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效果观察

2017-03-23王梅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哮喘依从性

王梅芳

丹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丹阳市 212300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效果观察

王梅芳

丹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丹阳市 212300

目的:比较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对哮喘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两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52例哮喘患者,26例为对照组,2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重点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88.46%)高于对照组(76.92%);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92.31%)同样高于对照组(80.77%);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性(50.0%)同样显著大于对照组(42.31%);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和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常规护理;儿童哮喘;效果对比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指依据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最大限度的还原医院病房环境,外派医护人员在患者自己家中进行治疗护理等一系列工作;实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下,增强了心理舒适感[1];哮喘疾病是临床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未发育完全,加之饱受病痛的折磨,因而治疗依从性较差,;良好科学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和痛苦[2]。因此本文主要就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常规护理对儿童哮喘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现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实验所有数据来源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入住本院的儿童哮喘患者52例,平均年龄(5.36±2.98)岁;26例为对照组,26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统计学比较无意义,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入选标准

(1)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符合哮喘的疾病诊断标准;(2)无其他重要器官病变和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稳定;(3)所有患者均未有认知障碍及精神病史;(4)本实验经医院伦理会审核通过,本着自愿原则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1.3 护理过程

所有患者均有接受哮喘疾病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包括疾病治疗和预防知识的宣讲,为患者制定全面营养的饮食方案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1)针对患者家长的文化水平,主要就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疾病的相关知、注意事项及禁忌症进行讲解;(2)最大程度还原医院病房环境,随时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使患者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定时进行卫生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3)密切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讲述有趣的故事,玩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4)加强用药安全指导,用药之前核对好日期和使用方法,观察颜色变化和有无杂质情况的出现,防止药物不良反应;(5)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和适当的体育锻炼,着重控制水分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的吸收,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1.4 疗效评价和观察指标

重点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家长的满意程度及治疗方案的有效程度进行考察比较;护理满意度对比:依据为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三个等级。(3)完全依从: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不完全依从:有时不遵照医嘱治疗;不依从:完全不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所用数据均选用n,%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设定P<0.05统计学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46%(23/26),对照组为76.92%(20/26);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

2.2 满意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长的满意程度为92.31%(24/26),对照组为80.77%(21/26);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

2.3 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性为50.0%(13/26),部分依从性46.15%(12/26),不依从率为38.46%(1/26);对照组患者的完全依从性为42.31%(11/26),部分依从38.46%(10/26),不依从率为19.23%(5/26);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

3 讨论

本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与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优势更为明显,不仅对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见降低不良反应等具有显著成效,对于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满足,调动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感,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与医院开展护理工作时不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是一种综合性护理工作,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3],对于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患者的疑问需及时准确的解决,这就促使医务人员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同时培养患者的耐心和细心素质,在护理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服务观念[4]。总而言之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具有众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护理一般由单人或双人完成,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床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5],因此医院要通过严格的审核制度去选取适合家庭病房护理的工作人员,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1]袁开健.浅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04):57-58.

[2]阐玉英.以家庭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对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D].苏州:苏州大学,2013.

[3]叶建峰,史莉娟,徐惠娟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3):27-28.

[4]李双子,杨祖群,陈文劲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6):72-74.

[5]杨秀敏.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2):176-178.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哮喘依从性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儿童哮喘的治疗加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