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别怕“挑刺”
2017-03-23马德清
文 | 马德清
语文教材别怕“挑刺”
文 | 马德清
小学二年级课文《爱迪生救妈妈》里说,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来不及上医院,家里灯光又昏暗,他就用镜子聚光的办法使妈妈手术成功。很多小学教师认为,该篇课文并不严谨,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人教社回应称,课文绝不是杜撰的,有相应的文章来源。(2017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有来源就是有依据。这篇课文不是编者写的,而是编者选编的,所以出版社称文章有来源是有道理的。但若说课文不是杜撰的,显然道理不足,或者只说对了一半道理。杜撰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编者杜撰,二是原文作者杜撰。说编者没有杜撰有道理,说原文作者没有杜撰则无依据。
事实上,有更详尽的资料说明,这篇课文的内容是杜撰的,并不真实,经不起事实与逻辑的验证。据《钱江晚报》报道,中国在美留学生何易接受老师郭初阳布置的任务,查阅阑尾炎的医疗史时发现,最早对阑尾炎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于1847年,7岁那年是1854年,尚没有阑尾炎手术。而1886年爱迪生已经近40岁了。一位外科医生说,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
这段有来源的资料可以证明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并不真实,更能从逻辑角度证明该故事的荒诞性。如果编者不正视课文中的问题,让老师拿这样内容失真的文章去教学生“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岂不是很荒诞?
由此引出两个方面的思考:其一,作为语文教师或者读者,有权利指出课文里的错误或者瑕疵。如果有更多的人能找出教材里存在的问题,没有什么不好,而是很好。好就好在可以引起编者的注意,提醒编者纠正错误,去掉瑕疵,提高编者的严谨意识和责任意识,让课文的选编工作做得更好。其二,作为编者,面对课文里存在的问题,不能只讲来源,而是应该在确保所选编文章有来源的前提下,尽量多花点时间查阅一下与文章相关的作者情况、知识点、文化常识、事实、引文以及注释,严把质量关,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
课文编者之所以需要这样做,是因为选编对象本身情况复杂,选入课文的文章作者多,其文章质量差别也很大。有些作者写文章严谨,文章质量也高;有些作者行文并不严谨,文章或存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事实说明,就是大作家的某些作品也可能有某些硬伤存在。某知名教授说:“‘王’字实际上是‘士’上面再加一个冕,就是王了。”这种说法与汉字结构常识相去甚远,难怪有人指出此说甚谬:“士”字上面加一横,不是字!“土”字上面加一横才是“王”。不过,倘若“士”做事不认真,那块“冕”没戴正,翘起来了,倒是个“壬”字。另外,有人读了某大家书中的苏东坡《志林》说,当时市井说书,听众‘闻刘玄德败,频蹙眉’后,查阅苏东坡《志林》原文,发现某大家的引文“频蹙眉”错误,当作“频眉蹙”才对。若选这样的作品入课本,编者就不能只看来源,而是有必要详查其文是否存在知识性错误或引文准确与否,不能因为作者是大家就掉以轻心。
针对以上这种复杂的编选条件和情况,课文的编者就需要担负起责任,要从专业角度出发,按照课程标准和选编程序,全面审核文章的入选价值,不嫌琐碎,不辞辛苦,以严谨的态度,一级一级把好最为基本的文字关、知识关和常识关。尤其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还应该尽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课文来源链接等详细资料。
某些教材中的课文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也不断有人指出过。比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长城砖》一文里说,宇航员能在宇宙飞船上用肉眼看到万里长城,但有资料说杨利伟没有看到长城。作为课文的编者,在选编课文时,是否想到这个常识问题呢?再比如,某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试用本)《三过家门而不入》《数星星的孩子》和《责任》等文,均未标明作者,文责以及版权就成了问题。选编课文不标明作者不只是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还会影响学习效果。例如,很多人小时候学过《小马过河》,熟知课文内容,但是却一直不知道作者是彭文席,有人闹出笑话,还以为作者可能是外国人。
客观地说,选编语文课本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 ,筛选难度很大,即使智者千虑,有时候也难免会出现错误和纰漏。正确的做法是,一旦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地纠正,避免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一册语文课,看似只有几十篇文章,但内容却涉及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知识文化。这种客观性决定,课文编辑既要当杂家,也要有一定的史学素养,需要以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史学家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原文中的任何问题都不应该放过,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
作为编者,态度的严谨,是保证课文的选编质量达标的关键。退一步说,即使已经达标,也要精益求精,虚心倾听各方面的声音,不断把每一本教材打磨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
作为教师、学生或其他读者,一旦发现课文中的错误,也需要严肃对待,理性地指出来,不能因为某几篇课文中存在一些错误而全盘否定编者的劳动成果。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博览群书,他说过,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指责)毁(诋毁)前人,实以加惠后学。他认为,人无完人,如若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评一下,就能够认识别人的失误,也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我以为,把别人的错误当作镜子,从中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是纠正错误的最高境界。
教材的质量高低直接关乎教学效果的好坏。选编课文,是一件大事,编者必须用尽善尽美的态度对待,努力做到细察舛误,增删有度,确保所选的每一篇文章文质兼美并适合教和学。而文质兼美的前提是“真”。如果在真字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漏洞,课文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就一篇具体的课文而言,所谓“真”包含这样几层意思。文字上,用字用词准确,无语法错误,也无逻辑错误,这是第一层次上的“真”;内容上,所涉知识、事实、引用都需准确无误,这是第二层次上的“真”;思想感情上,有人文情怀,确有育人价值,这是第三层次上的“真”;艺术上,表现手法独特,表达效果好,这是第四个层次上的“真”。有了这四个层次上的“真”,课文的善和美才有依托,才能立得住脚,经得起读者的推敲。
教材出版社担负着研究、编写、编辑、出版和发行中小学教材的任务。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认为选编什么样的文章入教材至关重要。出版社要为自己选编的教材质量担负终身责任。我们的教材读者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千上万成长中的学生。假若允许各种小错存在,并找出各种理由拒绝改正,那么任何细小的知识错误和事实错误的负面影响将会是巨大的。所以,有错必纠,才是教材编者的唯一选择。这才是求真务实的态度。
课本的选编需要理论层面的认识导航,而建构汉语教材选编理论,既要立足汉字、汉语词汇及其语法等方面的独特性,也要充分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考虑课程开发和使用等多方面的需要。毕竟,任何课程都需要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为此,出版社需要主动了解教师和学生使用教材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完善课文淘汰机制,把那些经过实际使用并发现问题较多的文章淘汰掉,用更好的更适用的文章替换。
另外,在教材多元化的出版环境下,还有必要完善教材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机制。有了更好的竞争机制,劣质的教材才能被淘汰出局,优质的教材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育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