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并用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7-03-23宋国强李冬云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河北省

宋国强 李冬云

河北省乐亭县中医医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600

针药并用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宋国强 李冬云

河北省乐亭县中医医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600

目的:着重于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确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脊髓型颈椎病;针灸;中药治疗;临床效果

脊髓型颈椎病相比其他类型的颈椎病较为少见,但其症状很严重,能够在隐性侵袭的状态下发展,而且误诊率高,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故临床对此病极为重视。发病患者一般因为刺激、压迫脊髓与伴行血管出现脊髓神经反射、感觉、运动以及排便等功能障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选取例数为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4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44~78岁,平均为(52.6 4.7)岁。对照组40例患者,女17例,男23例;患者年龄25~76岁,平均(53.1 4.5)岁。实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用于本次研究。

1.2 排除及入选标准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心肝肾多功能不全者;④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器质性病变者;⑥临床资料不全者。纳入标准:未合并肾肝、心肺等脏器疾病,无继发性或原发性痴呆疾病,无丙肝、梅毒、艾滋病、乙肝等感染性疾病,无言语障碍,资料完整,积极配合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口服中药,组方为10g穿山甲+乳香、血蝎、当归、没药、冰片、红花各3g+5g黄芪+山茱萸、牛膝、杜仲、熟地黄各2g+6g炙甘草,加水煎服,1剂/d,2w为一个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患者端坐位接受常规消毒,在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以及相应病变节段棘突旁夹脊穴应用30号约2寸长的毫针进针3/4,在四肢电击或麻木感觉时留针20min,对6至8个穴位温针灸。随症加减:对于上肢症状明显的患者选手五里、手三里、天宗、外关、肩贞、曲池、肩髎、合谷等穴位;针对下肢症状明显的患者选昆仑、悬钟、环跳、三阴交、风市、阳陵泉等穴位;对于偏实症患者选太冲、外关、阳陵泉等穴位;针对偏虚症患者选足三里、肾俞、肺俞穴。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

1.4 观察指标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消失,功能基本正常为显效;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功能基本正常为有效;体征、症状与功能未见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本研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全部数据分析或处理的方法:均数()为选用t检验的计量资料,率(%)为选用Χ2检验的计数资料,严格规定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蕴含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实验组患者47.5%显效(19/40),47.5%有效(19/40),5%无效(2/40),总有效人数38例(95%);对照组无效11例(27.5%),显效9例(22.5%),有效20例(50%),总有效人数29例(72.5%)。

3 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为集中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严重椎管狭窄与颈椎椎体不稳引起颈髓节段血液循环或脊髓功能障碍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不同位置脊髓不同程度受压,未经及时治疗者容易出现残疾。在中医学研究当中,脊髓型颈椎病在“痉症”、“痹症”等范畴,临床发现患者存在肝脾亏虚、气虚血瘀肾亏等症状,因而治疗原则为益气化瘀补肾。组方中穿山甲、牛膝能够通络治痹、活血化瘀;乳香能够活血行气与通经止痛;血蝎、红花与没药能够活血通经,去瘀止痛;黄芪、当归能够补气和血与养血;冰片能够通诸窍、散郁火;山茱萸能够益肾固精与补肝益肾;熟地黄能够益精填髓;杜仲能够补肝肾;炙甘草能够调和诸药。全方可发挥补气和血、活血化瘀、益肾固精等功效。针灸为传统文化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对肾俞、肺俞、足三里、手三里、手五里、肩髎、合谷、天宗、外关、肩贞、曲池、昆仑、悬钟、环跳、阳陵泉、太冲、三阴交、风市等穴位针刺,除了可打通经脉使其流畅运行,也可提高益气、化瘀、补肾的治疗效果。由上述结果可知: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的实验组19人显效,19例有效,总有效率95%;单用中药治疗的对照组显效9人,有效20人,总有效率72.5%;相比之下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组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给予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曾海娟.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07):71-72.

[2]丁汀.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04):512-513+516.

宋国强(1978-),男,河北省乐亭县人。医学学士,主治中医师,现任职于河北省乐亭县中医医院,从事中医针灸工作,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及中风后遗症等康复治疗。

猜你喜欢

脊髓型颈椎病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防跌倒警示牌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