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研究

2017-03-23张彩燕张联社

关键词:社会化子女家庭

张彩燕,张联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研究

张彩燕,张联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家长进入城市陪读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打破了家庭原有的以务农为生的生活状态,以孩子发展为轴心,自己也超前适应城市。陪读家长通过职业再社会化,实现经济上的适应;通过社会交往、理性消费以及休闲娱乐的变化逐渐实现生活上的适应;为适应新环境进行教育观念的继续社会化。但是,他们也面临惯习、惯习滞后和角色冲突等城市适应的困境。为此,从家长、家庭、政府三方面提出了解决陪读家长城市适应障碍的对策。

社会化;陪读家长;城市适应;困境;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对教育更加重视,但是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为了子女能接受更优良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选择进城陪读。他们随孩子从农村搬迁出来,居住在教育资源优良的地方,有的形成了大规模的陪读村、陪读社区。随着陪读年限的延长,有些甚至定居于城市。他们在城市生活,一方面城市教育资源满足了他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另一方面,城市不仅是他们孩子社会化的场所,伴随而来的适应城市的过程更是自身再社会化的过程。

近年来,陪读家长群体不断壮大,参与陪读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广,陪读的时间越来越长,陪读的代价越来越高,陪读群体的变化表现在:首先,陪读由最初家庭部分成员的迁移陪读变为家长双方的陪读。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由过去的大规模家庭变为核心家庭。小规模核心家庭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家庭整体迁移,陪读家庭迁移,保持了家庭的完整、保证了家庭教育的完整。

其次,陪读家长城市适应实现了子女发展和自身社会化的有效结合。陪读家长在城市适应过程中,通过职业社会化奠定了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的经济基础,也是他们自身职业化、提升自己,建立新的家庭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接受新的生活习惯,逐渐融入城市,实现身份认同。

再次,农村陪读家长以“80”和“90”年代和一部分“70”年代的农村青壮年为主体,陪读家长队伍年轻化,其城市适应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他们是青年人,学习模仿能力强,经由农村迁移于城市,乐于接受现代的城市生活,抓住了城市就业机会多这一优势,表明他们城市适应具有主观上和客观上的优势。但是,陪读家长大多学历低,文化素质不高,使得他们只能从事无技术含量的服务类行业。其深受农村文化的影响,观念上和行为上都深深地打上了农村的烙印,当城乡文化发生冲突时,陪读家长的城市适应就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基于上述陪读的变化以及陪读家长的特征等一系列背景,笔者对20位陪读家长进行了访谈,实地观察了陪读家长的生活、交往状况,获得了详细的资料。本文运用社会化理论的相关知识对陪读家长的城市适应进行研究,城市适应的本质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与城市契合。其城市适应也面临先天的障碍和后天的角色冲突等困境,应该引起学界对此的关注,为其城市适应提供良策。

二、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现状

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1]陪读家长的城市适应是经济适应、生活适应和教育观念发展三方面的适应。

(一)经济适应——职业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1]再社会化一般是人们完全或部分脱离以前的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确立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标准。从文化的角度看,再社会化又称社会教化,是指在初级教化基础上为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重新建立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人按照新的社会文化改变自己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行为得到新的认同的过程。[2]

陪读家长首先面临着经济上的适应。陪读后,在时间、距离上都不能兼顾农田,陪读家长不得不放弃农田。陪读产生的生活费用和与教育相关的费用,要求他们必须在城市找到生存的基础。笔者对一个有7年陪读生涯的家庭费用进行计算,最低消费在10万元。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需要有稳定的收入作为他们生活于城市的经济基础。那么,陪读家庭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家庭消耗?

职业再社会化是陪读家长经济适应的有效解决方式。多数陪读家长进城市后变更原来的从业方式,选择在城里打工。全职陪读的家长很少,陪读母亲的工作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类,年龄处于26到35之间的年轻陪读家长从事销售一类的工作,如服装和化妆品等。他们年龄上的优势以及学习能力强,能够较快熟悉工作内容和掌握工作要领,使得他们很容易找到这类工作,工资薪酬在1500到2000之间。这一类陪读家长工作比较稳定,自身职业化能力强,他们更倾向于把子女课后放在补习班,完成作业,支付一定的费用。陪读家长的工资多用于房租和子女平常的教育培训班、补习班等。第二类,年龄在35之上,这类家长在选择工作的种类上范围要小。城市很多工作对年龄要求严格,他们限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学习能力也随年龄降低,只能在超市做店员或者做饭、洗碗、裁缝一类的工作。这类陪读家长工作时间没有第一类家长要求严格,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生活和子女的学习。第三类家长选择自营生意。自营生意对家长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思维比较灵活,能吃苦耐劳,为自己打工,尽管工作辛苦,但是收入可观,这类人在城市适应性比较好。这类家长工作时间、地点灵活,比前两类家长有更多时间、精力安排家庭生活和教育子女。其次,陪读家庭的父亲职业变化也较为明显,拥有维修、电焊、驾驶等专门技能的家长转变为专门的技工,他们的工资高而稳定,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用于支付房租、学费等;另一些陪读家庭的父亲也成为自营店主,从事小本经营生意。总的来说陪读家长职业化后,收入比居住农村时增加,能够达到城市的生活要求。

不同类型的家长选择相应的职业,兼顾子女教育和家庭经济要求。他们在子女小学毕业进入初中阶段会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时子女不再需要上下学接送,生活、学习习惯已经形成。有的陪读家长甚至在小学阶段,就选择就业。陪读家长职业社会化是客观上家庭经济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积极适应城市的表现。陪读家长双方参加工作、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在共同努力下保证家庭在城市生活达到收支相抵的最低要求。

彻底离开农田的陪读家长,有着自身的职业规划。他们长期居住城市的唯一方法是有稳定的工作为他们提供资金。否则,长达十几年陪读生涯甚至留城的愿望不能实现。因此,陪读家长像城市工人一样,追求稳定的工作,在城市工作能够提供给他们报酬。职业再社会化后的陪读家长表现出对自己劳动的珍惜和对职业的兴趣,他们有着自己的职业规划。一些陪读家长表示,替别人打工是积累资金和人脉的过程,能够熟悉这一行业的规则,希望能够在未来有自己的小店面。因此,年轻的家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生活适应——生活方式再社会化

生活方式是从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中凝结出来的模式。这些活动包括:劳动活动、消费活动、闲暇活动、社交活动。从这些活动中相应地凝结出劳动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社交方式。[3]环境的变化,要求陪读家长放弃原有的农村生活方式,适应城市生活,才能更好地融入其中。

社会交往方面,固有的社会交往惯习与网络是陪读家长社会交往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同缘群体是他们陪读初期的主要交往对象。同缘群体指的是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选择,面对相同的环境,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群体。陪读家长离开原有的农村熟人社会,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面临着区隔和排斥。[4]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策略是复制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首先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和城里的熟人交往。他们和很多老乡、亲戚,逐渐扩展到周围的邻居以及同样是带小孩的同缘群体,将农村中的初级群体关系复制到这里,延续了在农村社会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他们社会交往初期主要由同质群体构成,社会交往网络特点可概括为:规模小、紧密程度高、趋同性强、异质性低。[5]其次,在城市与学校老师以及辅导班老师交往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这一人群建立了长久的稳定联系,通过与这些人交往获得子女在校学习的表现情况,子女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因陪读心理上产生的不安全感,影响着他们城市生活的愉悦性。他们重视子女的学习,子女在校表现能够从心理上给予他们莫大的支持。最后,通过职业活动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也是他们重要的交往人群。职业群体是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在城市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市民的交往是陪读家长真正实现城市适应、融入的关键。通过与职业群体的交往,拓展了社会网络的宽度,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资本建构的过程。

其次,理性经济生活方式的建立。正如上文所说,对于从农村来到城镇陪读的家庭来说,意味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粮食、蔬菜、用水等多种消费不需要花钱或者仅花很少的钱,农村的收入低但其支出也比较低。在城市,每月的生活费用和教育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多数农村陪读家长刚进城时保持高度的节俭特性,对城市的一些高消费望而却步,他们的经济状况使其不得不理性地计算每一笔支出。

最后,文化娱乐的增加。年龄稍大的陪读家长选择与熟人、邻居或者其他的陪读家长交流打发时间,在家的时候选择子女上学不在时看电视消磨时间。这一部分陪读家长除了与当地的熟人或其他陪读家长闲聊外没有特殊的娱乐方式,生活比较单调。但是,调查显示,陪读家长队伍的年轻化,使他们在城里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网络。休闲时间里与同龄人的交往频繁,同时从同一农村陪读出来的家长更容易结成稳定的关系,私下里有着频繁的联系,年轻的陪读家长更容易接受城市的娱乐方式。

(三)教育观念继续社会化

国内学者俞国良和辛涛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基于家长对幼儿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幼儿教养的理解。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幼儿发展观和教子观。[6]对于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因素,学者陈帼眉和何大慧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受到社会文化、家长自身的经历、家长的文化水平及其所接受的知识的影响。[7]总之,家长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全方位的过程,既要从家长来考虑,也要考虑其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陪读家长对教育抱有的希望、对子女负责任的态度,已经远超于普通农村家长、流动儿童家长以及留守儿童家长。其教育观念因其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属于继续社会化。陪读家长逐渐形成和确立了新的教育观念。

首先,在教子观上,陪读家长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迁移到城市教育资源优良的学校;从学校到家庭形成有效的配合,在这种分工合作机制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达到子女学习进步,成绩优良的目标。在城市适应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同时,在城市有条件为子女找辅导班、加强班,力争子女在学习上能够有所进步。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家长—辅导班机制,有利于子女学习成绩的提高,但也忽视了子女其他方面的发展。

其次,亲子关系方面,青少年易叛逆,与家长缺乏沟通和信任,家长对子女的唠叨、猜疑、施压给子女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和逆反心理。[8]陪读家庭的子女除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自愿和生活照顾外,也承担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心理压力。陪读性迁移家庭冒着倾家荡产的危险举家迁移,子女肩负着家庭经济破产的压力,易在精神上造成压力,苛刻要求自己的学习,一旦达不到目的,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自卑感。[9]但是这一情况随着父亲加入陪读会得到有效的改善。因为夫妻双方在教育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慈母严父”或者“慈父严母”这种家庭结构有效地改善了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既有利于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也有利于形成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家庭内部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加陪读家长城市生活的满意度。

最后,在子女发展观上,陪读家长认为适当的监督与教育是可行的,但是关键在于子女自身对学习的认可、对未来的思考,家长只能起到辅助的功能。他们认识到了子女主观作用是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关注子女青春期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化解子女青春期思想上的误区,引导他们正确走过这一阶段。

三、陪读家长的适应障碍

社会化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境、矛盾与冲突。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陪读家长的社会化和城市适应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惯习滞后

惯习指的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来自于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联系脉络,因为它确保了既往经验的有效存在,并以感知、思维和行为图示的形式储存于每个人身上。惯习滞后现象,指的是行动者所处的场域发生了急剧变化,但由于惯习特有的惯性而出现了滞后现象。[10]初始社会化过程中的内容将影响继续社会化的方向和进程,此前的惯习和惯习滞后则是阻碍他们城市适应的主要因素。

不同文化中生长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文化是人社会化的内容和关键,两种不同文化主题的人自然会产生矛盾和隔阂。[11]我国城乡之间的不同,不仅是地域上的差异,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差别。陪读家长是带着农村惯习进入城市的,他们此前在农村形成的惯习和惯习滞后性是城市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首先,农村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社会交往取向与城市现代文化中的取向截然不同。城市由高密度、多元异质的人群组成,在人际关系中,大量存在的是那种间接形成的次属关系,而陪读家长的社会交往基于惯习的原因更多选择的是初级关系,他们更愿意与“老乡”和同是陪读家长的人交往,这减少了他们与市民的互动。陪读家长的惯习影响,直接导致了他们社会交往同质性的惯习滞后现象。因此,来自于不同文化的陪读家长群体与城市市民自然会产生差异,影响着他们真正地融入城市。

其次,陪读家长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惯习不仅包括性情,知识和文化也是惯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性情会发生改变,但是既有的知识和能力会限制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由于文化素质低下,陪读家长所能学习的技术较多集中在几项特定技术上,如男的学装修、建筑、厨师,女的学裁缝、按摩或美容。陪读家长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对技术性工作难以胜任的情况却不会有很大的改变。文化素质不高成为他们在城市就业的重要障碍。

惯习是陪读家长在初始社会化中形成的,受到了初始社会化环境的影响。陪读带来的生存环境的变化,是其再社会化的过程。尽管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是惯习通常滞后于环境的变化,带来惯习滞后现象。陪读家长与市民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他们社会交往的对象和范围不同;自身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技术性工作的要求,他们只能从事低技术要求的与服务业有关的工作,这给他们在城市就业造成了屏障。因此,惯习成为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的障碍,需要改变陪读家长传统的惯习,适应新环境,对自身进行再社会化。

(二)角色冲突

所谓角色冲突,指的是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1]本文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的困境是角色内的冲突和角色之间的冲突。

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当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这时便发生了角色内冲突。陪读家长自身承担着多种角色,是子女学习的陪伴者、监督者,是家庭生活的管理者,还是一位职业工作者,多种角色导致他们时间紧张、精力分散。陪读家长的职业身份要求他们遵守职业章程,完成工作任务,不断学习获得职业技能。他们既要工作,减少经济压力,又要陪读,多重身份对他们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他们要面对的压力不同于农民工,而这种兼顾陪读与工作的状况,让很多陪读家长压力重重。

陪读家长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产物,城市适应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他们为了子女获得更好的发展,甘心付出。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他们自身要承担着更多的责任,用科学的方法武装自己及教育子女,他们的社会化不仅需要个人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而且对家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解决陪读家长障碍的有效对策

(一)家长自身转变是城市适应的关键

农村家长陪读不论从教育、生活还是经济方面,都对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的责任更加沉重,要面对和处理多方面的事务。家长选择了陪读,选择了城市生活,就要提高处理能力。

一方面,克服农村惯习对城市生活的影响。陪读家长不仅要同老乡、亲戚、陪读群体交往,更要在职业工作中构建社会交往网络,拓展人际交往的范围,增加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职业工作提供了陪读家长与同事、与城市人互动的机会。不同的人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交往网络,突破了陪读家长交往人群的同质性特征。社会交往网络的范围扩大,内部成员的异质性是陪读家长城市生活的有利社会资本。

另一方面,陪读家长要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陪读家长应把握和区分好每一阶段的侧重点,区分不同事件在家庭不同阶段的不同地位。从家庭生命历程角度看,不同事件对家庭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许多陪读家长选择在小升初后工作。他们认为,小升初后,子女对家庭的依赖减少,不再需要家长的接送和时刻的监督,形成了生活、学习习惯,家长有时间、有精力去选择工作。陪读家庭形成这样的模式,无异于城市人。因此,要对工作和家庭合理安排,减轻因精力、时间不足导致的角色内冲突,平衡工作与家庭两者的关系。

(二)发挥家庭整体功能是家庭稳定的条件

陪读家庭内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是城市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亲子关系是家庭内部稳定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目的实现的前提,对学业、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兴趣、人际关系等都有影响。[12]陪读家庭出现的亲子关系紧张、沟通少、沟通不到位、子女心理压力大等问题,要充分发挥家庭全体的功能。陪读父母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改变原有的母亲单方照顾子女、关心学习的状态,父亲也应该加入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双方合作教育子女,既减轻了母亲的负担,也充分发挥了家庭整体功能。陪读家庭更应该关心子女心理上的负担,运用协商的方法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所想,帮助他们放下心理负担,减轻压力,达到家庭整体的和谐与稳定。

(三)政府是陪读家长职业教育的主要推动者

陪读家长与家庭的努力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是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力量。一方面,陪读家长不愿意将家庭资本用于投资时间长而见效慢的事情上,企业面临着培训后人才流失的风险,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对员工进行培训。政府成为职业教育培训的推动者,担负基本责任,即进行适当的政府干预。陪读家长从农村流动出来,作为一支现实的力量进入城市,是城市建设者的一部分,理应受到政府的关注,接受基本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政府应扮演积极的角色,开办职业技术课程,举行职业知识和技能讲座,吸引年轻人尤其是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农民工、陪读家长等群体学习职业技能,提高职业水平;提供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城市中。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完成城市适应这个再社会化过程。

陪读家长的城市适应是经济上、生活上以及观念上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陪读家长职业社会化一举多得,不仅使子女享有了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城市适应提供了经济基础,而且拓展了社会交往的范围,个人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职业规划,个人进化为现代化的理性人,家庭发展也融入到城市中。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陪读家长深受农村文化的影响,在城市中复制农村社会的格局,这并不适合城市环境;自身文化水平低,在城市只能从事低技术水平的工作;形成于农村的惯习,阻碍农村陪读家长适应城市。城市适应过程中,产生的陪读家长个人和子女的角色冲突、家长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内冲突,都对家长能力和精力提出了要求。针对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的障碍,从家长个人、家庭整体以及政府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陪读家长的适应障碍。本文仅从某些方面提出建议对策,还不够完善,陪读家长适应障碍问题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探讨。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3.

[2]张春龙,聂玉梅.“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的再社会化[J].城乡建设,2001(8):16-17.

[3]罗萍.生活方式学概论[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11.

[4]陈锋,梁伟.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家长陪读经历及其影响研究——基于甘肃华县的实地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5-139.

[5]李红丹.陪读家长的行动选择与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6]俞国良,辛涛.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3):87-93.

[7]陈国眉,何大慧.家长的教育观念——一个值得重视的新概念[J].家庭教育,1994(1):47.

[8]郑燕娜.农村母亲“陪读”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7(8):790-791.

[9]王江.陪读性迁移: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表现[D].吉林大学,2006.

[10]王微.农民工市民化转型中的惯习障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8-61.

[11]王燕华,张大勇.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再社会化”问题——农民转化为市民的一些制约因素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3.

[12]罗洪燕.陪读中亲子关系[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2.

C912.8

A

张彩燕(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

张联社(1959-),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历史地理、农村社会学、法社会学等。

猜你喜欢

社会化子女家庭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