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游记“四忌”
2017-03-23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实验初中
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实验初中 陆 健
学写游记“四忌”
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实验初中 陆 健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好多写得很好的游记,为我们学写游记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不少同学在节假日跟随家人或亲戚朋友一起旅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愉悦了心情,同时获取了写作的素材,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一写游记,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是很有好处的。但学写游记,要注意“五忌”。
一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刚学写游记,往往把游山玩水中的所见所闻不加取舍,一股脑儿写下来,给人的感学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游记是一种文体,它和其它文体一样,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用上,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要确定中心,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要能够“忍痛割爱”。有的同学“眉毛胡子一把抓”,也许出于一片好心,要把自己所见到的好山好水好景色,毫无保留地一一告诉读者,让读者也分享其中的快乐。也许是不肯“忍痛割爱”,那些素材都是从自己的辛辛苦苦的经历和体验中得来的,来之不易,弃之不忍。也许认为游记就是一种回报的样式,回报就应该不隐瞒,不打折扣,有什么就说什么,有多少就说多少。殊不知这样做读者不会领情,只会生厌。读者不想听你絮絮叨叨,只想知道你到底要告诉别人什么,要和别人分享什么。初学写游记的同学要多看看好的游记,多琢磨其中的技巧,多感受游记的风格。著名的学者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题为《狼山脚下》的游记,很值得一读。作者没有把登狼山的前前后后、沿途所见所闻一一写下来,而是紧紧扣住“脚下”来写,重点写了两墓——唐代名人骆宾王墓和清末状元张謇墓。作者在登狼山途中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读者读了这篇游记获得了什么,一目了然,清清楚楚。读一读这样的游记,会使初学者在如何处理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上得到深刻的启示。
二忌无丘无壑一抹平。
写游记除了注意取材立意外,还要考虑如何安排好层次,如何处理好过渡,如何使首尾呼应、圆合。要让读者看了你写的游记会觉得像唱歌一样,高低转折清晰,正歌副歌分明,甚至过门也一清二楚。或者山是山,壑是壑,该起则起,该伏则伏。刚学写游记的同学,往往不愿动脑筋思考游记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安排,他们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则采取“复制”的方法,照旅游的全过程原封不动地写下来,什么过渡,什么照应,怎样开头,如何结尾,一概不去考虑。这样的游记如果让读者去阅读,只能白白地浪费人家的宝贵时间,无端地消耗人家的精力。人家只会看着头疼,看罢后悔。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著名美学家吴功正先生的游记《阿里山纪行》,同学们读了它,一定会很受启发的。该游记在篇章结构、过渡照应等方面都很有特色。文中巧妙地安排了两个过渡句,可谓匠心独运,令人拍案叫绝。第一个过渡句是:“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第二个过渡句是:“不到神木,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这两个过渡句使全文内容环环扣紧,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另外,把大陆人爱唱的《高山青》歌曲引用在开头和结尾处,使首尾呼应圆合,饱含韵味。多读读这样的游记,对写作大有裨益。
三忌浮光掠影清一色。
有同学认为,写游记就是写景点、写景色、写景物,除了景还是景,除了物还是物。真像叶剑英元帅写的诗句那样“满目青山夕照明”。于是,他们写的游记可以说是清一色的浮光掠影,是满篇皆“景”,一“景”到底;是“眼中有景”, “目中无人”。好的游记总是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文中不仅有山有水、有景有物,而且有人有情、有神有魂。就是说,写游记只停留在一味写景上,就景写景,就事论事,仅仅属于浮光掠影,浮于表面,缺乏深意。应该借助客观存在的事物、环境,融入人的情感,突出人的感受,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共鸣。在这一点上,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写的《记承天寺夜游》很值得我们借鉴。文章虽短,却写得生动感人。作者先是叙事,接着写景,然后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读过这篇游记的人都知道,作者是在被贬很不得志的情况下游承天寺的,叙事、写景,都不足以表现本文的深刻主题,唯有最后的抒情是不可多得的点睛之笔,很耐人寻味。这一点睛之笔,正流露出作者此时此刻无比复杂的心境,既有对追名逐利之徒的极端蔑视,又有对白白浪费大好时光、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无比苦闷。该文把事、景、人、情及理有机融合,不单调,不乏味,堪称游记的典范。我们要好好品味它、学习它。
四忌似曾相识老一套。
刚开始学写游记,不免要借鉴他人的写法,文中或多或少会留下模仿的痕迹,这并不奇怪。但要有这样的认识,无论什么作文,贵在创新,贵在有新意,贵在个性化,贵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而最忌人云亦云,百家一衣,千人一面。因此,写游记,也要立足于创新,立足于与众不同,千万不能使游记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写来写去老一套。这就要求作者在阅读大量游记的基础上,对人家的成功之处进行深入地探讨,对自己获取的素材进行精心地提炼,在表达上力求新颖,并且要确立一个目标,就是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有个叫闻思月的同学,写了一篇《游狼山》的游记,她没有照搬《狼山脚下》的写法,而是另辟蹊径,别具一格。她先写狼山的自然风景,然后写狼山上的人文景观,最后着重写自己的感受。全文由景及人,由自然山水到人文内涵,由客观到主观,由有形到无形,写得生动感人。文中还穿插了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经史典籍、古诗古文、景点楹联、地理数据等,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和阅读价值。而且语言清新优美。这样的习作给我们学写游记引了一条好路子。
一开始学写游记,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得心应手。但只要我们抱着正确的态度,满怀写作的激情,多读多写,多感受,多琢磨,就会熟能生巧,写出好游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