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7-03-23何艳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血管性病患

何艳艳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重庆市 404000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

何艳艳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重庆市 404000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护理的相关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中随机选取11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55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和精神状态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老年血管性痴呆;多途径延续护理;临床效果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为了让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能尽快康复并提高生活的质量,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因此本文研究探讨了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护理的相关临床效果,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中随机选取11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55例。其中有男性病患73例,女性病患37例,年龄段在58岁至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2.7)岁。

1.2 护理的方法

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病患采用多样化延续护理,具体方法为:(1)将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强的相关医护人员聚集组成延续护理的小组,并分派到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病患当中;(2)进行相关的延续性随访,对病患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定期的随访检查,并将随访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3)对病患进行延续性的心理护理。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由于病情的影响病患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和病患进行沟通,对其心理的状况进行掌握,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病患要进行疏导,从而减轻其心理的压力。对病患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其能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治疗;(4)进行健康的指导护理。护理人员要对病患及其家属讲解有关老年血管性痴呆症的知识,让病患能够对自身的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对病患进行用药的指导,对用药的方法,剂量以及用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要交代清楚,同时帮助病患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将被动转化为主动,让病患能够主动的接受相关的护理;在饮食方面要对病患进行合理的饮食规划,避免让病患进食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多吃易消化和营养成分高的食物。(5)进行康复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病患进行康复的训练,主要是对病患的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配合适当的肌肉以及移动的训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3 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的标准

本文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计量的资料采用()表示,计数的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护理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中护理效果为优的病患有21例,护理效果为良好的病患有31例,护理的总优良率为94.5%;常规组中护理效果为优的病患有19例,护理效果为良好的病患有28例,护理的总优良率为85.5%。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要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

2.2 两组病患精神状态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病患精神状态的评分为(87.26±5.47)分,常规组病患精神状态的评分为(64.12±4.71)分。实验组精神状态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老年血管性痴呆指的是因为脑血管因素而引起的痴呆现象[1]。脑血管是指颈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这两大系统,当这些血管发生病变或者是脑颅外部的大血管和心脏发生病变,都能对脑内的血管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发生[2]。为了进一步加快病患的康复并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通常会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来配合治疗。多途径延续护理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模式,会结合病患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一般的护理相比,具有更加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3]。在进行多途径延续护理的过程中要成立相关的护理小组,以保证护理过程的专业性以及有效性,对病患的具体护理方面则包括对病患进行心理的护理,从而能够减轻病患的心理负担,帮助病患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对病患进行健康知识的护理,将有关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知识对病患及其家属进行讲解,帮助其对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对用药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指导护理,帮助病患进行饮食的规划;同时还会对病患进行康复的护理,指导病患进行一定的康复运动,帮助其恢复大脑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以及精神状态的恢复情况都要优于常规组病患。

综上所述,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江皋轩,崔梅,柴振芳,吴爱莲,李明秋,黄海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2,17(13):1999-2001.

[2]宋建云.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6(21):152-154+157.

[3]何勤女.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26):232-233.

何艳艳(1982-),重庆市万州区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护士。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血管性病患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还不都一样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拥有五方面的精神状态
体育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