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用“以学定教”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7-03-23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定以学定教文言

也谈用“以学定教”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江苏省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学校 孙文静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语文课堂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语文教师,也应在新的理念下,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的角色。香港大学程介民教授也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学习,新课标中也提出了课堂要贯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理念。所以执教者应该用“以学定教”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值,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所谓“以学定教”的“学”指的是学情,就是根据学情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组织好活动,确立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外的作用也能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以学定教”了,自然会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那怎样来落实“以学定教”的策略呢?

一、如何落实“以学定教”策略

(一)用“倾听”构建语文课堂的互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就形成了教师包讲,学生专听的局面,语文教学也就形成了“目中无人”和“看不见学生”的教学,教师就抱着教材和教参在那唱起“独角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倡“倾听”这一举措,这里的“倾听,”特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互相倾听,不再是学生仅仅听教师的。

只有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才可以知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流程,诊断出学生的知识盲点和能力欠缺,再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这就是“以学定教”的形态。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这样才能真正的和谐互动,最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用“授渔”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还原知识来源的途径和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在“以学定教”的基础上,学生已会的和懂得的,我们不讲,我们要传授的是学生不会的和模糊的知识和能力,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做到“优教导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反复告知文言字词的解释,让学生死记硬背,时间久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殆尽。我们可以根据造字法,引导学生对文言词汇的掌握,如《曹刿论战》中“战则请从”的“从”,这个字是会意字,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字的小篆,让学生由“从”的本义建立起其他含义以及与文本内容的紧密联系。探究汉字的造字法,是学习文言词汇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之一。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对于掌握文言字词,分析文言内容有很大帮助,在掌握本意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境中,培养学生语感、语基,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三)用“活动”奏响语文课堂的乐章

目前语文课堂出现“学生学习不主动,兴趣不浓郁,缺乏生命力”的诟病,这直接制约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用活动来组织课堂,不是简单教师抛出问题,学生接问题,课堂的应该是互动的,学生有回答,有提问。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组织“读思说”“画写算”“演辩评”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学习柳宗元的《黔之驴》,学生抓住描写虎的一些动作,展开联想和想象,准确把握虎的形象后,让学生把课文改成课本剧,由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进行表演。这一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课本的兴趣,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内在需要。同时学生通过学——改——演这一系列的活动,强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一次执教《记承天寺夜游》中,发现这篇课文适合配插图,班里有几个孩子擅长绘画,另外几个在写作上比较突出,我们让他们给这篇课文配了一个绘本,他们再配绘本时就是一种再创作,他们进一步对文本理解,也更深入走进苏轼的内心。班级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诵读,他们就举行了诵读比赛,通过朗读也可以走进苏轼内心,也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

诚然,“以学定教”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有很大帮助,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到另外的现象:

二、“以学定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程序的模式化

小组合作讨论。这个名词基本在公开课上都能多次听见,有时很简单的问题,为了迎合时下,也要来一句“小组合作讨论”。这是为讨论而讨论,看似根据学生需要的“小组合作”,实则没有意义,没有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思考走向深处。

(二)教师主导地位的迷失

在“以学定教”的导向上,很多教师又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课堂教学也走向极端:学生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教师答,变成了唯“学”是从。教师主导地位完全丧失。比如: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跨过铁路,爬上月台这一细节,学生就提出“父亲”违背了交通规则的问题,语文教师听到这样问题没有加以引导却默认了,还加以大大夸赞学生的新发现。我试问我们语文教师主导作用哪去了?教师这样的夸赞只会让课堂表面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运用“以学定教”策略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能实现这些的前提是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好“以学定教”的策略,不可偏颇。始终要把“学情”放在首位,把“学情”作为制定课程计划,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课堂问题的依据。真正能从学生内在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值,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8)

【2】倪文锦.以学定教,聚焦语用——评宋运来的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5(04)

【3】沈珏.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以学定教”的有效性【J】.现代语文,2013(01)

猜你喜欢

学定以学定教文言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以学定教,让练习课充满活力——以“分数乘除法练习”教学为例
体育课也要“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