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MOOCs)引入医学教学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7-03-23赵小妹
赵小妹
(蚌埠医学院外文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00)
慕课(MOOCs)引入医学教学的应用价值研究
赵小妹
(蚌埠医学院外文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00)
慕课(MOOCs)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新名词,凭借网络传播快、教学资源丰富、自主学习强等优势,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育体制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慕课的发展脉络入手,客观分析了慕课(MOOCs)引入国内及医学教学的现状和困境,提出了慕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所具有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慕课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慕课;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影响
1 慕课MOOCs的发展脉络和引入中国
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2007年,美国的犹他州州立大学大卫ű威利教授发起了一门开放课程“开放教育导论”,基于全球互联网技术,全球的用户可以在线分享开放教育课程资源。2008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阿里克ű克劳斯开设了“传媒与开放教育”,邀请全球教育专家参与远程教学。2008年9月,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乔治ű西蒙和斯蒂芬ű唐斯开启了慕课的第一门课程,并至此拥有了专有名称MOOC。2012年,全球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不断涌现,呈现井喷之势,慕课MOOCs发展达到高峰。2012年也被看作是“MOOCs之年”。高等教育领域的三大联盟相继成立,即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联盟的出现,深深地影响了全球教育领域的发展。德国的普拉特纳学院建立了HPI慕课平台,英国开放大学也推出了未来学习平台。
这一时期,从慕课的诞生到达到高峰,国外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于慕课基本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慕课MOOC的先驱乔治ű西蒙斯断言:“MOOCs正在从炒作热点走向实际运用。”“如果2012年是MOOCs元年,2013年将成为反转MOOCs之年。”与此同时,国外学者对慕课MOOC的不足之处,如慕课MOOCs课程教学模式陈旧、完成率低、在线学习失实、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学习体验缺失、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也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微软公司的托尼ű贝兹在对Coursera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指出,Coursera大部分课程沿用了行为主义教学法,教学模式落后。美国莫瑞麦克学院的丹ű比坦指出,慕课的教学理念实际上仍旧是“以课程为中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雷ű施罗德指出,慕课(MOOC)课程中师生交流存在障碍。Ben Rudolph认为,在慕课课程中,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学习的孤独感增加。Nicholas Carr指出,那些在传统课堂上的微妙、复杂的教学互动难以在慕课这样的开放性在线网络课程中实现。迈克尔ű罗斯认为,大学校园的特殊人文环境无法在网络教学中复制。
关于慕课(MOOCs)课程研究在我国虽然方兴未艾,但研究还是成果斐然。MOOCs的首字母M即Mas-sive,代表着这一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具体体现在在线课程的参与人数规模庞大和在线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而字母O即Open,代表着慕课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空间和教育资源的开放性上,这是教育资源全民共享的重要基础。另一个字母O即Online,代表着慕课课程的网络信息化特性。这是慕课课程得以在全球快速蔓延的根本原因。而字母C即Courses,表明了慕课的课程属性。自从慕课(MOOCs)最早由我国华南师大的学者焦建利教授提出,很快就在教育界和学术界流传开来。对于慕课,国内学者和教育研究者(温玉婷、巩学梅、刘名卓、周维英、陈冰冰等)[1-6]既有持肯定的态度,也有持理性地分析慕课理论、批判接受的态度,还有的学者开展了国内外慕课(MOOCs)实施经验的研究。
对于医学教育而言,慕课(MOOCs)的兴起将对医学教育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由于慕课(MOOCs)在国内的发展尚处于萌发期,引进和开发慕课(MOOCs)在线课程还仅限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一流高校;同时,缺乏医学教育的先进国际经验支撑,慕课((MOOCs))引入医学教学的应用价值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势必影响慕课(MOOCs)与医学教育的世纪“握手”。在此背景下,本文客观分析了慕课(MOOCs)的特点及对我国高校医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慕课((MOOCs))引入医学教学的应用价值。
2 慕课(MOOCs)与医学教育
长期以来,借鉴国外先进医学教育理论和技术,已经成为培养我国高水平医学人才的有效手段。国内医学院校纷纷采取与国际知名医学院校合作办学等形式加强医学人才的输出教育和培训。但这种方式,耗时长、费用高、规模小、互动性和效果不明显。
作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MOOCs)具有大规模、开放性、非结构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慕课(MOOCs)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有学者甚至将工业化时代的班级授课制向数字化时代慕课的转变称之为教育制度的第二场革命。加入国际慕课(MOOCs)序列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共识。麻省理工学院和哈弗大学联合创建的免费开放在线课程计划edX于2012年实施。次年5月,edX首次在亚洲发展成员,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韩国的首尔国立大学和日本的京都大学赫然入列。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也纷纷加入了全球最大的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同年,在线教育发展国际论坛召开,国内其他知名高校对于慕课(MOOCs)的重要性认识高度一致,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C9高校及国内部分高校就“在线开放课程”的标准与共享机制、课程建设、在校生跨校选课及推进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等方面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引领着慕课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
然而在医学教育领域,慕课(MOOCs)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层面,国内外学者对慕课(MOOCs)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施经验研究。但是慕课(MOOCs)在医学教育的应用方面,国内还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慕课医学”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2012年至2016年全部期刊,论文发表数仅分别为0、0、16、64、77篇。在实践层面,可以说,慕课(MOOCs)在医学教育领域基本处于严重“缺课”状态。国内的医学教育丝毫没有感受到慕课(MOOCs)带来的“春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制约:一是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制约了慕课(MOOCs)与中国医学教育的融合。由于医学教育需要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紧密结合,单纯的网络在线课程解决不了医学生对于具体病患疾病及身体构造方面知识的学习问题,医学生需要有交互式的实践和学习经历,才能将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融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7]。二是医学教育的现实相对落后性制约了慕课(MOOCs)理论在中国医学教育中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育,医学教育的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国外的医学教育具有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作为支撑,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与国外医学教育水平相比,我国医学教育始终处于追赶的局面,医学教育的创新性研究尚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也影响了慕课(MOOCs)理论在中国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3 慕课((MOOCs))引入医学教学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新型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慕课(MOOC)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它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和个体自主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带来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将对我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慕课((MOOCs))引入医学教学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重大。
(1)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就具体医学教育而言,慕课(MOOCs)理论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形成了巨大冲击,对于医学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参与国际医学教育网络在线课程的可能性成为现实,对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间接为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创造了外部动力。
一方面高等医学院校应顺应社会经济、科技、医学发展的现状,从目前学校师资水平、潜力出发,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建设方案;另一方面,要积极顺应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形势,进行必要的教育模式的改变。针对慕课(MOOCs)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转变医学院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教师专业队伍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增强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客观、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等各方面做出有创造性和有针对性的努力。
(2)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慕课(MOOCs)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球共享。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的参与者准入门槛很低,几乎没有学历层次、学籍以及国籍等方面的限制,受到全球学习者的普遍欢迎。有学者统计,自2012年慕课元年到2014年,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全球有超过200所大学的1200余门课程上线,注册参与学习的学生的人数更是超过1000万,慕课(MOOCs)带来的教育井喷之势还在继续。
凭借互联网技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学习者只需要履行注册程序,就可以享受世界名校的优质医学教育资源,这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由于医学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医学教育往往采取班级授课制,受教学的规模和教学时间的制约,教学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慕课的大规模性和开放性使得一位教师带N个学生以及全球学生接受顶级教学名师的教育成为可能。
(3)促进医学教育教育公平的实现。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慕课在线开放课程都是免费的,并且开设此类课程的多是一些国际知名高校,或者是名校与知名企业的合作项目,确保了慕课课程的质量。同时,区别于传统的医学教育的高昂学费,慕课课程的参与者往往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注册,而不需要进行严格的资格、费用审查,仅仅在需要进行学分或证书等情况下,收取必要的最低费用。因此,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家达芙妮ű科勒曾经称慕课为“高等教育的真正民主”。
世界范围内医学院校的分布状况显示,全球医学教育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发展中国家医学人才普遍不足。在我国,医学教育资源的分布同样存在不均衡现象,高水平、高层次医学教育资源往往集中于区域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国内学者通过收集各高校官方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医学教育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资源在三个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的资源数量远多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医学教育资源现状更利于卫生计生人才的培养[8]。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的普惠性,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有助于消除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平衡利用,推动和实现医学教育公平。
(4)提高自主学习参与性和提高学习效率。基于兴趣导向的课程选择,是慕课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医学教育学习资源,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由于是在线网络课程,参与者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频次,最大限度地确保学习效率。当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控能力决定了慕课学习的实际效果,这也是慕课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界都在研究慕课的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等课程质量保证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慕课在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性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有益尝试。
另外,慕课除了能满足在校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需求之外,还能为医疗行业从业人员进修、开展业务学习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平台。由于受到临床业务的工作压力,医护人员在医学教育的课程学习中,往往无法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片段化、碎片化成为常态,慕课在线医学教育课程的出现将为临床医护人员自主学习创造有益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手机终端的慕课在线医学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将会把慕课的便捷高效优势提升到新的高度。
(5)提升医学院校教师队伍视野、思维及能力。慕课(MOOCs)带来了医学教育的客观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变革,促使医学教育教师角色和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为了更好地适应慕课教学新模式,教师需要在思想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构建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新型学习共同体。另外,由于医学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教师在利用慕课资源和制作教育微视频等环节中,要注重克服慕课在线课程缺乏情景模拟、实验等缺陷,避免将慕课教育等同于教学内容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的误区。
同时,借助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医学院校教师还可以向医学教育名师面对面交流和请教,汲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同时,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4 结语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对于医学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下,充分发挥慕课在线开放课程优势,提升教育公平和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医学教育教学效果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开发医学教育慕课在线课程、加快慕课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搭建高校自身慕课共享平台是现阶段医学教育发展变革的必由之路。
[1] 温玉婷.我国高校加入(MOOCs)行列:原因、问题和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教育,2014(4):21-24.
[2] 沈欣忆,李爽,丹尼尔ű希基,等.如何提升(MOOCs)的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来自BOOC的经验[J].开放教育研究,2014(6):64-70.
[3] 巩学梅,陈振,张新光.慕课(MOOCs)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3):100-105.
[4] 刘名卓,祝智庭.(MOOCs)教学设计样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19-24.
[5] 陈冰冰.(MOOCs)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J].外语电化教学,2014(5):38-43.
[6] 王志军,陈丽,郑勤华.(MOOCs)的发展脉络及其三种实践形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4(7):25-33.
[7] 陆慧,王建明,陈峰.“慕课”风潮下我国医学教育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4(4):160-163.
[8] 蔡少芳,申思思,张妮莉,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12):68-71.
[9] 包奇金宝,张景龙,张智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646-647.
责任编辑:刘 琳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OOCs Brought in M edical Education
ZHAO Xiaome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233000,China)
MOOCs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pee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abundanc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learning autonomy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field deeply influenced concept,method and system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From the developmenthistory of MOOCs,tllis paper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MOOCs brought in 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wid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MOOCs as a new educationmode.MOOCswill become an importantmeans ofmed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near future and support strong impetus for the develop-ment of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MOOCS;medical college;medical education;influence
G642
A
1009-3907(2017)06-0097-04
2017-03-09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gxfxZD2016140)
赵小妹(1982-),女,安徽淮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