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问题探析

2017-03-23刘子奋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双创法律大学生

黄 静,刘子奋

(集美大学a.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b.信息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问题探析

黄 静a,刘子奋b

(集美大学a.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b.信息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高校开展创业法律教育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法律水平,已经是迫在眉睫。然而,当前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创业法律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创业法律教育师资结构不合理以及创业法律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足等问题。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法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做好创业法律知识宣传工作、开展创业法律风险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创新;创业法律教育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第一次向全国人民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且在2015年“两会”上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上升为国家新战略[1]。青年大学生以其强大的创新创业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多的倾向于创业技术层面,忽略了创业意识层面尤其是法律观念,使得大学生普遍缺乏必备的创业法律认知,进而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而蒙受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因为误入歧途触犯法律法规,从而背离了大学生创业初衷。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开展创业法律教育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法律水平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1 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概念界定

创业作为一种劳动方式,是指通过优化整合各种创业资源以创造出相应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价值的过程。对于既缺乏创业资本、又没有创业经验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在创业过程中需要面对诸多风险。这里所讲的风险不仅包括创业选择过程的风险,而且也包括创业成功与否的风险,更包括创业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风险。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前两种创业风险有时虽然可以事先预见却难以事先控制,但是创业法律风险却有可能通过事先的知悉来有效预防,或者在创业过程中得当处理来尽量避免。因此,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否成功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创业法律教育通常指由学校通过向大学生开设相应的创业法律课程,传授与创业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更好地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法律思想观念、创业法律心理和创业法律认知,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法律运用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高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开展创业法律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坚持学法、守法,并且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作用

2.1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法治中国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和社会进行一体建设。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要求社会公民养成良好的法治精神,即整个社会普遍认同和支持法律至上地位,并且在日常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先锋,代表着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应当认同、信仰和遵守法律,并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业。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理性,并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2 降低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内在要求

由盖勒德A.詹提兹和罗杰勒ű勒鲁瓦ű米勒共同编著的«汤姆森商法教程»中明确指出:那些刚刚踏入商业世界的人会发现他们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法律和政府规定[2]。大学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必然需要处理包括合同、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劳动关系、侵权纠纷等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甚至有时法律风险远远大于市场风险。不少在校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而使自己陷入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中,甚至走向违法犯罪,严重背离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初衷。因此,在大学生进行创业前,如果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创业法律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进而使青年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远离各种陷阱,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维权意识,可以更好地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进而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合法有序地开展。

2.3 规范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内在要求

在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下,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利用各种强制性法律法规对所有的市场主体所开展的各种经营行为进行强制性调整,并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设计来维护和保障市场交易的安全和公正,进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大学生开展任何的创业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才是合法健康的,否则就有可能引发各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大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前如果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本身的法律规则,从而在创业实践中更好地规范自身各种行为,才有可能更好地保障所创办企业的合法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3 当前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大学生群体“就业难”问题的凸显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社会和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在实践中得以迅速发展。然而,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完全满足当前我国青年大学生群体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迫切需求。

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国家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尤其是发展时间较短,许多高校尚未构建一个正确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工具性和功利性,使得许多高校过于注重培养创业技能,而忽视了其外延的扩展;对于创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创业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的法律教育,导致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3.2 创业法律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学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法律风险并不低于市场风险,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时,必须对创业法律教育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根据教学需求配备系统的创业法律教育教材,以保证学生可以学有所用。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创业法律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系统性,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创业法律教育体系,仅在«创业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或者创业法律讲座上对创业法律教育有所涉及,由于受限于课时只能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难以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专业性法律课程教学体系[3]。

3.3 创业法律教育师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已经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这就需要高校必须具备一支稳定的专业性法律教育师资队伍。然而,由于重视不够再加上投入资金有限,高校一时难以配备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本身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担任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教学师资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基础知识。然而在现实中,许多高校的创业指导教师都是高校辅导员或者行政人员担任,他们本身并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创业经验,而高校的法学专业教师由于课程因素一般只能开展兼职讲授,无法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给予专业支持。

3.4 创业法律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足

高校开展创业法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借助于课程培养青年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业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最终使其具有良好的创业法律素养,以便使他们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可以处理一些常见的创业法律纠纷。然而,许多高校的创业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还停留在课堂理论讲授阶段,无法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创业法律教育的预期教学目的[4]。目前,高校的创业法律教师普遍缺乏应有的法律实践经验,而导致其难以给予学生实践性的创业法律指导,只能采取理论知识传授。相对于生动且鲜活的创业项目选择、营销策划等其它创业教育内容而言,基础理论显得枯燥乏味而难以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其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4 “双创”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对策

4.1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规定,我国所有高校从2016年开始必须设置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且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资金开设出更多适合本校大学生所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本校学分管理。因此,高校主要领导以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顺利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性,加深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不断优化创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将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纳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去,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包括法律素养在内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从而使大学生成为推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4.2 应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是核心内容之一,只有构建高水平的创业法律课程体系,才可以真正提高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质量。目前,高校主要通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创新就业指导»«经济法»等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然而,这三门课程对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和法律风险并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而导致高校创业法律教育效益不大。面对这一不利因素,高校首先应该根据大学生创业者的不同需求、兴趣和问题,对本校的创业教育环境进行科学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系统设计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课程方案。其次,应开设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并进一步细化为公共通识课和专业选修课,以供不同需要的大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对于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公共通识课,应以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创业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对于部分创业基础较好且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则应以培养其掌握全面系统的创业法律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从创业准备、项目选择、日常经营、法律纠纷和社会责任等深入开展法律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好地帮助这部分大学生将法律意识和创业精神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综合素质。最后,在创业法律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更加重视开展实例教学,教师应通过向大学生展现微小企业创业活动中的细致要求和详细步骤,详细分析有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和法律风险,循序渐进地让大学生创业者认识和理解整个依法创业的过程,进而使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掌握依法创业的实务。

4.3 加强创业法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师资是做好高校创业法律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形势下高校必须重视并不断加大校内创业法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首先,由于创业法律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征,因此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应尽量以法学教师为主,以其丰富的法律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法律功底开展高质量的创业法律教育。其次,由于专业教学和创业教学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就需要学校组织法学专业教师参加创业知识培训,或者参与创业经验交流会以及创业模拟实践训练等创业实践活动,以提高其创业法律教育教学能力。最后,学校应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聘请校外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法律学者、创业校友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开办讲座现身说法向大学生介绍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同时,通过参加教学研讨和专业教师交流经验,从而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课程。

4.4 积极做好创业法律知识宣传工作

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的提高除了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同时还需要得到来自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政府应积极做好创业法律知识宣传工作,从而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坚强后盾。首先,政府和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创业方式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法律指导和授助,可以充分发挥各地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以及法律顾问协会等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群体开展创业法律知识宣传、法律咨询以及法律授助工作。其次,政府和学校应建立创业工作指导站,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加包括法律知识、沙盘模拟、项目选择以及实训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法律培训,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风险应对能力。同时,还应给予参加大学生创业培训的大学生以培训补贴,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创业法律培训的积极性。

4.5 开展创业法律风险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在学校通过创业法律基础课程所学的创业法律知识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知识,而要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法律能力就必须将理论知识正确应用于创业实践之中。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目的,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法律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而且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应对创业法律风险。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邀请那些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和在校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碰到的法律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其次,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吸引较为成熟的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并邀请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专家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法律授助和指导。最后,创业法律教师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相关企业或者实践示范基地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式开展创业法律实践教育,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法律实践机会,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应该说,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是十分艰难的,而且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但是创业法律风险在本质上并非是不可控的,而是一种相对可控的预期性社会风险。而高校创业法律教育作为一项增强青年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由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创业者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科学体系,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风险,有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张夏薇.大学生创业法律环境的构建[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74-76.

[2] 王慧.创业学院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11):140-142.

[3] 黄兆信.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必要性、问题及其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77-78.

[4] 黄琼.高职院校创业法律风险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6-8.

[5] 王婕.论行政法视角下高校学生的财产权[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7):61-62.

[6] 李楠.创业环境特性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的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87-93.

责任编辑:张晓辉

An Analysis on Leg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Background of“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UANG Jinga,LIU Zifenb
(a.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b.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It is imminent to carry out the legal educ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in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legal level of entrepreneurship for young college students.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ƴentre-preneurial legal education,including that the target positioning is not accurate,curriculum setting is unreasonable,teachers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methods is lack,which requires college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law education,improve curriculum system of entrepreneurship law,strengthen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law,and actively do a good job for entrepreneurial legal knowl-edge propaganda and develop practical activities for risk educ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law,so as to promote sus-taining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law education

G641

A

1009-3907(2017)06-0064-04

2017-03-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H064)

黄静(1982-),女,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双创法律大学生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
双新双创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