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对策
2017-03-23刘明玲
刘 果,张 敏,刘明玲,叶 茂
·经验交流·
严重多发伤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对策
Doctor-Nurseintegrationfortreatingpatientswithseveremultipleinjuries
刘 果,张 敏,刘明玲,叶 茂
多发伤; 护理; 救治; 一体化
严重创伤患者经过绿色通道抢救及损害控制手术,术后对复杂创面护理、各类管道管理、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方面是创伤护理工作的难点。经过长期实践,产生了医护一体化创伤护理策略,从而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优化医护工作流程,使患者生理及心理得以顺利康复。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对2014年5月—2017年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的7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策略,其中男性48例,女性29例;年龄22~98岁,平均63.8岁。道路交通伤48例,坠落伤18例,重物砸伤8例,其他3例。其中行四肢骨折手术77例,颅脑损伤手术4例,胸腹部创伤手术24例,手术率100%,绿色通道手术率45%,急救成功率100%。
2方法
2.1管道分区护理 77例患者有48例在清创、植皮阶段使用负压封闭(VSD)材料覆盖创面,同时注意控制感染是重点。对多根引流管以头部、胸部、上肢、腹部、骨盆、会阴、下肢做好明显标识,以颜色区分,不同部位的VSD引流管利用单独的负压引流装置进行无菌连接,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压力维持在-125~-450mmHg[1]。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引流量,不同部位分开记录;如有大量鲜红色血性液体吸出,应及时报告医生。为防止引流管堵塞,予3 000mL等渗液持续缓慢冲洗,如薄膜下积液及泡沫隆起,可采用无菌操作快速注入2~3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抽吸直至通畅。
2.2伤口造口护理 对复杂创面及造口患者全身分区护理。1例重物砸伤致横结肠袢式造口患者,因结肠造口位于切口中央,肠液及大便的排出极易引起造口周围伤口的污染,增加了护理难度。在患者切口内置VSD,利用两件式造口袋底盘隔离粪便与伤口,造口周围涂防漏膏,并贴透明薄膜防止肠液及大便浸渍周围皮肤及伤口。袋内容物1/2满时及时更换,避免反复倾倒造成底盘松脱。常规每48h进行底盘更换,同时及时更换造口袋和腹部切口VSD材料,保持引流通畅,成功避免了腹腔内感染,患者2周后切口愈合。
2.3感染防控
2.3.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 患者中57例为右颈静脉置管,平均留置时间6d;12例为PICC置管,平均留置时间18d;8例为右锁骨下置管,平均留置时间7d,均未发生CRBSI。严格无菌操作,采取最大无菌屏障,使用浓度≥2g/L氯己定-乙醇皮肤消毒2~3遍。严格准确脉冲式冲封管,减少导管内药物及血液残留;保持穿刺点干燥,每7d更换敷料。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感染征象,如无感染征象不宜常规更换导管。严格留置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必要性,尽早拔除。
2.3.2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 ) 77例患者均留置导尿管,留置时间2~25d,均未发生CAUTI。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返流,尿袋应距离地面10cm。做好日常维护,每日2次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在与其他引流管相反方向予C型敷贴固定于大腿上,防止滑脱及交叉感染。采集尿标本微生物检测时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标本从集尿袋开口采集。对留置时间>3d者,持续夹闭导管,每2h开放1次。长期留置者每2周更换导尿管,同时更换集尿袋。
2.3.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5例患者选择经口气管插管,8例行气管切开,导管为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导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抬高患者头胸部30°~45°,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震动排痰,每6~8h予口含液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评估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尽早脱机或拔管。
2.4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4.1压疮护理 创伤患者全身状况差,常常采取被动体位,受压部位存在压疮风险,气垫牵引床有利于患者双上肢功能锻炼,协助护理人员为其翻身,频率为1次/2h,骨突处予减压敷料保护。1例患者骶尾部Ⅲ期压疮,水疱处严格无菌操作,予注射器抽吸后每日换药,并用红光治疗仪照射创面,2次/d,每次20min,照射2d后予泡沫敷贴覆盖创面,4d后去除敷贴,压疮愈合。
2.4.2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对卧床患者进行双下肢被动训练,屈膝及活动脚踝每天3次,每次10min或30次。气压泵治疗,每次30min,每日2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测量双侧下肢周径,观察皮温。注重患者主诉,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如确定血栓形成,患肢制动,早期抗凝治疗。
2.5心理护理 创伤后患者出现心理应激反应,表情淡漠,不愿与医护人员沟通。医护小组组织心理专家会诊,全面了解患者家庭社会关系,从家属入手,先由家属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顾虑;心理治疗师及责任护士引导患者接受所受的创伤,给予关心鼓励使其逐渐摆脱心理阴影。
3结果 7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为100%,平均住院22.5d,未发生三管感染,顺利转康复科或出院。
讨 论
严重多发伤病情复杂,常伤及头、胸、腹部多个重要脏器, 休克发生率高, 病理变化复杂, 脏器损害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居高不下, 病死率达25%~70%[2]。医护人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最大程度地抢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降低患者伤残率。施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成立救治小组,使护理人员及时有效地与医生沟通,参与医疗会诊及病情讨论,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启动医护一体化后24h即对患者进行医护联合查房,提出治疗护理方案并及时作出调整,以最大限度适应患者康复需要。同时对护理实施进行有效监督,提高了护士责任心,增加了护士主动学习意识,融入人文关怀,带动了多学科联合护理。按无菌原则实施分区护理,根据感染控制要求将患者的护理任务、护理区域进行划分,气道和静脉通道管理模块、创面和造口护理模块由不同护理人员负责,有效控制了自身细菌移位和交叉感染[3]。注重三管防控,降低因留置管道而发生的相关性感染风险。总之,以循证护理为支持,创立一种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是使严重创伤患者顺利康复的必要保证。
[1] 陈巧玲, 焕霞,黄萍.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0):114.
[2] 曹荣格,刘永庆,汪迎.严重多发伤的新型急救模式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9(2):518-519.
[3] 杨文群,周健,何海燕,等.一例严重多发伤伴致死性三联征患者的护理[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9):952-955.
2017-03-05;
2017-07-27)
(本文编辑: 魏巧姝)
1009-4237(2017)11-0875-02
400042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
张敏,E-mail:13228687508@163.com
R64
B
10.3969/j.issn.1009-4237.2017.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