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非连续性文本”,打造阅读教学的另一道风景
2017-03-23
聚焦“非连续性文本”,打造阅读教学的另一道风景
福建省安溪县前进中学 林东温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概念提出几年了,且各省份中考语文试卷频频出现。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它被大多数老师忽视了。因而本文阐述的是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教学 综合性学习 初中语文
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各省份初中语文就积极响应——“非连续性文本”纷纷登录中考语文试卷。就福建省九地市都在中考语文试卷上命制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板块,分值在10分左右。用中考这一指挥棒来引领初中语文老师关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并无可厚非。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语文教材没有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要怎么教?教什么等等,遭到很多老师质疑,甚至大部分老师干脆放弃这个阅读教学环节。这样的现状真是令人堪忧。
为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必须改变这一尴尬现状,要聚焦“非连续性文本”, 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列入课堂教学中来,打造阅读教学的另一道风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笔者结合平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践,说一说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重新出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产生就有存在的理由。“非连续性文本”已经出现好几年了,但在大多老师眼中还是新事物。所以,初中语文老师要先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做起,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非连续性文本”这个概念来源于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阅读素养。PISA阅读素养测评中,对受测者在阅读过程中处理文本信息的行为和任务进行了分析,将其界定为五个层级:1.检索信息;2.形成整体理解;3.解释文本;4.反思和评价文本内容;5.反思和评价文本形式。我们要学习PISA阅读素养“非连续性文本”的测评过程,了解并掌握其特点,从而加深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这样的借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再看看新课标是如何要求的。新课标指出:初中阶段学生要“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多种材料组合”就指图、表、文字等相结合,“非连续性”是相对传统连续性文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强调生活的实际运用,在日常场所、报刊杂志以及网络媒体上极其常见,如地图、说明书、示意图等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要求在众多零散、跳跃的信息中提取关键、有效的信息,这就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提取整合能力和利用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来源于生活,更就应用于生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是语文应用于生活最好的途径,这也切合新课标的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二、打通“综合性学习活动”和“非连续性文本”之间的通道
引进“非连续性文本”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貌似把以前“综合性学习活动”板块抛弃了。但是只要你细心观察近几年福建省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就可以知道命题者并没有把题目“综合性学习活动”改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命题者要老师坚守“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一重要的阵地,打通“综合性学习活动”和“非连续性文本”之间的通道,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训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如何打通这一通道、整合其资源呢?笔者认为要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加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元素。比如笔者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时,要求学生先拟订调查计划和调查提纲,调查对象分类为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未开发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要求学生各组要实地考察和其它方式相结合,在考察之前要制定出行计划和考察费用估算。比如有一组同学去考察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要先让学生制定出行计划。要怎么去洛阳桥?洛阳桥要门票吗?从安溪县到泉州洛阳走哪条路最经济?走哪条路最近?如果在泉州洛阳来不及回来要如何选择住宿等等这些问题,要求小组成员要规划好。到了洛阳桥后,学生要对桥的历史、建筑特点、人文特点、风俗习惯深入进行实地调查,对桥上“三绝”、 蔡襄等进行记录、拍照。并且对洛阳桥这景点保护状况、存在问题、可持续发展、可继续开发项目等问题提出小组的研究结果,最终用文字材料+图表+图片的形式形成报告。学生考察的过程、形成报告的过程都要用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已经超越其活动本身的价值。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新事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出现,放弃“综合性学习活动”。 而要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加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元素,把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三、立足“连续性文本”,拓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并不是矛盾对立体,更不是死敌。我们不能把它们看成水火不容的对立面,而是立足“连续性文本”,从传统文本教材中找到“商机”,拓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运用两种文本转换,让学生既能够抓住文本的主要信息,又能够对文本进行有效拓展,实现真正的“双赢”。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可以转化为非连续文本,这就要求教师设计要得当,要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重新创建和应用,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及概括能力。 比如笔者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巴东三峡》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踪,要求学生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画一张“巴东三峡游览图”,这张图还要标出文中所述的景点位置与名称。这一制作过程就是文本之间的转换过程,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能力。笔者还让学生利用彩色图片进行阅读并提取插图中包含的重要信息,再对提取到的信息做出汇总,这样训练就从“非连续性文本”向 “连续性文本”的转换。同时还让学生写导游词,在这一张游览图的引导下,根据课本所介绍景物的特点及历史、人文等方面,结合所查的资料,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导游词。这一过程中学生就是小导游,作为导游要让游客清楚各个景点的特点,所以自己就要先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这就既有连续文本的阅读,又有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筛选、整合、分析能力。其实,只要我们充分挖掘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融连续文本与非连续文本于一体,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不是洪水猛兽,我们要正确对待它,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理论。并且要从传统阵地——综合性学习与初中语文课文入手,聚焦“非连续性文本”,打造阅读教学的另一道风景。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