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馨香沁心脾,丝丝方法动心弦
——化繁为简解析古代诗歌写景方法
2017-03-2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回民中学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回民中学 张 婷
缕缕馨香沁心脾,丝丝方法动心弦
——化繁为简解析古代诗歌写景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回民中学 张 婷
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进行比较,含蓄凝练是中国古代诗歌最主要特点之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着一字,尽能风流”“含蓄隽永,余味悠长”。
写景方法 含蓄隽永 准确识记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大量诗歌中涉及到景物的描写,读之如在眼前,身临其境,但绝不单单停留在景物描摹上,景是情之媒,情才是景之本,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只有先读懂诗歌中的“景”,也才有可能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情”。所以在高考诗歌鉴赏的题型中多次设题都是和景色的描写的方法有关。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古代诗歌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希望以此来指导学生如何具体细致准确的解答此类诗歌鉴赏题。树立学生解答诗歌鉴赏的信心,让他们克服解答诗歌鉴赏题的畏难情绪。
首先学生需要熟记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常用的写景手法,这是我们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因为方法众多,识记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把繁复的手法进行归类总结,以便学生轻松掌握。归结如下:四种结合分别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三个角度是“观察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俯仰)、色彩的角度、感官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四对方法是对比、衬托,联想、想象,烘托、渲染,白描、工笔;还包括五种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手法但还要记忆一种不常见的手法那就是列锦(名词意象叠加)。
对于诗歌鉴赏的学习如果只是停留在手法的记忆和识记上,那么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时依然会素手无策的,那么必须通过实际的演练学生才会对艺术手法有真切的感受和体悟。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课堂上出示一些典型的诗句,让学生快速寻找诗句中写景的方法,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让学生先点方法,再解析也就是找到方法的依据,再说运用此种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比如说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等。当学生对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给学生总结一下此类诗歌鉴赏题的各种变形提问的方式,这样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才会有的放矢,不会跑偏。问法有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或者是诗中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写景上有哪些特色,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同时也要给学生介绍答题的模式,一要点出写景的手法(找突出的),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手法在诗句中是如何运用的,最后要谈一下手法运用的效果(表现意境、表达感情)。
诗歌鉴赏中有些手法相似,必须让学生注意区分,比如联想是由此及彼的一种写法,它的内容是真实的,但是过去时。而想象是一种合理的想象,是未发生的。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将两种事物放在一起,没有主次之别,目的是凸显出两者的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别,写一方目的是突出另外一方。白描和工笔都是绘画的一种手法,两者的区别在于白描是简单的勾勒不加任何的渲染烘托,而工笔是极尽所能的渲染烘托。当学生对此了然于胸的时,就能准确地辨明此类手法。那么对一些修辞手法也必须学生准确掌握,比如对偶的手法,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诗中大量出现对偶的形式,对偶要求严格,必须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思相近或者相反,在赏析的过程中要具体结合诗句点出哪个词与哪个词是对偶,还要阐述对偶修辞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列锦”实际上是意象叠加,也叫名词组合,这种概念学生比较陌生,所以要结合诗句给学生加深印象。比如最脍炙人口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从诗句中我们发现就词性来说全部是名词,没有动词的连接,只是简单干净得罗列,然而就是这种名词的组合却很有画面感和意境感,一幅萧瑟的秋景就这样曼妙地出现了。还有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也全是名词的组合,那份清冷、那份孤寂全在这每个事物的罗列中,我们也可以指导鼓励学生运用此法写作。还有“借代”学生也不是十分清楚,那么要让学生牢记的是借代实际上是用事物身上的一部分来代替整体,比如用“干戈”来代指战争、用“绿”来代指树叶,用“红”来代指花,用“马策”和“刀环”来代指战争,借代的作用是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可以引发人的联想想象。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更是神奇,它就是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方式将人的各种感官打通,比如《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在描写荷香的时候就运用了通感,他巧妙地将荷花的香比喻成了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把荷香的飘渺悠长通过感官的转移描写的生机盎然,饶有情趣。
在四种结合中最难理解的就是“点面结合”的手法,我们可以试举一个诗歌中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柳宗元的《江雪》中的鸟飞绝的千山,人踪迹的万径共同描绘了一幅白雪皑皑,毫无生机,天气恶劣的冬之景,可是就是在这绝无人烟之处却出现了一个点,这就是那个独钓的“渔翁”,在苦寒的天地间他是那么孤独,又是那么的绝然,又是那么的特立,又是那么的超然,在苦寒的天气的面中凸显了渔翁这个点,渔翁的形象也就愈加鲜明生动了。
任何一种手法都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演练中熟悉,慢慢地内化,加以时日学生不但能够准确地识别,熏陶渐染中也会逐渐地将成功的诗歌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学生不但能克服以往诗歌鉴赏中的畏惧心理,还能渐渐爱上中国古典诗歌,在诗歌的品味,在诗歌中成长,在诗歌中学习。
【1】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全解全练.广西教育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语文教学之友.广西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