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把握意象赏析诗词
2017-03-2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纪孝焰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纪孝焰
学会把握意象赏析诗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纪孝焰
诗词中的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意象(景物)的特点、意象群、象征、比喻性意象和意象的传统色彩来赏析诗词。
把握意象 赏析诗词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词、培养学生具有鉴赏诗词的能力。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的教材,较以往的教材,诗词部分的教学增大了容量,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词,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诗词往往是言在此意在彼,即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这里的“景”“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抒情的“情”、托物言志的“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所谓“意象”也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是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组新颖、奇特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读者只有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才能把握诗词的内容和主旨,感知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所以,诗词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词的意象为突破口。
一、把握意象(景物)的特点,赏析诗词
诗词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来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和主题。“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词前几句的写景常常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通过景物的特点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人精心地选择了“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恬然自乐的山水田园生活,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人以现实中的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再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描写了深秋的寒冷萧索。为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接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作铺垫。
二、把握多个意象(意象群),赏析诗词
一些诗词中的意象有时并非只有一个或一组,而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多个意象形成意象群。它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都是围绕诗词的主题表现,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整体感和独立性的逻辑联系起来,挖掘作者的层层情感,这一组组的意象会把诗人的情感推向一个个高潮。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中有四个意象群,四个意象群即四幅画面,第一个意象群“枯藤老树昏鸦,”由“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形成,传达了萧瑟的环境和诗人衰老的心境;第二个意象群“小桥流水人家”,由“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组成,展示了诗人对安适、温馨生活的向往;第三个意象群“古道西风瘦马,”由“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组成,体现了诗人悲怆和疲惫的感受;第四个意象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由“人”“天涯”“夕阳”三个意象象组成,展现的是游子的忧伤和惆怅。这四个意象群相对独立,同时又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综合成一个总的中心:“秋思”。作者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再如穆旦的《赞美》一诗,作者描写了走不尽的“山峦”“河流”“草原”、数不尽的“村庄”“鸡鸣”“狗吠”“槽子船”“阴雨的天气”“漫山的野花”,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诗人眼中的祖国大地是广袤而又美丽的,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还有那“荒凉的土地”“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说不尽的灾难”“干枯的眼睛”,这些意象告诉我们:是战争让广袤的大地满目疮痍,到处是灾难是忧郁……这首诗词诗人运用密集的意象群满含热泪地来赞美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以惊人的毅力站立起来。
三、把握象征、比喻性意象,赏析诗词
(一)象征性意象:是指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把复杂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如臧克家的诗《老马》,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头“沉重地垂下”,在这里,老马是一种象征,作者以这个形象来寄托不屈的民族个性和作者的赞美之情。再如闻一多的《死水》,它以“一沟死水”象征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二)比喻性意象:是指诗人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复杂的思想感情浅显化、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如李白的《将进酒》中“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将青丝、雪这样的意象比喻头发,从而使读者的联想一下子明朗起来,给读者以无比鲜明的感受。再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中的句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将愁绪喻为一江春水。读着它,读者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幅故国凄楚悲愁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正站在城楼上眺望滚滚东去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绪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
四、把握意象的传统色彩,赏析诗词
诗词中许多传统意象能够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其中不少的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蕴涵的诗人感情的意象,就是诗词里“失意秋客”“漂泊的游客”形象的代称。再如日暮、大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夕阳、秋天、流水等暗含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梧桐、枯藤、寒鸦、杜鹃鸟蕴含诗人凄凉、哀伤的情感;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之感;寒梅、松柏象征意志坚定;荷、兰、象征高洁;菊花、莲花代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康是酒的代名词,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巴书、鸿雁、双鲤指书信等等。了解了这些意象的传统色彩后,对于破解诗词情感、主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2007年我省高考试卷诗词鉴赏题中“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由“梅花”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孤傲不群,傲岸独立的形象及坚贞自励的情怀,如梅花一样临寒开放。因此,鉴赏诗词只要找出意象,再联系诗句内容,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就不难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以上是对诗词教学中意象赏析的一点浅显的分析、探讨。当然,解读悟透诗词,仅孤立地掌握诗词的意象是不够的。它还需要读者掌握一定的文史知识,同时还要借助联想、想象等。我相信,只要掌握了意象这把钥匙,加以疏通诗的内容,就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1】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必修一至五册),2002
【2】名校学案.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3】朱士钊.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