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性肺炎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2017-03-23芳张秋平郝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放射线放射治疗放射性

田 芳张秋平郝 斌

1河北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2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中医康复科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放射性肺炎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田 芳1张秋平1郝 斌2

1河北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2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中医康复科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对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一般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患者中约70%-90%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本文对放射性肺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放射性肺炎

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同时放射治疗的疗效也在不断的得到提高。但是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正常肺组织受到照射损伤无法避免,放射损伤引起的肺组织产生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叫做放射性肺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主要依赖于照射的剂量。一旦患者出现与放射性肺炎相关的各种不良现象和不良症状,就会使得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从而不得不中断临床救治对其进行的放射治疗计划。临床上所见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的主要副反应,是阻碍恶性肿瘤患者得到足量的放射照射剂量,降低放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现代多数西医学者认为放射性肺炎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进行性交化的复杂的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病理改变是放射线电离产生的氧游离基,损伤患者的正常肺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及染色体的DNA,故导致了肺组织细胞正常功能丧失,细胞甚至死亡。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主要依靠大量激素配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效果欠佳,且存在很大程度的副作用。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医药方面的研究已得到了质的飞跃。其中,大量临床相关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具备了优异的抗辐射作用,可有效将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最小化。祖国医学根据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症状,认为属于中医传统病名中“肺痿”、“咳嗽”、“喘证”等范畴。恶性肿瘤患者正气亏虚,正不胜邪,同时加上放射线是热毒之邪,耗伤肺阴,灼伤肺络,气阴两虚,痰瘀阻络,从而发为本病。放射性肺炎在临床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胸痛等症状,本病属本虚标实,总属气阴两伤,同时兼有热毒、痰浊、血瘀等症。故中医治疗常采取益气养阴、清肺化痰、解毒活血为治疗大法。

1 西医对放射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肺炎(RP)指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照射野范围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照射损伤所引起的炎症反应(2)。是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早期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一般易发生在放射治疗开始后的1至3个月;后期可发展为慢性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易发生于放射治疗后的6至24个月。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的主要副反应,是阻碍恶性肿瘤患者得到足量的放射照射剂量,降低放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

1.1 发病机制

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认识。部分学者认为其属于一种由炎性细胞在产生炎性反应后进一步转移至人体肺部,使其肺部组织逐渐纤维化的病变过程。由于人体肺泡巨噬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等会在一定作用下生成多种致炎和致纤维化的病变细胞,诱发人体肺部产生炎性反应,加快其肺部组织的纤维化速度。一种说法认为放射性肺炎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复杂的一种动态的过程。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研究学者认为是 “细胞因子级联”学说:放射线电离辐射导致组织中的水分子裂解,直接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肺实质细胞造成的损伤,引发大量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促纤维化因子的分泌,导致机体免疫机制激活,造成受损肺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前体细胞积聚,进而导致处在同一侧的照射区,或者另一侧的非照射区内肺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肺组织内纤维细胞的活化,胶原蛋白分泌增多,造成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亢进、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并最终形成纤维化病理。正常肺组织受到照射后产生组织学上的肺损伤,经病理检查见血管内壁增厚,内皮细胞肿大,肺泡间隔水肿,纤维栓子形成,胶原纤维肿胀。如病理反应强烈或伴有感染,即可出现急性放射性肺炎。经过治疗后,炎性改变逐渐吸收、 消散,慢慢形成不同程度的进行性血管硬化和肺实质的纤维性变。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放射性肺损伤被认为并非由单一细胞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细胞通过细胞因子互相作用引起,即“细胞因子瀑布”学说。

1.2 治疗方法

1.2.1 预防性治疗

西医临床上常常使用细胞保护剂进行预防性治疗。阿米福汀是当前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炎的常规性药物,它是有机硫化磷酸化合物,其在组织中水解后,形成活性代谢产物,其所包含的巯基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有害物质中侵害健康细胞自由基的形成,并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研究显示阿米福汀用于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有着较为理想的利用价值。

1.2.2 常规治疗

在常规性的西医药治疗中,除了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必不可少的药物之外,抗生素、止咳平喘类药物是该治疗方式中的辅助性治疗药物,临床初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是依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不仅可有效减少患者肺部实质细胞和毛细血管所遭受到的损伤,并且还可将组织水肿和炎症渗出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小化,最终达到减轻患者痛楚,改善其病情的治疗目的。抗生素预防肺放射性损伤后的继发感染。大量激素却可以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真菌感染、血糖及血压增高等并发症,甚至容易引起肿瘤复发。一旦肺纤维化形成后,其疗效不理想。另外,细胞毒性药物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用于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细胞毒性药物,例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可以有效杀伤免疫细胞,抑制其增殖,减轻炎症反应。

2 中医对放射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2.1 发病机制

中医经典理论对放射性肺炎的阐述,部分中医理论指出“极寒伤经,极热伤络,热盛则肿;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即放射线能够对人体各部位造成程度不一的伤害,其中经络和肺部所受的侵害较为严重,且肺损伤的早期病症主要以渗血为主。与此同时,亦有其他相关中医理论指出纤维化是放射性肺炎后期的主要临床病变方式。我国临床中医学认为,放射线属于一种火热邪毒,易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伤,其中以肺部首当其冲,最易被放射线所伤,一旦人体肺部被放射线所伤,便会使患者肺部产生焦灼感,使其肺部脉络功能有所下降,最终导致气虚津亏阴伤。除此之外,需进行放射线治疗的患者,本身体质较差,加之放射线造成的损伤,便会使其身体每况愈下。因此,大部分中医相关研究者一致认为——患者体弱体虚、血瘀阴伤以及热毒侵害等为放射性肺损伤的主要病因病理。

2.2 医治方式

2.2.1 单药中药治疗

经临床研究发现,三七、桃仁、莪术以及丹参和赤芍等均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另有部分中医学者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川芍可通过抑制肌成纤维细胞聚集这一机制有效抑制大鼠进展性肾纤维化;对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注射当归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性治疗作用。

2.2.2 中医辨证治疗

(1)活血化瘀凉血法。部分中医学者认为,由于需进行放射性治疗患者持续性受到放射线的照射,其肺部脉络受到的损害早已不堪重负。凉血活血化瘀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胶原纤维合成和抗纤维化的作用达到治疗肺损伤的目的,代表药物如桃仁、红花、当归、丹参、赤芍、丹皮、川芎等。临床试验显示,治疗组(凉血活血方组)共30例,发生放射性肺炎3例,发生率为10%。对照组(扶正抗癌方组)共28例,发生放射性肺炎 7例,发生率25%,P值为0.001,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证明早期应用凉血活血化瘀中药可有效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2)舒络益气养阴法。部分中医研究专家随机从某医疗机构抽取130例患有恶性肿瘤且需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生脉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以中药组方为依据熬制清燥润肺汤对其进行预防性治疗.除此之外,另有其他中医学者根据相关组方以黄芪、太子参、莪术以及生地等药物熬制药剂进行临床试验,最终结果显示该组方亦对放射性肺炎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2.3 中西医联合治疗

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随科学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显著,使得中西医联合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愈加显著。部分中西医结合研究专家等采用西药抗生素和激素联合中医百合麦冬汤对放射性肺炎患者进行双重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将该类西药与重要相结合用以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孙以民 等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26 例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清肺活血益金汤联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改善肺细胞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 总结与展望

放射性肺损伤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不管中医和西医在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领域都没有突破性进展,但是中医防治放射性肺炎占有一定的优势。传统中医学强调整体调节,既可以防治放射性肺损伤,还可以增强放疗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当前医疗水平有限,目前临床对放射性肺损伤各方面的研究和认识仍旧有待进一步提高,采用中药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研究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通讯作者:郝斌)

[1]何秀兰,胡凯文.放射性肺炎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0):5l-52.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867.

[3]Rubin P,Finkelstein J,Shapiro D.Molecular biology mechanians in the radiation of pulmonarly injury sysdromes: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alve-olar macrophage and the septal fibroblast[J].Int J Radial Biol Phys,1992,24(01):93-101.

[4]Ghafoori P,Marks LB,Vujaskovic Z,et al.Radiation induced,lung in juryAssessment,management,andprev ention[J].Oncology(WillistonPar,2 008,22(01):37:discussion 52.

[5]Trott K R,Hermmann T,Kasper M.Target cells in radiation pneumopath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Phys,2004,58(02):463.

[6]Rubin P,Johnston CJ,williams JP et a1.A perpetual cascade ofcytokines postirradiation leads to pulmonary fibrosis.Int J RadiatOncol Biol Phys,1995,33(01):99-109.

[7]Antomdou D,Thmuvalas N,Petridis A,et a1.Efrect of amifostine on toxicities with radio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Int J Radiat Oncol BiolPhys,2003,57(02):402-408.

[8]吕登平,刘登湘,王晓贞,等.辨证治疗放射性肺炎11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02):55-56.

[9]王文成.放射性肺炎中医辨识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05):483.

[10]Kalra S,Utz JP,Ryu JH.Interferon gamma-1 b therapy for advanced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Mayo Clin Proc 2003-78:1082-1087.

[11]蔡红兵,罗荣城.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药防治方法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09):958-960.

[12]李兰群.急性放射性肺炎中医辨识)附35例临床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02):45.

[13]窦永起,魏正茂,林明雄等.早期应用凉血活血法预防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3(10):64.

[14]邱嵘,李莎,周红梅.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03):291-293.

[15]沈伟生,夏德洪,奚蕾.清燥救肺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干预作用及对细胞生长因子——CTGF、PDGF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1):95-98.

[16]吴稚冰,马胜林,孔祥鸣,张爱琴.痰热清注射液经口给药对放射性肺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8,23(02):107-110.

[17]刘哲峰,杨明会,孙艳,等.生脉注射液对放射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21):112-115.

[18]陈徽,刘文强,宋光辉.清燥救肺汤预防放射性肺损伤45例[J].中外医疗,2008,28(11):49.

[19]殷玉杰,肖映昱.中医健脾祛湿法预防与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72-1873.

[20]方芳 .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炎2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03):40-41.

[21]刘莉,丁乾,戴小芳,等.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胸部肿瘤放疗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网络调控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2):1082-1085.

[22]郝静,郑国宝,张建国等.百合麦冬汤加减联合激素及抗生素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251-252.

[23]孙以民,朱炳涛.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26例疗效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34(02):156-157.

猜你喜欢

放射线放射治疗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医院放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和防护
放射线:小心,危险!
放射线对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作用
初探放射防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