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案举隅

2017-03-23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仙灵脾川楝子胞宫

刘 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市 201615

临床医案举隅

刘 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市 201615

连续两次流产后继发不孕,李祥云教授在治疗过程中运用周期疗法、“补肾祛瘀”法结合辨证施治,此文旨在探讨病例病因病机及处方用药的特色。

不孕;调经;中医疗法

孙某,女,25岁。初诊:2015年8月24日

结婚3年,流产2次。2013年孕2月自然流产,2014年孕2月无胎心胚胎染色体报告:47,xy,+16,16号染色体,存在三体,一胚胎,16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于外院检查二磷酸腺苷(ADP):83.4↑;血小板最大凝聚率(AA):83.1(↑)。阴超:双侧卵巢见多个(>10个)无回声区。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天,量中,伴腰酸。lmp:07.22。患者苔薄黄,脉细。诊断:不孕症。治则:疏肝活血。

处方:熟地黄12g,延胡索12g,丹参12g,牡丹皮12g,川楝子12g,红花9g,当归9g,川芎6g,香附12g,桃仁9g,益母草30g,川牛膝12g,凌霄花9g,鬼箭羽12g,杜仲15g,小茴香6g,荔枝核9g,八月札12g *14贴。常法煎服。

二诊:2015年9月9日。患者基础体温未升,lmp:08.24。刻下:带下多,有拉丝。苔薄尖红,脉沉细。治则:

处方:红花9g,香附12g,当归9g,肉桂3g,鸡血藤15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肉苁蓉12g,熟地黄12g,附子9g,桔梗6g,石菖蒲12g,土茯苓30g,仙灵脾30g,桂枝6g,党参12g,黄芪12g *14贴

三诊:2015年9月30日。Lmp:09.27—至今,量少,色淡,夹血块,腰酸,腹胀。苔薄尖红,脉细。治则:健脾活血。

处方:生地黄12g,川芎6g,白术9g,紫石英15g,川楝子12g,淮山药12g,菟丝子12g,香附12g,鸡血藤15g,熟地黄12g,石菖蒲12g,青礞石12g,姜半夏9g,葛根30g,茯苓9g,仙灵脾30g,桔梗6g,威灵仙9g,制首乌9g *14贴

后几诊按上述周期疗法结合辨证论治。患者于2015年12月31日再次复诊。已停经48天。Lmp:11.3。基础体温高相21天。实验室检查(12.16)P:62.9;HCG>15000。刻下:干呕,乳胀痛,夜寐欠安。苔薄尖红,脉细。诊断为早孕,予以安胎治疗。治则:补肾健脾,养血安胎。

方药:党参9g,黄芪9g,白术9g,白芍9g,菟丝子12g,川断12g,寄生12g,黄芩9g,苏叶9g,苎麻根9g,南瓜蒂9g *7贴

患者保胎至5月。后电话随访生一子。

按语:

患者前后两次流产,伐伤正气,脾肾亦受损,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易胎失所养。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与元阳,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足则生化旺盛,气血充盈,从而濡养肾精。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掌管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任脉调理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王冰说:“谓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妊养也”。冲任同起于胞宫,相互交通。故种子之道,需补益肝肾、调理冲任。又《妇科要旨》明确提出“妇人无子,皆因经水不调”、“种子之法,即在于调经之中”。故在治疗不孕症的思路中结合月经周期疗法,即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融合疾病的病机特点来辨证用药。

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初诊时,患者月经将至,服药时应为月经期。此期血海由满而溢,胞宫泻而不藏,血室正开,经血下泄,气亦随血而泄。故气血均以下行为顺。治以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方中桃仁、红花、熟地、当归、川芎取自经典“桃红四物汤”,为调经要方,功以活血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延胡索、川楝子、丹参、丹皮活血行气,通经止痛;香附、益母草为妇科调经之要药;川牛膝引瘀血下行;凌霄花、鬼箭羽增强活血之效;杜仲调理冲任;小茴香、八月札、荔枝核加强疏肝理气之效。二诊正值经间期,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阴精化生阳气,出现氤氲的侯。此期冲任气血活动旺盛。治宜温阳通络,行气活血。方中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仙灵脾补肾益精、温阳促排;当归、熟地、红花、香附、鸡血藤补血活血,行气调经,动静结合;桔梗入气分善上行而升清,气行则血行;党参、黄芪补中益气;肉桂、附子、桂枝补元阳,通经脉,有助于卵泡的发育;石菖蒲、土茯苓除湿豁痰,旨在促进卵泡的排出。三诊快到经后期,经血时下,胞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亦相对不足。此期为“阴血长养”阶段。治宜滋肾益阴养血行血。白术、茯苓、淮山药、生地、熟地合用健脾益气,滋阴养血;菟丝子、紫石英、仙灵脾、制首乌温补肝肾,益精填髓;川芎、川楝子、鸡血藤、香附补血行血、调经活络;石菖蒲、青礞石、姜半夏、威灵仙祛湿化痰;葛根升举阳气。三个周期后患者受孕,因其连续流产两次,故受孕后应即使保胎,治以益肾填精,健脾益气、清热安胎。

该病案为李祥云教授的治疗病例。李教授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提出“肾亏瘀阻”之观点,故在上述案列中每个周期段都有活血药的使用。肾主生长、发育、生殖,而肾精足则冲任胞宫得以濡养,血海得以充盈,经水故而调畅。《肾虚血瘀论》:“久病则虚,久病则瘀,虚可致瘀,瘀可致虚。虚则气血运行不畅,瘀滞即生;瘀则机体生新不顺,虚弱乃成。虚瘀相兼,病机错杂。所谓疑难病者,此为其一也。”若肾亏精少,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气血不畅,停滞瘀阻脉络使两精无以相搏,而致不孕。但切记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不能攻伐太过而使正气虚损,当辨证施治,攻补兼施。

刘洋(1991-),女,上海市人。硕士在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研究方向为妇科内分泌生殖。

猜你喜欢

仙灵脾川楝子胞宫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单方验方
道地药材川楝子的研究近况*
仙灵脾配伍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减毒增效研究
绞股蓝水提醇沉液抗川楝子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骨质疏松,服熟地黄仙灵脾
从肾论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探讨❋
楝胡四物散热熨治疗胞宫虚寒性痛经
仙灵脾对大鼠卵巢中雌孕激素受体和Fas、Bcl-2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