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7-03-23江苏省沭阳县北丁集初级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古诗文初中语文情感

江苏省沭阳县北丁集初级中学 许 义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江苏省沭阳县北丁集初级中学 许 义

我国长期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传统文化,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育

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古典诗词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初中生对古诗文作者所表达的生活目标、人生观念有着正确合理的理解,也要从中学习到作者在面对困难时坚定勇敢、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而发现中国民族的伟大之处。因为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功底,初中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成功。

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的漏洞

在整个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古诗文是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占了很大一部分。除此之外,古诗文的教学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

1.教师方面

大部分学校在语文课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古诗文教学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有:分析语法、对句式进行比较、讲解相应的用法等,事实证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古诗文的灵魂分散,学生单方面的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存在一定缺陷的。与此同时,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犯很多小错误(例如错误的翻译古诗文中的段句,导致译文与原文严重不符),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知识水平是改善初中古诗文教学问题的重要基础。

2.学生方面

有很多学生对古诗文提不起兴趣,觉得古诗文一点作用都没有,对古诗文产生厌恶。所以古诗文在学生内心的位置都非常低,通过了解发现主要由这三个原因导致:1.古诗文的内容和当代生活的内容严重不符;2.语法和现代汉语不仅难懂,而且有很大差别;3.古诗文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其中过多的部分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让学生反感。

3.教学方面

现在的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教材和古诗文的教材非常稀少,并且在古诗文的编排方面也有很多漏洞。古诗文在学生心中的地位逐渐地下降,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少有文言文的影子,甚至整本书都没有关于文言文的内容,这种教材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得到足够古诗文方面的培养与熏陶,从而使学生难以接受突然出现的文言文课程。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文化教育方式

1.联系生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学生对语文有很大兴趣,是因为现在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亲近。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状态,从这方面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还能更好的了解内容。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教师通过对作者当时的写作环境、生活背景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者,跟着作者的生活方式与节奏一起学习。这样的课堂内容会有趣的多,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表达出文章含义,可以改变节奏、重音等方法,也能够用改变语调、语速的方式,都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的掌握诗中的豪迈情感,但是学生还是要领悟到自己领悟的情感。学生要先去思考文章的含义,再对画面进行构思,这样才能更直观的了解文章。例如,温庭筠的《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和“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渴盼和落魄的情感,从而通过这两句对整篇文章有更加深入的领悟;悟读是要通过音读、意读和请读为基础,将整篇文章的感情和韵味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更加深入有效的理解这篇古诗词。

2.反复朗读

无论是学习任何知识,都要经过不断的训练和记忆,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这门知识,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掌握古诗文也是这样,没有捷径可走。反反复复的朗读古诗文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增加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3.结合背景理解古诗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从作者的写作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入手,不但能把古诗文讲解的更加详细,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快速理解和掌握重点和理解。例如:学习杜甫的《春望》,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将战争带来的伤害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己去了解背景知识,就能对古诗文更加理解。例如,陆游的《示儿》,先去了解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再对当时南宋社会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明白作者怀有无尽的愤怒,即使作者已经年迈,但是那种“北定中原”的决心确已深深的印在心里,这样就确定的整篇文章的基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悟和受到启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把握精髓

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灵魂,它的灵魂就是作者的中心思想和中心精髓,作者将自己情感都融入都中心精髓之中,将细腻的情感表达的淋漓精致,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生动展示了生机勃勃的春色。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个“深”字,很好的利用双关写法把桃花潭水的深和朋友之间的友情结合在一起,表达友情的深厚,表达出李白对朋友的友情比千尺深的桃花潭还要深。

5.强化情感体验

到现在为止还在口口相传的著名诗作都是作者通过努力思考而形成的文化结晶。学生在分析这些作品时,不仅要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思,还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品尝其中的意境从而体会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真情实感。例如柳宗元写的一首名为《江雪》的诗,这首诗是在作者被贬官之后被创作出来的,其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句的对比手法使用的十分巧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作者身处他乡的悲凉以及作者感到自身十分渺小的心境。

【结 语】

传统的文化教育不断努力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充分的认识了解中国传统的古诗文文化,使语文教学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不断的创新,利用文化来改变生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综合能力。

【1】权丽.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7(08)

【2】马丽丽.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6(10)

【3】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

猜你喜欢

古诗文初中语文情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