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2017-03-2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中学杨巍巍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中学 杨巍巍
怎样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中学 杨巍巍
我的历史课堂,是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我采取直观教学的方式,让中学生借助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互联网来学习历史知识;我重视开发活动课程,采用讲述、表演、吟咏、歌唱、猜谜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不断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热情。
历史课上需要中学生记忆的东西很多,这些内容都是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需要中学生想尽办法去记忆,这就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历史课鲜活起来,让中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是我们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一、实施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直观的东西最感兴趣,把历史事件直观化,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互联网来实施教学,促进中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是帮助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好办法。
比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大运河的开通”一节,我们要充分利用“隋朝大运河”这幅插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并与现代地图一一作比较,还要让同学们模仿绘制“隋唐大运河”的插图。同学们手脑并用,脑海里就有了大运河的清晰印象:那一条条红线贯通南北,就像一条大动脉,从涿郡到洛口仓,再到淮水,又经淮水到江都,最后到余杭。这样一条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运输通道,仿佛就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组成,同学们对大运河就有了整体的印象,很容易就记准了。
再有,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节,饮茶之风盛行,同学们了解《茶经》,可以上网查询,百度可以告诉我们:《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唐朝陆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等等,如此精细的记述,可谓包罗万象,不愧为“茶神”的杰作。
再有让学生认识曲辕犁和筒车,认识青瓷、白瓷和唐三彩,都要鼓励同学们上网去查询,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要让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和电脑上的图片,获得具体可感的印象,这种印象是鲜明的、深刻的,便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学得快记得牢。尤其欣赏那享誉古今的唐三彩,的确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那绚丽多彩的颜色,丰富多样的造型,细腻流畅的线条,令同学们大开眼界,不愧为盛世极品,艺术瑰宝!让同学们自己去欣赏,比读描述性的文字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中学生边读图边学文,获得的知识更全面,可以借鉴提高,可以发现创新,不失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开发活动课程,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的历史课堂,仅仅让中学生读读记记、看看写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鼓励同学们采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去讲述、表演、吟咏、歌唱、猜谜等等,这都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同学们从机械的记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了解历史知识,记忆历史事件,是我们要积极倡导的。
(1)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一节,我鼓励同学们查询史料,上课讲述“燕王扫北”的故事,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叫朱棣,带领重兵镇守北方要塞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死得早,朱元璋死后,根据前朝传位的规制,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炆继承了皇位,确立年号建文。建文帝采取齐泰、黄子澄等众大臣的建议,积极推行削藩政策,不断削减各地藩王的兵权。燕王心怀不满,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叛,号称“靖难”,也就是平定灾祸的意思。建文帝派兵平叛,在冀鲁一带与朱棣展开了长达三、四年的大战,历史上称作“靖难之役”,也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燕王扫北”。
(2)通过饰演历史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中学生参与历史剧的编排和表演,让历史事件入心入脑,从而激发他们走进历史,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中“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一节,为了让同学们认识文学巨匠鲁迅,了解他的作品《狂人日记》《孔乙己》等,我让同学们编演孔乙己,尤其要抓住孔乙己的特点来写,他是一个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他说话满嘴之乎者也,说一些让人似懂非懂的文字。他有钱时潇洒大方,会排出九文大钱;没钱时则捉襟见肘,只摸出四文大钱。同学们投入其中,表演得有模有样,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
(3)把诗词和音乐引入历史学习,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七年级下册第7课“光耀千古的诗坛”和第14课“宋词和元曲”两节,我鼓励同学们吟咏诗词,并为诗词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同学们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情怀,以及苏东坡词和辛弃疾词的豪放、李清照词的婉约,还有元曲,尤其是《窦娥冤》的荡气回肠。同学们声情并茂,在吟咏中穿越时空,走进历史的文学的天空,他们感受到了古圣先贤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
(4)通过猜谜语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猜谜语文化气息浓郁,趣味盎然,深得同学们的喜爱。我在教学中,把猜谜语和历史课有效嫁接起来,同学们猜得乐此不疲,一个个学得有滋有味。你看,我出的一则猜人物的灯谜:日本鬼子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同学们积极性高涨,有的猜屈原,有的猜苏武,有的猜蒋干,有的猜毛遂,有的猜共工,同学们争得不可开交,不仅学习了历史知识,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要从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效率也就增强了,同学们自然学得踏实,学得快乐,学得透彻。
【1】关华珍.音乐、历史教学的别样方法【N】.中国教师报,2010
【2】王永涛.历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N】.学知报,2010
【3】陈龙山,蔡云;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N】.学知报,2011
直观教学 兴趣 记忆 活动课程 互联网 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