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有效评价
2017-03-23
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有效评价
安徽省六安开发区皋陶学校 朱长好
评价,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曾经,我们在一级一级的评价下脱颖而出;今天,我们正时时刻刻在评价着我们的学生。那么你眼中的评价是什么?是这样吗 ?(PPT展示)是这样吗?(PPT展示)还有这样子吗?(PPT展示)你们有思考过你的评价是为了什么?你达到预期目标了吗?你的评价是学生喜欢的吗?你有反思过你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在“以生为本”的今天,我们能否让我们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面对这样一系列的质问,我们心底深处是忐忑的,我们更多的是遵从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去评价的。我曾做过一个调研:发现绝大多数老师对像自己做学生时的表现的学生更偏爱,这样的学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比如有的老师上学时是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积极分子,在他的课堂上对积极发言思维活跃的学生则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表扬,而对于善于思考,不爱发言的沉闷学生则往往会处在老师的视线之外。
鉴于现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课堂中如何实施有效学习评价?下面结合我近年来在高研班及各类培训中的学习收获和自己对评价的一些浅薄思考,和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一、课堂观察
这是最早始于日本的一种过程性评价,全称叫“Leason Study”,它是以团队的形式,让一个人进行教学一组人参与观察记录课堂上学生学习方方面面的信息,证据,再针对这些信息整合分析,找出更好应对策略,改进教与学。它观察的维度常有以下5个方面:学习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达成状态、情感状态。其中思维状态主要观察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独立思考、是否善于发现问题、交流是否充分、问题能否得到关注、是否会倾听。
二、成长记录袋
这是属于中长期的过程性评价,或者称之为阶段性评价,主要包括成长历程中:探究活动记录、反思和评价、学习体验、满意的作业、记忆深刻的解题方法等。教材中有作渗透,比如每个单元后“我的成长足迹”就是成长记录袋。
三、延缓评价
主要是针对教学中有些问题需要经历时间去建构。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建构时间差异性特别大,教学时教师必须耐心等待,不能立即做出评价,特别是终结性评价,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探究热情,而应该运用延缓评价给学生留足反思、建构的空间和时间。
四、开放性任务
从时间上看属于阶段性评价,主要用于评价学生一个阶段,比如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个相关知识体系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任务是需要教师结合所学内容精心设计的,一般包括以下的过程提出假设、作出解释、计划方向、进行概括、创造新问题。两种任务分别举例如下。
封闭性任务:要买一个价值50元的商品,小明已存15元,还需要存多少元才能买下这个商品?
开放性任务:如果你的朋友只有15元钱,想给奶奶送一份生日礼物,请利用报纸或超市的广告宣传单上的价目表,制定一个购买计划?
比较两个任务发现:开放性任务对学生的评价的内容更全面具体,能够清晰看出学生的解决问题时的方法、策略、思维的整个过程,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更能帮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开放性任务:在星期六售出的雪糕中,有40%是朱古力味。在星期天售出的雪糕中,有50%是朱古力味。于是林彬说,雪糕店在星期天售出的雪糕比在星期六售出的多,因为50%比40%大。林彬说得对吗?试加以解释。
这题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于评价的内容,但我们很少加上最后“试加以解释”,一解释,教师就能准确评价出学生个性化的方法,以及对新知的独特理解。
当然有老师可能会疑问,我们若出这样的题,那多难批改啊,是的,改革不是个别细节的变动,它是整个系统的前进,我们尝试减负增效,我们强调高效课堂。我想我们每个一线教师每天努力一点点,从我们的试卷中减去20分的判断、选择,出一道开放题,分步骤按细节给分,让我们的学习评价和有效课堂并驾齐驱共同发展。
五、数学日记
课后评价在当前运用最多的便是布置课外作业,但我们布置的课外做作业受到单一的形式、统一的层次、注重考查结果,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等等限制,受到学生的排斥和反感,大大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近年来,各地数学老师针对年龄特点和学科特色广泛使用一种新的开放的形式——数学日记,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学到的数学运用画图、文字、图文结合等表达出来。如低年级常使用的:数学绘本,我眼中的故事;高年级常使用的数学小论文;教室一角的数学园地;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所学、所想、所悟表达、展示出来,然后开展自评、组评、班评、校展,特别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透过作品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内在思维路径,例如“尺子的故事”就能看出不同学生对尺子是怎么数学建构的。我特意挑出一些与大家一起分享(见PPT)。
六、评语
不用赘述,评语是作业批改、试卷批阅后老师们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但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过去我们太过喜欢用“你真棒!你是数学小天才……”这类空泛、华而不实的评语了。在有效课堂下,教师的评语应该多关注过程、正面、尽量针对细节、多做称赞;脑科学研究证明:我们若称赞学生的努力程度、通往成功的策略、好的学习过程、顺应力等,都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七、纸笔测验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评价方式了,和瑞典、韩国、日本的评估题对比,发现我国的评估题封闭、单一、重结果轻过程,特别不注重思想方法的评估。今天我们的培养目标由“两基”到“四基”,以生为本,促进发展等教学观以及植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田,但学习评价中的主渠道——评估题,我们仍沿用老一套,而且对于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评价是属于隐形的、长期的目标。我们到底该如何去评价和评估呢?不用质疑 我们必须既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关注。
1.评估重要的数学内容
2.评估重要的数学认知过程
3.有效的设问或要求(有效的设问指的a.是解释你的结果并举一个例子。b.描述或解释你是怎样得到你的结果的。c.你同意哪一个解答?解释你为什么认为该结果是正确的。d.利用信息解释你是如何得到你的结果的。e.写一段话描述图像所示的有关数据)
4.合理的现实情境(结合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过程性思考和体验)
虽然评价的形式多样,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情科学选择,低年级数学表达、数学理解数学技能尚未形成,我们可以利用简报、绘本、数学故事的形式进行评价;到了中高年级,要适度提高要求,不仅要求形式多样,更要内容丰富,评价要求也会随之精益求精,逐步培养、渐渐提升。但要真正促进发展我们还要合理处理评价结果,才能确保评价功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