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职校教师生涯发展

2017-03-23刘翠英

江苏教育 2017年56期
关键词:生涯职校职业生涯

刘翠英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职校教师生涯发展

刘翠英

面对职校教师生涯发展过程中来自主、客观两方面的困扰,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职校教师的生涯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职校教师生涯发展,要求学校秉承积极职业教育理念,积极作为,规划为积极而教的教师生涯发展愿景;职校教师要致力于积极职业教育行动,实现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积极心理学;职校教师;生涯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如“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互联网+”发展战略,培育大国工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等。这些发展战略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发展契机,同时也使职校教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更加艰巨的专业化成长任务。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据,秉承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信念,建构积极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范式,对于职校教师的生涯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对职校教师生涯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心理学思潮,创始人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他们把积极心理学定义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注重研究人际交往技巧与团队合作;研究信仰、价值观、道德、友情、婚姻、家庭、教育、宗教等,倡导尊重个体,注重潜能挖掘,引导个体不断成长,获得积极体验,追求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突破职校教师的生涯发展瓶颈与困境不无裨益。

(一)澄清教师的认知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体验,包括幸福、愉悦、希望、感激、乐观、成就等;关注积极群体及机构对人的积极影响,包括健康的家庭、和谐的社区、高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以及公民美德、利他主义、礼貌宽容等。能否顺利实现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是关键,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积极乐观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乐观的,拥有正能量的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正能量。因此,在生涯发展的道路上,职校教师潜心积极心理学的学习和修炼,可以使自身的认知得到澄清,认识得到提高,付出得到认可,价值得到认同。

(二)调节教师的情绪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更加致力于使普通人群生活得更有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情绪能拓展人的知行能力、构建人的个人资源、增强人的体力智力和社会协调性,使人更加灵活、乐观和富有创造力,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对人的负面影响。这一观点对职校教师拥有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无疑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拥有积极情绪的职校教师更能以平和安宁的心绪从事本职工作,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创造性得到发挥,生涯规划更趋合理。

(三)陶冶教师的品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只研究个人和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应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还应研究和培养人的善良、诚信、希望、宽容、勇气、毅力和洞察力等积极心理品质。职校教师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能够更加自觉主动地培养积极品质,陶冶美好性情,拥有美丽心境,并将这些积极品性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起到熏陶、感染和激励作用。

(四)锻炼教师的意志

相当多的职校教师对现实困惑、对未来迷茫、对工作应付,教育教学改革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表现出意志薄弱、注意涣散、动力不足,不愿花时间去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智慧注入教师心田,有助于教师培养和锻炼更加坚强的意志品质,自觉排除各种干扰,规划并实现个人生涯目标。

(五)培育教师的热忱

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人格特征,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勇气、天分和创造性等。积极人格特征中存在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独立维度,前者指个体能够接受自我、目标明确、体验成功、适应环境等;后者指个体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并愿意且有能力帮助他人,注重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并获得满意感。职校教师注重自身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能够促进教师形成积极心态,培育工作热忱,取得工作成绩。

(六)点燃教师的希望

职校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学习基础普遍薄弱,职校教师在施教时经常会感到困难重重,一筹莫展,甚至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厌倦心理,导致教学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不佳,自身的生涯发展亦是举步维艰。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渗透进职校教师生涯发展中,能有效帮助教师消除沮丧感,点燃希望之火,激发生命活力,使教师对学生更有爱心,对教学更有耐心,对职业更有恒心。

二、积极愿景与行动:促进职校教师生涯发展的心理学策略

职校教师的生涯发展是个综合工程,学校要秉承积极职业教育理念,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发展平台,打通职校教师生涯发展的通道。教师自身要投入积极的行动,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一)学校要积极作为,规划为积极而教的教师生涯发展愿景

1.完善教师生涯发展的积极机制。

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注重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形成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团队。设立名师工作室,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人员聘用、业务考核、学术研究和经费使用等方面为优秀教师团队创造有利条件,并使他们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拥有优先权。建立约束机制,健全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做到用生涯发展鼓舞人、用收入待遇吸引人、用工作业绩激励人,使职校教师对职业教育充满信心,对学校未来充满希望,为学校的发展积极进取,勇于奉献。

2.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平台。

要加强对新教师的校本培训,组织他们参加示范课、观摩课、实践课等教学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课堂教学等多种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实行导师制,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系主任助理、系部教务员、辅导员、专业教研室主任等职务,使青年教师看到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在工作中拥有职业成就感。

3.营造教师乐学善教的积极氛围。

围绕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等形式,引导职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做到有爱心、有诚心、有恒心、有耐心,营造浓厚的为积极而教的氛围。通过课程改革,提升职校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以“双师”为目标,增强职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开展校本研究,提升职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开展系列尊师重教活动,增强职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分批次组织教师参加市、省、国家以及出国培训,帮助职校教师拓展专业视野,提炼教学经验,积淀教育智慧。

4.创设教师甘于奉献的积极环境。

学校要倾力统筹规划和推进校园环境建设工作,形成让一砖一石说话、让一草一木吐香、看每一朵花开、让每个人成长的校园积极环境,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健康成长的诗意家园、惬意摇篮,提高职校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度和归属感。

(二)教师要积极行动,实现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1.潜心读书思考,树立为积极而教的职业教育理念。

积极职业教育主张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解读职业教育,形成积极的职业教育理念,采取积极的职业教育行动,激发和引导职校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征、心理品质与人生态度。职校教师要潜心阅读,思考研究,更新教育观念,追求专业卓越,自觉树立为积极而教的职业教育新理念。

2.注重品行修炼,坚定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信念。

职校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在品质层面,要充满智慧、行事独立、自我控制、意志坚强;在情感层面,要培养丰富的爱心、良好的性格、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驾轻就熟的幽默感;在精神层面,要将真善美的精神贯穿整个课堂。要精心打造教师的人格,坚定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信念,诗意地栖居,做骄傲的精神贵族;艺术地教学,做务实的求知者;不断地修身,做学生信赖的朋友。

3.积累教学智慧,培养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态度。

职校教师要树立积极职业生涯发展意识,追求积极职业教育理想,培养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态度。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积极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主题,立足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动机,打造生态课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勇于发挥学生的优势,努力挖掘学生的亮点,用心启迪学生的智慧。要积累自身教学才智,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

4.学会科学归因,提高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兴趣。

职校教师要学会科学归因,认识到自身能力、努力程度以及有效的策略方法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以优异的教学成绩和积极的育人效果来提高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兴趣,从而走上有趣—乐趣—志趣的生涯发展道路,将个人生涯发展与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有机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为积极而教的自觉性和方向感,取得事业上更大的成功。

5.激发成就动机,追求为积极而教的职业生涯目标。

职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收获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与职校教师的生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拥有较强的成就动机,积极主动地追求教育的价值和成功,是职校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内在驱动力;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又是促进职校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发展的助推力。职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心思索,不断探寻,激发为积极而教的成就动机,做学生心理资本的呵护者和提升者,做学生专业方向的领航者和引导者,做学生综合素养的熏陶者和培养者,做学生人生出彩的扶持者和助推者。

[1]崔景贵,姚莹.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的心理策略[J].职教论坛,2015(01):4-8.

[2]崔景贵.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3-59+68.

[3]刘翠英.倡导积极职业教育,促进高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10):62-63.

G441

A

1005-6009(2017)56-0018-03

刘翠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江苏徐州,221004)公共基础部主任,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生涯职校职业生涯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我的教书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试析职业生涯不安全感对职业生涯转换决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