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备班,学生老师家长同参与

2017-03-23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杨名

教育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家校集体班级

文 | 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 杨名

集体备班,学生老师家长同参与

文 | 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 杨名

——加拿大教育家 迈克尔·富兰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集体备班”,是指以班级建设为目标,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引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一同参与分析班情、生情,集思广益形成相应的举措和制度。集体备班可以让家长们一起参与到班级建设的决策制定、制度完善、问题解决等班级的核心教育方面,是家长参与班级建设主动性、主体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增强班主任班级建设的力量。

缘起——满城风絮梅时雨

班级建设中的“独角戏”。一个班集体的建设仅仅依靠班主任“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备课,需要我们教学者从不同的教学角度、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入手,不仅仅只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教育环境。可是纵观现行的班级教育管理,我们的班主任依然还在艰难地唱着“独角戏”。即便当下,尝试着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也不能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参与学校、参与班级教育管理的需求。学校和班级封闭的管理模式难以承担起教育未成年人的全部责任。不平等的家校地位,不和谐的家校关系,使得家校之间摩擦不断,时有冲突。

班主任的“保姆式”班级管理。班主任事无巨细一揽到底的“保姆式”班级管理,造成的结果就是班主任一身疲惫,学生缺乏自主能力,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从问卷、访谈、观察的结果看,产生问题的关键因素是视野狭窄、理念滞后、模式单一。这些极大地制约了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制约了班级的进步,更制约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家长的“迫切”呼声。当今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前所未有。家长已不满足于对学校教育的一般性了解,而是希望深层次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状况,参与学校的管理,他们希望像流行于国外的 “家长义工”一样,加入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他们的职业优势、个体优势、家庭优势已然成为班主任开展班级有效管理不可多得的人际力量,班主任的教育活动也因他们的配合产生倍增效应。

认识——繁华落尽见真淳

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教育才能更好地显现实效。

学校班主任班级建设的需要。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教师有效地掌握和利用班级里的人、事、时、地、物,即“对人的尊重”“对事的安排”“对时的掌握”“对地的规划”“对物的利用”。它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是人际互动沟通的历程,是学生自治活动的规则,是团队动力学的运用。但是,对于如何充分挖掘班级的人际力量——家长,通过家长的互动产生的能量来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并逐步形成一种规整的管理模式,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如何加强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多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要求。

实践——小扣柴扉总会开

两大机构:合力参与集体备班。首先是班主任首席机制。班集体建设的首席引导者是班主任。班主任在家校联席的班级集体备班活动中,确定研究的主题,召集并主持活动。班主任要根据集体备班的情况随时作出决定和调整,这是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其次是家校联席机制。家校联席机制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家长(或家长代表)共同组成的班级集体备班的联盟,这是以促进班级自主成长为共同的价值认同而组成的群体性组织,具有密切教师、家长、学生,密切班级、学校、社区、社会等多种关系之间的合作,协调彼此间的活动,以团队协作精神,全面促进全体同学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进而促进班级、学校的发展的作用。家校联席机制旨在在深度会谈中达成共识,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在实践中联合攻关,运用策略去解决问题。

问题研究:全面优化班级建设(以“做学习的小主人”主题“集体备班”为例)。

症结:依据现象谈问题。2016年3月10日下午,一场以“做学习的小主人”为主题的“集体备班”家长会在六(3)班举行。尽管进入了小学六年级,但是开学伊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是明显地感觉到孩子们作业的马虎与拖拉。家校联系册上也时常看到家长对孩子们的评语:回家后作业常要督促,一点也不自觉;作业字迹潦草,涂改随处可见,态度不认真;为了作业而作业,应付了事……另一方面,我们时常有这样一种困惑: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课堂目标达成率较好;但学生的学习成绩欠佳。面对这样的现象和困惑,班主任张老师召集班级家长,就“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这一问题进行集体备班。班主任张老师、语文课杨老师、英语课倪老师、科学课励老师、美术课黄老师与六(3)班的11位家长集聚一堂,对班级的问题进行集体会诊,综合治理。

诊断:结合现象细归类。就目前六(3)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能主动完成作业,成绩优异。无论课内作业,还是课外自主作业,这类学生具有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二是能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复习等任务,但学习上欠主动,需要在老师布置安排下进行学习,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学习的意义。这类学生成绩中等。三是在老师或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够完成作业,得过且过。这类学生基本没有自主完成作业的意识。从以上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中国有句老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不正是在告诫学子学习的硬道理吗?然而,是什么原因致使学生缺乏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呢?

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上述问题,老师和家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探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教师方面原因。作业的对象与数量统一,形式单一,缺乏层次感,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所收获。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机械、单调,缺乏灵活性、趣味性,学生做起来没有兴趣。对学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教师往往没有分析原因,动辄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这样就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写作业更是厌倦。

学生方面原因。部分孩子过分依赖于老师安排学习任务。我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抱怨:“晚上没事了,我说给她默写吧,她说‘老师没留这个作业’。”也听到过这样的要求:“老师,您多给我们家孩子留点作业,要不然他一回家就不知道干什么,她就听您的,您留的他准写。”这都反映了很多学生现实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与其说他们对老师信任,不如说是一种依赖,已经习惯了由老师安排他们的学习,当老师把更多的自主空间留给他们时他们反而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他们失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谈何自主完成作业?

家长方面原因。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缺少自主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往往都是经过正确引导或强化训练而成的。有些家长却把“正确引导”幻化成一种压力去替代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这些家长对孩子抱以殷切希望,孩子在这种重压之下,学习目的被扭曲,学习兴趣丧失。

开方:双管齐下解难题。通过“集体备班”诊断,老师和家长就六(3)班学生共同存在的作业缺乏主动性的问题开出了“良方”。

教师方面:优化作业,关注差异。老师们首先要设计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作业,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必须把握好作业设计的“三度”,即量度、跨度和难度;要具备“三性”,即针对性、分层性和趣味性;要注重“三点”,即难点、重点和热点;要体现“三新”,即素材新、题型新和角度新。通过这样的作业优化,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出泥沼,焕发活力。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和作业展示、展评等,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就感。

孩子方面:制定制度,榜样引领 。此次“集体备班”,老师和家长们确定了要在班级中开展以“做学习的小主人”为主题的系列中队活动,倡导孩子们争做学习的小主人。同时在班级中为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引领孩子们不断进步。

六(3)班班级作业制度

加星情况:

1. 认真听清楚作业要求。不漏做。加一星

2. 作业字迹清楚,整洁,用规定笔完成。加一星

3. 当天的作业及时拿给家长检查签名。加一星

4. 当天的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交。加一星

5. 发下的作业本自觉检查,如有订正要及时订正,并在规定内过关。加一星

6. 作业被老师表扬并作为优秀范例的。加二星

7. 能辅导作业困难的同学,并让该同学听明白的。加一星

8.完成学校作业外,能额外完成家长布置的相关作业的,有家长证明的。加一星

9.回家作业在傍晚6点前完成的,有家长证明的。加一星

备注: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利用班会课或自修课时间,让学生统计得到的星数。学生可根据星数,得到相应的点卡。点卡可以换相应的小礼品,或换免做卡(免一次作业)。学生获得的点卡数作为学期末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创新——提升班主任素养

集体备班:班级建设的创新实践。以班级建设为目标,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集体备班”形式,引入家长资源,让家长一同参与班级问题的解决,参与班级决策的制定,参与制度的完善,这样的集体备班制科学、合理,有助于班级、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发展,不仅仅为班级教育增强了力量,丰富了资源,同时也使得班主任对班级、对孩子的了解和认识更加全面。它改变了班集体的建设仅仅依靠班主任“单打独斗”的局面,改变了班主任唱着“独角戏”窘境,使得班级建设更具实效性。同时,集体备班让科任教师、家长把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变成研究式管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促进学生幸福成长,它是班级建设的创新实践。

家校沟通:沟通家校关系的有效桥梁。家校沟通,通常是利用家长会、电话、教师家访、家校联系本、班级博客等方式进行的。这些方式看起来比较丰富,其实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在这些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中,家长只是作为支持者和旁观者,只能浅层次地参与学校教育,参与的内容只能围绕着提高育子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效果不很明显。通过集体备班,敞开班级大门,倾听家长的建议;开放班级,让家长与班主任并肩作战,共同开展班级建设,家长的意识和角色都发生了转变。家长不仅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相互交流、沟通;同时还架起了班级与学校、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学校与社区等各方各面的关系,使班级、学校的关系更加融洽。

家长参与:完善评价的重要力量。班级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与付出。家长作为教育的重要力量,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和付出。家长们对班级的评价和建议让我们的班级和学校变得更完善。家长参与班级建设、学生教育,加深了对班主任、对学校的理解,同时也更能够站在一个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引领者、关怀者的角度,给班级、给学校以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班级、学校的发展更和谐。对班级的评价,既是对班主任、班级工作的一种客观、公正的肯定,同时也让家长真正成为班级、学校发展的合作者、谋划者。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其他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相处,在社区中与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活动,组织游戏,共同学习,家长看到了老师未能看到的一面。让他们参与到孩子的平时成长评价和期末的综合评价,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感受——别有美味在心头

班级决策:倾听家长,趋向科学。现如今,班级家长会,已经不再是班主任“孤军奋战”,更多的家长主动参与班级建设,成为班主任的有力帮手。班级决策,最大限度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想法;班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备班”来共同分析、探讨原因与对策,使对策更具实效,更科学,更符合班级发展、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

班级管理:服务学生,趋向和谐。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责任和爱。家长通过“集体备班”形式,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其最终目的便是服务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他们服务了学生,协助了班主任,同时也成长了自我,在家长义工机制之下的班级关系也更趋和谐。

班级建设:改变教师,趋向实效。目前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还很欠缺,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依旧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集体备班这样的一种创新形式,大大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效率,也提高了班主任管理的水平。一是改变了观念,从过去“班主任至上”的封闭观念和意识转变为吸纳家长参与的开放式管理理念。二是丰富了资源,家长独特的的个体素质,是潜在的一种教育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无疑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三是提升了管理水平,班主任在与家长的合作中,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乃生灵光。

集体备班就是以这样一种深度会谈的家长会方式,让我们的心灵相互激荡,让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在集体备班中涌动着的教育激情和智慧。

★现在“校外”就是“校内”。学校的边界变得易于渗入,更加透明,这种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令人向往的。

猜你喜欢

家校集体班级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我为集体献一计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