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作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变的策略

2017-03-23江苏省沭阳县潼阳初级中学胡方艳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审题学困生读书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初级中学 胡方艳

浅析作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变的策略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初级中学 胡方艳

每个学生写作文都想“下笔千言,一蹴而就”“心随文动,落笔生花”,都想写出的文展示个性,富有情感,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但有的学生每到自己真正写作时,“谈文色变”,感觉自己拥有的词汇量少,语言贫乏,写作文象挤牙膏一样无话可说,或者对材料题审题不清,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写出的作文没有文采,内容干瘪,缺乏新意。为此老师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积累词汇,学会观察,激发写出的兴趣,鼓励和欣赏作文的闪光点,指导学生下笔,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初中生作文学困的表现:篇幅中错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用词不当,句子中语病多,甚至有的前言不搭后句;同时缺少华丽文采,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内容空洞不丰满,或者立意没有新鲜、新颖性,缺乏新意,读起来味如嚼蜡;或者对提供的材料作文审题不清,经常出现跑题、走题,有的老师恨铁不成钢,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其实这样做往往物极必反,老师应该放低架子,诚心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作文学困的成因,让后采取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的欲望,去指导学生写出美文来。使学生懂得“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教会学生仔细观察发生在身边的趣闻逸事,鼓励学生阅读好书、会读书习惯养成,构建作文情境课堂,欣赏名家名作,举办快乐的游戏作文沙龙活动,当众点评、赏析学困生作文的精彩语句,段落,用鼓励的话语激活学生创造思维,拓展写作的视野,培养作文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写出色彩斑斓、脍炙人口的佳作来,由作文学困生变成优秀作文的创造者。

一、分析作文学困的成因

1.对发生身边事和人熟视无睹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案。”说明每天身边都有丰富多彩的写作材料,只不过有些学生是生活的马大哈而已,对发生身边的感人的事和人,漠不关心,熟视无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社会缺乏生活的敏感性,缺少犀利的目光,所以到写文时感觉头疼,导致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最后东拼西凑,胡拉瞎扯,敷衍了事完事。

2.缺乏阅读兴趣导致写作素材贫乏

有些作文学困生天生就不喜欢阅读有营养的名家大作,有的却沉溺于“暴力”“言情”“武打”“穿越虚幻”等网络小说,痴迷于故事情节,误入迷途。即使被逼参与阅读,不能融入情感,哪怕阅读大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时,都不温不火,表情冷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如果没有阅读的兴趣,就不能融情阅读,用情写作,自然很难享受快乐作文带来美感和成就之感。由于阅读没有兴趣,导致因读书太少,不能博览群书,也就不能为写作积累材料,丰富文库,也就不能受到精彩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熏陶,缺乏文学素养,没有文学底蕴,最终因素材贫乏写不出好文章来。

3.懒散的巨人写作行动的矮子

我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作文学困生害怕作文,生性懒散,不能吃苦耐劳。例如,读书怕累、听课怕累,写日记、读后感、评论怕累,不愿参加老师要求作文互改,原因一个怕累。作文课,对老师精心指导心不在焉,对老师要求的阅读走马观花,对要求的习题作文不愿开动脑筋,激活自己的开放思维,对老师布置的作文作业得过且过,成天睡眼惺忪,呈现出精神萎靡状态,因此也就不能写出鲜活、动感、脍炙人口的文章来。

4.审题粗枝大叶立意不新颖

现在的中考作文都是材料作文,所以平时的作文课,语文老师都会有针对性出一些材料作文题,有的学生由于态度不端正,导致审题不清,立意不准,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偏题、跑题现象,往往会造成“棋失一着,满盘皆输”的局面。有的学生对材料作文抓不住关键字眼,理不清主次,不理解材料的寓意,仅仅局限于材料的表面,不能够展开联想,视野不开阔,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既没有新意,又脱离材料暗指的轨道,产生低分作文。

二、转变作文学困的有效策略

1.体验生活感悟社会

作文学困生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中就有写不完的素材,道不尽的真情实感,就能写出“小桥流水人家”;就能写出“千树万树梨花开”;就能写出“万紫千红春满园”,就能描绘出人世间的大爱无疆,就能细腻的刻画出人情冷暖。例如,身边发生勇斗歹徒,见义勇为“的哥”的事迹;汶川地震每一些小朋友都捐出自己压岁钱的爱心;看到街上老太太摔倒无人扶起世人的心态感悟;电视上在洪灾爆发后,忍饥受饿、疲惫不堪死守长江大堤最可爱的人的壮举;见利妄为、忘恩负义的小人等等,只要学生略为用文学色彩进行加工一下,就成为他们笔下刻画的最好素材。

2.快乐阅读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需要有丰富的素材,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广泛的阅读,厚积薄发,从仿形、仿辞、到仿意、仿神,在模仿中不断创新。朱自清说过:“写作的训练,还是要从阅读说起。”为此老师对学困生的阅读技巧、方法要授之以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创设阅读的情境,构建轻松、快乐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方式,例如,开展趣味性朗诵或者演讲比赛;展开读书交流会,根据读书感悟进行研讨,形成百家争鸣的景象。精心指导学生精读、泛读,写读书笔记,发表读书感悟,赏析立意新颖别致,文采华丽,文风清新隽永的名家散文诗,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改变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也写不出话来的窘境,而能够材料顺手拈来,一会儿就。

总之,要提高学困生的作文水平的方法还很多,他们能够做到激发兴趣,感悟社会,交给方法,乐于动笔,表扬激励,激发热情,学生自然会走出写作的困境。

崔国瑞.谈从“厌”到“乐”的作文教学【J】.吉林教育,2014(14)

初中作文 学困成因 转变策略

猜你喜欢

审题学困生读书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