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推进:儿童阅读走向课程化

2017-03-23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苏迎迎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教材

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苏迎迎

区域推进:儿童阅读走向课程化

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苏迎迎

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阅读问题,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价值。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你想儿童热爱文学、热爱阅读,就一定不能死守一本教材,不能让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教材中短短的几十篇文章根本不足以训练儿童的阅读能力,一定要让儿童阅读,阅读,再阅读。

在这良好的大环境下,我们客观地审视目前儿童的阅读状况,并希望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下,能够继续为推进儿童阅读课程化献出自己一份力。在儿童阅读推广的路上,我县在教研部门的引领下,以县为单位,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持之以恒地推广阅读,以课程化的方式,将阅读引向深入,促进教育均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我县的儿童阅读情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关注农村,让阅读之势燎原

根据我县各校语文老师的调查来看,农村儿童阅读要继续以农村学校为关注点。当前我县农村学校儿童阅读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兴趣不浓厚。大部分农村学生因为家庭的影响,没能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很多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不高。虽然在课堂上老师也反复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捧起课外书,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没有收获,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学生不愿花时间,去阅读枯燥乏味的文字,因此也无法从课外阅读中体会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阅读环境不利。很多农村学生受家长知识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家中几乎没有自己的书房,即使家长给孩子买书,也大多去选择一些与语文课本相关的作文选或各种试卷。

因此,我县的阅读推进活动,始终把关注点聚焦农村,推动儿童阅读课程化在农村形成“燎原之势”。

二、关注课堂,为阅读工程“蓄势”

课堂是阅读的主阵地 ,因此我们要多关注课堂 ,平时多带领学生广泛阅读,努力上好好书推荐课、课外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课等,在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努力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起来。

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同步

我们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适时地向学生推荐阅读相关作品,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县教研室领导带领全县语文教师精心编制出全县小学语文必读书目,各年级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阅读。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作者杨红樱从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和读书感受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学生很轻松便能理解本课内容,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培养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课堂上我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了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也极大地吸引了女孩子想去一探究竟,都被书中主人公的聪明机智和勇敢顽强所折服,一口气读完。同样,学习了课文《变色龙》,我们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学习了《小草和大树》,可以推荐学生们读一读主人公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有了课文做引子,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浓厚,而与此同时,阅读的难度也会随之下降。

2.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同步

我县教研室的几位领导带领部分优秀的语文教师到各校开展儿童阅读专题讲座及展示活动,并组织语文教师到一些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方面有经验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进一步促使全县儿童阅读走向课程,走进课堂。例如,我们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全体语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编写了一套12册的《舌尖上的阅读》作为我校的校本教材,全校师生人手一本。为了使诵读落到实处,各年级都提前制定好相关的诵读计划,每班每周都安排一节舌尖上的阅读课,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品词析句,帮助学生诵读、理解和积累。每天早读时间也安排学生集体诵读,倡导学生有时间就读,早读、午读、时时读,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又如,我县人民路小学编写了《古徐古韵》诵读本,收录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诵读内容以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背诵的相关古诗。学校还要求每班语文老师都要积极带领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积累的好习惯。

儿童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并激起了他们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启迪,进而从阅读中享受审美的乐趣。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阅读态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在乐中读,在读中乐。

三、关注活动,为阅读工程“搭台”

儿童阅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更需要有各式读书交流的平台。

1.邀请作家进校园

邀请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走进校园给孩子们做报告,孩子们能同作家零距离接触,个个激动得欢呼雀跃,读书热情也随之高涨。

2.读书节互动

各校都会不定期地举行读书节活动。在活动中,“我的读书生活”征文、美文诵读比赛等,孩子们都积极报名,用心准备,同时“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的评比更是掀起了读书活动的热潮。“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好书伴我成长”“我与经典为伍”等读书节标语,在学校各醒目处高高挂起,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展示阅读成果,促进阅读交流,读书节是很好的平台。

3.开展诗词诵读活动

孩子们在诗词诵读的过程中,通过声音的高低、长短变化,以及节奏的舒缓、急促,来理解诗词的内涵,教师还可以对部分诗词的章法结构、情感意蕴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有所了解。对此,我们学校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一天一首小诗,一周一曲古韵,一月一次比赛,并在学期末及时进行综合性评价,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还被其他兄弟学校借鉴,并广为流传。

4.实施图书漂流措施

我县早在三年前就实施了全县性的图书漂流活动。农村小学书籍缺乏,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进行结队,并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书籍无偿而有计划地提供给结队的农村小学,城区学校之间、校内各年级之间也都可以进行图书漂流。这一活动的开展,让每一本图书都能以特殊的方式进行传递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书籍而被拉进,也让社会各界人士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能积极地投入到阅读的队伍中去。

儿童阅读课程化,让儿童阅读点亮母语的课堂,让儿童在阅读的浸润中成长。儿童阅读课程化,让无数的小学语文教师成长为儿童阅读的点灯人,成为真正的母语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