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探析
2017-03-23王洪标
王洪标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探析
王洪标
扶贫是习近平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习近平在县、市、省、中央工作过程中,一直致力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实践,并对贫困地区如何摆脱贫困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总结和借鉴扶贫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精准扶贫思想。分析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指出主观条件有: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注重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客观条件有:7年梁家河农村插队的知青岁月;县、市、省、中央丰富的工作经历;对已有中国扶贫经验的总结与借鉴;对现阶段我国贫困地区现状的思考。
习近平;精准扶贫;主客观条件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科学规范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的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月,习近平在新年的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他强调要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他来到与云南省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指出,中国扶贫攻坚工作要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6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所谓“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其内涵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
本文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深入探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原因。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
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农村插队期间锤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1]在7年的知青岁月中,15岁的习近平刚来到这片黄土地时也很迷茫、彷徨,但逐渐就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并很快融入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成为了农民中的一分子,成为了干农活的好把式。后来经村民推荐,习近平担任了梁家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们苦干实干,改变了村容村貌。习近平为村里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当地的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他带领村民们打坝多收粮食;当地烧柴做饭困难,他亲自到四川取经办沼气;当地买东西路程遥远,他到文安驿公社去协调在梁家河开办了代销点;当地生产工具缺乏,他组织村民办了铁业社;当地村民干活没时间缝补衣服,他寻找能手开办了缝纫社……习近平正是在带领梁家河村民摆脱贫困的过程中锤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在其他工作岗位上继续坚持了吃苦耐劳精神的锤炼。习近平的吃苦耐劳精神主要是在梁家河插队期间奠定的基础,但吃苦耐劳精神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1975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前往清华大学深造,在清华大学期间更是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在刻苦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1979年,习近平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担任军委秘书长耿飚的秘书。在一般人看来,这个职位是从政之路的起点,但习近平没有这么想,他主动请缨下到基层。1982年3月,习近平到河北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继而担任县委书记,他带领正定人民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1985年,习近平到厦门市担任副市长,这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里他开阔了视野。1988年,习近平又到福建省宁德地区担任地委书记,他带领宁德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进一步磨练了吃苦耐劳的意志。之后,他又在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工作,在实践中最终培育了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
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习近平在各种岗位上锤炼的吃苦耐劳精神,对他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习近平后来回忆时所说:“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1]1995年,习近平在接受《东方时空》采访时也表达了在陕北的7年对他吃苦耐劳精神的养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谈到:在陕北插队的7年,给我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我在后来每当面临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项新的工作的时候,我脑海里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地的父老兄弟唱的信天游。下雨刮风我是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时候扛200斤麦子,走10里山路我都不用换肩[2]。
(二)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
在梁家河7年的知青岁月拉近了习近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习近平从首都北京来到陕北的黄土高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起初也很不适应。当时面临一系列的困难,这些困难集中表现在需要过4关,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习近平正是在梁家河乡亲们的帮助下克服了这些困难。他由起初只能拿6个工分到后来拿到了10个工分,成为了梁家河的壮劳力,成为了干农活的好把式。“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3]正是有了乡亲们的无私帮助,才使习近平逐渐培育了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和“为人民办实事”的优良作风。
习近平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梁家河给他的一切。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到清华大学深造,要离开他生活了7年的梁家河。就在要离开的头天晚上,他召集村民们座谈,对大家说:“我来咱梁家河这7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4]正是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使习近平“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2],明白了老百姓最需要什么。
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一直贯穿在习近平工作的始终。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多次提及“人民”,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谈到了离开时的所思所想。他说:“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6]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铿锵有力地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7]这就需要我们党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良策。习近平心中的“人民”“是13亿多‘人民’,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复数,而是无数个复数集合组成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8]。
(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书籍。他“热爱读书,‘痴迷’读书,每时每刻都在汲取知识。”[9]习近平在梁家河时阅读的书籍数量和种类都很多,有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哲学、小说等。其所读书目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既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如中国的有《史记选》《汉书选》《后汉书选》《三国志》《离骚》《古诗源》《李白诗选》《三曹诗选》《毛泽东军事文选》《中国古代思想史》等。外国的有《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战争论》《罗斯福见闻秘录》《隆美尔战时文件》《太平洋战争:岛屿战争》《静静的顿河》《九三年》《战争与和平》《一九一八》《悲惨世界》等。在习近平所读的书目当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对这些经典著作的阅读,习近平明白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打下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功。这对于他日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中国的贫困状况奠定了理论基础。
习近平十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17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共开展了39次集体学习。在这39次集体学习中,有3次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第一次是在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学习的,主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第二次是在201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学习的,主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第三次是在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学习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具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强烈意识,他不仅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倡导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通过自己长期的农村工作经历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习近平深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通过自己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亲身经历,习近平从实践中了解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看到了老少边穷地区还存在着大量贫困人口。中国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而农村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这些情况促使习近平去思考如何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中国的贫困状况,从而形成了他的精准扶贫思想。
(四)注重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的决策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指导实践,就是因为这些决策是通过调查研究得来的,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中国共产党人是十分注重调查研究的。毛泽东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10]调查就像“十月怀胎”,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准备工作才能达到“一朝分娩”解决问题的效果。陈云也认为调查研究十分重要,他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11]。这就说明,无论干任何事情,都要注重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习近平继承了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开展工作时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他认为“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12]。在开展调查研究的时候,要注意调查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增强调查研究内容的针对性,提高调查研究成果的有效性。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起到联系群众的作用。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过程中,调查者就会发现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就能看到基层的真实情况。习近平正是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才明白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才看到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从而思考如何让贫困地区的群众摆脱贫困,并在思考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精准扶贫思想。
习近平具有扎实的调查研究基本功,其调查研究基本功主要体现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中。他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经常通过聊天了解村民的生活情况,询问他们能打多少粮食、有多少存粮、日常生活方式等。通过了解,他掌握了村里的总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第一件事情就是摸清情况,据时任正定县委办公室干部的张银耀回忆:习近平来了以后,首先把调查研究作为他的第一要务,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各个公社、各个生产大队,还有农户家里去调查研究[13]。在宁德工作时也是如此。据时任宁德地区纪委副书记的张经喜回忆:习书记刚到宁德没有多久,就和地市委有关领导一起到9个县调查研究,包括一些乡村、企业、学校和机关,总共调查研究了一个月时间,他听到的情况很多,其中就有群众反映干部乱占地建房问题[14]。习近平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7年梁家河插队的知青岁月
习近平有过一段特殊的农村插队经历。他15岁就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去插队。习近平为什么会到梁家河去插队呢?这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甘肃省会宁县一些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消息,关键是传达了毛主席的一条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3]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习近平于1969年1月乘坐“知青专列”从北京出发,最后达到的目的地就是梁家河。习近平插队一干就是7年,在梁家河的点点滴滴,成为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到达梁家河后,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增加了对农村的了解。刚到梁家河的时候,由于语言方面的差异,包括习近平在内的“知青”与当地老乡的交流很不方便。后来习近平学会了陕北方言,就能够很好地与乡亲们沟通了。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由一个在校的学生转变为一个农民。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时思想上是不适应的,心里存在落差,再加上家庭原因,精神压力也比较大。除了思想上的不适应外,还面临吃饭困难、居住环境不好、劳动强度大等各种问题。在梁家河乡亲们的帮助下,习近平逐渐融入了农村生活。他通过参加农业劳动,逐渐明白了何时送粪、何时春耕、何时锄草、何时秋收。他经历了农村的四季变换,对农村的事情耳濡目染,逐渐对农村有了深入的了解。看到了农民的贫穷,深深感到农民生活的不容易。1975年,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带领村民打坝、修梯田、办铁业社、设代销点、办缝纫社、购置磨面机等。7年梁家河的知青岁月使习近平对农村有了切身的感受。他回忆道:“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1]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7年,他目睹了农村的一切,对农村有了深切的感受,促使他不断去思考如何改变这种贫困现状。
(二)县、市、省、中央丰富的工作经历
毛泽东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经过这样的循环往复,我们的认识才能不断深化,才能接近真理。习近平的扶贫思想正是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尤其在大队、县、市、省、中央的工作为他提供了实践的宽广平台。
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为习近平了解农村贫困状况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在基层长时间的工作是习近平从政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的从政生涯首先是从梁家河起步的,1975年在梁家河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弄清楚了梁家河大队的基本情况,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改善村民的生活。1982年又到正定工作,先后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到正定后,习近平首先了解县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新的思路,变被动为主动,带领正定人民卸下了“高产穷县”的帽子。1985年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福建省担任厦门市副市长,开阔了他的眼界。1988年担任宁德地委书记,他深入农村、企业、社区搞调查研究,对贫困地区如何摆脱贫困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些思考集中体现在他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早年插队的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宁德是习近平在基层工作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地方。因为这几个地方都是贫困程度较深的地方,在这几个地方的工作经历对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市、省、中央的高层从政经历为习近平思考如何摆脱贫困开阔了视野,扩展了思路。习近平从1990年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便开始了较高层次的从政经历。2000年担任福建省省长。2002年离开福建,担任浙江省委书记。2007年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同年,调中央工作。习近平在这些领导岗位上思考如何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问题,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更能加强顶层设计,从宏观上了解中国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从而调动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对已有扶贫经验的总结与借鉴
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总钥匙。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贫困是诸多因素互相制约、互相交织而形成的一种经过长期历史积累的复杂现象。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就面临着如何让几亿人口摆脱贫困的艰巨任务。根据1978年中国政府所制定的扶贫标准来计算,我国当时就有2.5亿农村贫困人口。为了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政府始终以发展作为总抓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决贫困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民摆脱贫困的政策,为减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提出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始终都没有偏离一个主题,那就是发展。我国的贫困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来解决。只有总体国力增强了,经济实力强大了,国家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去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才能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总结我国的扶贫经验主要有: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方针。我国的扶贫主体有政府、市场、社会,在这些扶贫主体中,政府占主导地位。以政府占主导地位的扶贫形式是我国扶贫的优势,因为政府可以把扶贫纳入国家的总体规划,能够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展专项扶贫行动,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特定人群和特定地区的发展规划。从1993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3—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年)》。正是在这些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我国逐步推进了扶贫工作,一步一步地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我国的扶贫需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因为开发式扶贫要考虑到开发的综合性,在开发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把种植养殖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好贫困地区的劳务培训与输出。只有坚持开发式扶贫,才能更好地发挥贫困地区的各种资源优势,实现“输血”与“造血”的有机统一。
二是形成全社会扶贫合力的大扶贫格局。以政府主导的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量是强大的、有效的。在充分发挥政府的扶贫主导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调动一切力量致力于扶贫事业。第一,要发挥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作用。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发展理念、充足的发展资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帮助西部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第二,要发挥企业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作用。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企业可以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并对这些经济作物进行收购,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三,要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作用。要动员社会组织中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员,运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去支援贫困地区的脱贫事业,推进贫困地区的减贫进程。同时,还要发挥志愿者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作用。第四,开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减贫交流与合作。在充分总结国内的扶贫经验的同时,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扶贫经验,进一步做好我国的扶贫工作。
(四)对贫困地区扶贫现状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6]通过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我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是从1986年开始的,当时的扶贫目标是致力于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今天的扶贫目标则转变为“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扶贫对象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我国现行的农村扶贫标准是2011年提出的,即按照201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 300元为标准。以2010年的扶贫标准来计算,我国的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2亿人下降到2015年的5 575万人。
我国的扶贫事业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目前,我国的扶贫攻坚战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现在所面临的扶贫对象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17],贫困人口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基础条件很差、贫困程度较深。到2020年要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在未来的3年时间里,每年要减少1 000万贫困人口,这就需要采取超常规的扶贫手段。为切实有效地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习近平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扶贫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
[1]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西部大开发,2012(9).
[2]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梁家河篇[EB/OL].[2017-05-0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319/c1001-29153930.html.
[3]“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N].学习时报,2017-03-17(03).
[4]“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N].学习时报,2016-12-22(03).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6]“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N].学习时报,2017-03-10(03).
[7]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
[8]胡鞍钢.构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3-16(05).
[9]“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N].学习时报,2016-11-28(03).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
[11]陈云文选:第 3 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9.
[12]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536.
[13]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正定篇.[EB/OL].[2017-05-09].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0320/t20170320_523665838.html.
[14]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宁德篇[EB/OL].[2017-05-0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321/c1001-29157965.html.
[15]毛泽东文集:第8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16]习近平.全党全社会继续共同努力 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N].人民日报,2014-10-18(01).
[17]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N].人民日报,2016-07-22(01).
A81
A
1673-1999(2017)10-0005-05
王洪标(1991—),男,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7-05-26
2017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习近平脱贫思想研究”(SWU1709557)阶段性成果。
(编辑:文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