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决定安排两名新教师加入项目组,做一年级学习群的导师。学习群导师,不仅需要全面负责学生的教育工作,还要包揽语文、数学等学科统整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虽然有压力,但面对校领导的询问,我却毫不犹豫地回复:我愿意。我知道接受这个任务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我相信实小的团队不会让我一个人孤军奋战,我会在他们的支持下成长得更快、更好。现在,我正带着我的萌娃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在如毯的绿茵场上挥汗。每天望着那一张张如春日暖阳般灿烂的笑脸,我觉得每一丝空气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作者系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燕湖校区教师)

G451

D

1005-6009(2017)30-0030-01

猜你喜欢

溧阳市校领导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房间里的自言自语
溧阳市四方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溧阳市永和小学简介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V eraW an g
导师榜
溧阳市海赋农机专业合作社
A Brief Study Of The Interactiveoriented Languag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