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教学彰显科学严谨本色
2017-03-23
让科学教学彰显科学严谨本色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 李志刚
斯大林说过:“科学所以叫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科学课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应当保持它所特有的科学严谨本色,让学生在一个严密完整体系中自主探究,在科学的教学环境中有效提升科学素养。
笔者曾经执教过一节小学科学课,课题叫做《磁铁的性质》。该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懂得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以下是当时教学的一个片段:师:请同学们打开实验盒,看看实验盒中有些什么物品?生:有纸片、布条、棉线、橡皮、牙签、铁钉、塑料块、铜钥匙。师:请大家用磁铁去吸这些物品,看看哪些能被吸住?学生动手操作,不大一会儿操作完毕。师:谁能说说磁铁可以吸住哪些东西?生:磁铁能吸住铁钉。生:磁铁还能吸橡皮。师:磁铁真的能吸橡皮吗?生:我们把钉子钉在橡皮上,能够用磁铁把它们吸起来。师:磁铁吸的是钉子,橡皮它吸不了。师:铁钉是什么做的呢?生:是铁做的。师:那么说明磁铁能够吸什么呢?生:说明磁铁能吸铁。师:对了,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
笔者过后仔细回忆与反思该课的教学,发现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显得粗糙肤浅。表面看上去有学生探究、有师生互动,仿佛顺利引导学生探究出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其实该教学片段存在三个方面的缺憾。
一是器材有失严谨。在教学磁铁的性质时,我所提供给学生的实验器材不够科学完整,操作材料中非铁物品不少,而铁制品只有铁钉一种,仅凭磁铁能吸住铁钉就推断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是肤浅的,有违科学结论获得的严密性。
二是缺少猜想环节。“猜想”是科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学生汇报完实验盒中有些什么物品后,我没让学生猜想就用磁铁去吸这些物品。让学生先做后说,不符合科学探究过程的程序步骤。
三是将思想强加学生。在学生提出“磁铁还能吸橡皮。”“我们把钉子钉在橡皮上,能够用磁铁把它们吸起来。”学生虽然调皮,但我却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回答:“磁铁吸的是钉子,橡皮它吸不了。”“铁钉是铁做的,所以磁铁能够吸铁。”我这么做不等于强求学生接受认同磁铁能够吸铁而不能吸其它物体这一观点吗?结论不是学生自己发现归纳出来的,仍属于灌输教学的陈旧思想。
好课多磨,这次教学经历给我以启迪,提高了我的科学教学经验,使我懂得一节好的科学课应当充分彰显科学严谨色彩。
一、精心选材,注重材料结构的完整性
实验操作是科学课的重要环节,而设计并提供富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成功探究的基石,也是科学概念、性质、规律推断概括的有力保证。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所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能为教学内容服务,能为有效的科学探究服务,务必保证实验材料的合理性、完整性。
“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在我们大人看来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就大不一样了,这一科学结论的获得必须在大量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中归纳得到,而非个别现象所能证明。我应当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实验材料,应在实验器材中增加更多种类的铁制物品,如大头针、小铁珠、回形针等等,让学生通过较丰富的材料对比操作,在众多现象中比较异同,发现规律,从而在众多事实中归纳概括出磁铁吸铁的性质。这样才符合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过程,学生的认知才会得到相应发展。
二、充分猜想,重视探究过程的严密性
猜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展开自主探究活动的核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不能没有猜想。当学生提出猜想假设后,他们思维的火种即刻燃烧,也为问题的探究指明了可行的方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猜测,善待学生的猜想。
要确保科学探究过程的完整与严密,我们在教学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教学预案。我们应当依据具体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来完成教学预案的设计,每个实验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由猜想到验证”步骤进行。在上述教学中,我应当让学生先猜测再操作,我可以在学生猜想完毕后说:“想知道你们各自的猜想是否正确吗?”“让我们赶快拿起磁铁去试试吧。”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被有效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才会更强烈。
三、让学引思,彰显科学探究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课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决不能作为学生的代言人,不能把自己的某些观点强加给向学生,不能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忽视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这样的科学课就不够科学,将会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在教学中积极地让学引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思维。
在学生认为磁铁也能吸橡皮后,我不应该代替学生说出:“磁铁吸的是钉子,它吸不了橡皮。”而应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你是把铁钉钉在橡皮上的,如果把它们分开,再分别用磁铁去吸,那会是怎样一个结果呢?”在学生进一步将橡皮与铁钉分开实验后,我再问:“现在你还认为磁铁能吸橡皮吗?”这样学生对磁铁能吸铁这一性质的认识会更加深刻,这种结果不是更科学合理吗!
教师将思想强加给学生的现象,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屡屡发生,这种剥夺学生学习主动权的现象应当杜绝发生,它不仅违反了科学教学理念,违背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还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