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九冰上溜
2017-03-23文苕
养生月刊 2017年12期
◎文苕
三九四九冰上溜
◎文苕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溜,
五九六九看河柳,九九十九耕牛走。
——北方歌谣
《九九歌》是根据我国气候的特点,把人体对寒暖变化的感觉、自然界冰雪消融的变化、鸟类和植物在不同气候下表现出的特点等加以总结,概括出来的反映天气寒来暑往的规律。它贴近生活、朗朗上口、简单易记,对农事的安排和人们健康的指导具有较好的实用功能。
寒冷,是大自然气候变化的产物,在不同的地区温度的差异是相当大的。我国四季分明,受寒冷影响的区域很大,高寒地区也较广,经历寒冷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仅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在--9 9℃以下的大城市就有3838个。因此,研究寒冷与防寒问题对于人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232~2828℃时,可以说话、走路;在3030~2626℃时尚有知觉,个别人在2424℃时尚有意识。外界的严寒如果引起人的体温再继续降低,就难于生存了。
对于寒冷的防范,人们具有主动的意识和积极的行为。当寒冷到来时,机体首先用寒颤向人们报警,此时加衣戴帽、运动身体和采取其他防寒措施都是来得及的。就穿衣而言,要循序渐进,一层层加衣服可以使空气的分离层隔开,保暖效果更佳。另外,冬天衣服应以宽松、柔软为好,既防风,又舒服。穿靴戴帽与冬季保暖关系密切,千万不要让头部和双脚受委屈。运动是抵御寒冷的重要方式,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决定,如跑步、登山、骑自行车、打球等。有条件、有能力参加冷水浴的,对身体健康的意义会更大。寒冷可以延长细胞的寿命,耐寒能力的高低与长寿有因果关系,耐寒还能增强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