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2017-03-23江苏省淮阴中学陈雅雪
江苏省淮阴中学 陈雅雪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阴中学 陈雅雪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于细微处感知母亲形象,体会真挚、深沉的母爱。
2.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于细微处感知母亲形象,体会真挚、深沉的母爱。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绘画图片导入。
(二)典型片段,展现母亲
文章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个片段?(阅读课文)
母亲负我看花灯
母亲给女讲故事
边泣边叫打得好
母亲深夜纳鞋底
(三)见微知著,品读深情
1.谈一谈初步的阅读感受。
母爱(浓浓的母爱)
可展现学生初步阅读的体会。(大部分同学的典型代表)
2.过渡语:作为一篇好的作品,除了大致理解内容和情感外,还应细细品味,像品一杯香茶一样,细细品出它的清香。
让我们细读课文,品味作者质朴的文笔中雕琢的穿越时空隧道的母爱,选取你最动情的话语。(赏析几个描写母亲的片段)
体悟母爱——无声之爱
无声的母爱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温馨提示:关注母亲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默读课文并做旁批。
细节1: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
元宵节很热闹:(1)灯光灿烂,人影绰绰。(2)大厅里有不少成人在谈笑,有二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
母亲心理:怕吵醒我,又想让我醒来
第一次:盼望,有点失落;第二次:该醒了有点焦急,失落加重
第三次:更急,更失落;第四次:高兴、急切、开心
想象场景:白天——极力哄我睡觉
半睡半醒之际,迫不及待地背我出去(细腻周到)
总结:这是属于一个短暂而漫长的等待,一个焦急的等待,等待无言,母亲对我的一片深情,也投射在这矛盾的纠葛之中!
细节2:(1)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背景补充:由母亲由娘家带来一个青年女仆,名叫妹仔。
妹仔和母亲非常亲热,她们竟好像母女,共患难,直到母亲病得将死的时候,她还是不肯离开她,以孝女自居,寝食俱废地照顾着母亲。
(2)孤女患难,义妇含冤
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善感染,熏陶,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情感丰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
细节3: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母亲的呼吸。
坚毅和担当、责任、辛劳、无私的爱
总结:那无声的爱仿佛有了形,如同椭圆形的罩子,罩着灯下的那对母亲,给他们带来浓浓的幸福!
大总结:同学们,文中的母亲始终没有说过:“孩子,我有多爱你”,甚至连母亲直接说话的内容都没有。但爱无声,却有形。
过渡:文本中母亲始终没有说话吗?
预设生答:课文中有“打得好!”这句话。
体悟母爱——有“声”之爱
既然母爱无声,那母亲为什么又勉强说出“打得好!”呢?是不爱吗?
(1)惩罚:首先:我年龄小,父亲很严厉。(清算—列举全部罪状或错误并相应的处理,夜里—亲自,夜深人静,父亲抛却了白日的繁忙,有足够的时间跟我清算;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亲自说明没有丝毫可以马虎的机会)
其次:两指阔的竹板—力量一定的时候,细的打人比宽的打人疼一些,同样的压力,整体的受力面积小的单位皮肤所受的力越大。
我:凄惨。首先,年龄小。
其次,站姿—背向着他立着背书。(内心恐慌,无助)
结果:成熟的丝的蚕——白,透明,发亮。肿的程度深,惩罚的厉害。
(2)我受这样的罪,母亲却说打得好是不爱我吗?
生:不是。母亲的五次哭泣——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想极力控制,却又掩盖不住,这是一个母亲对子女的最本真的爱!
母亲含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无限的怜惜与疼爱,那轻轻的一吻足以安抚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