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三大宝”,构建初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

2017-03-23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7期
关键词:译法大宝文言文

用好“三大宝”,构建初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

福建省德化县第三中学 苏宜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在不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容,特别是古诗文。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需要代代传承,因此初中文言文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构建文言文高效课堂”这一问题。

初中文言文 高效课堂 诵读 新课标

2017年以来央视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朗读者》火遍全国。这类节目一扫综艺节目“娱乐至上”模式,给中国人带来一股习习清风。中国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代代传承下去,比如文言文这一瑰宝。

初中生看到文言文这一瑰宝就头疼,因为文言文的晦涩难懂,更因为文言文课堂的枯燥无趣。笔者想如何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朗读者》的形式引入课堂,用这种新的形式构建初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在课堂之上搞个“文言文大会”“文言文朗读者”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平实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构建初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

一、“三大宝”之一诵读

新课标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新课程的理念是通过反复朗读成诵,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培养文言文语感,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那如何诵读才能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呢?

一是夏丏尊和叶圣陶《文心》十四所说:“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意也自然了解了。”就是说读的时间要有保证,要“朝夕诵读”,直到连文意都弄清楚了。所以诵读要在时间上做出硬性规定。比如笔者就要求学生“朝夕诵读”,早自修时读半个小时文言文,晚自修再读半个小时,再加上课堂读的二十分钟,每天有近一个半小时的诵读时间。

二是南宋朱熹所说,“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朱熹的意思是要读得大声,要读得准确。但要注意读得大声并不是大喊大叫。读得准确可以利用工具书正音正字,同时是在理解文言文大意之后读才能正确诵读。读得准确还包括感情上读得准确。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要让学生明确所谓“有感情”并不是“矫情做作”,而是从作品中体会出来的感情,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诵读。

三是读诵内容。新课标还指出“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诵读不仅仅在课内,更重要的是在课外。武亦姝能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原因是在她诵读很多课外的诗词文。所以,初中阶段可以适当地增一些课外文言文诵读材料。笔者就是每周布置三篇精短经典文言文,让学生先利用网络熟悉诵读文本,再让学生理解大意,接着按照“朝夕诵读”去完成任务。

二、“三大宝”之二小组比赛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笔者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其中经常用小组比赛的形式。

一是字词句翻译比赛。文言文翻译是比较枯燥的,如何才能激趣呢?笔者尝试运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这样来发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做法是如下:先按照文言文能力层次对全班进行分文言文学习小组,接着挑选小组长,再由小组长布置文言文课前翻译任务。在课程上,对文言文翻译进行分组学习。最后由每一小组推荐一个人上台讲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比如笔者教学《孙权劝学》时,让小组长先布置文言文翻译任务,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并指出翻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形成统一意见,并由本组成员上台讲解文言文翻译及翻译中的注意事项。最后由各小组及老师对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进行评分。通过比赛的方式,学生文言文翻译的热情就高涨起来。各小组互相指出错误及缺漏,老师在一边适当地引导。这样的文言文课堂是高效课堂的特征之一。

二是诵读比赛。诵读不仅仅是个人诵读,为了激发学生诵读文言文的热情。每周举行一次文言文诵读比赛,并由学生、老师、家长评价诵读比赛,最终对优秀诵读个人进行表彰。其中家长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微信的平台进行的。诵读比赛可以借鉴《朗读者》的形式,即先故事后诵读作品,先让学生讲述对所诵读的文言文的理解或相关故事,再进入诵读环节。借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文言文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诵读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三、“三大宝”之三“逆译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对于文言文字词句的翻译,除了用比赛的形式,也可以用“逆译法”。传统文言文翻译是用“顺译法”,即由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这种方法用得太多太久,学生就有了审美疲劳。所以,可以尝试用“逆译法”, 即由现代文写出文言文。这种“逆译法”既是一种创新,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比如,笔者教学《岳阳楼记》时,先用“顺译法”让学生理解文意,再用“逆译法”让学生写出文言句子。比如用“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这句现代文,让学生写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这句文言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语感,提升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构建高效课堂,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用好诵读、比赛、“逆译法”这“三大宝”,让文言文也能像《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朗读者》一样,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异彩。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猜你喜欢

译法大宝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鳄鱼大宝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好”字译法种种
大宝小神探
大宝小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