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新解:河鱼之患

2017-03-23欧阳军

养生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粘膜小肠传染病

◎欧阳军

成语新解:河鱼之患

◎欧阳军

河鱼之患,据考证,是腹疾的代名词,又作腹泻讲。查阅史料可知,唐代宣宗皇帝就曾罹患过河鱼之患。有书为证,某年夏季,天气火热,酷暑逼人,唐宣宗虽身居深宫秘室,也不能幸免。于是,便召见翰林学士韦澳、孙宏,同去大明宫纳凉游玩,以解暑热之苦。宫中太液池,碧波荡漾,凉风习习,寒气袭人,堪称避暑胜地。宣宗在太液池赏景纳凉之余,并进食了银饼馅。那银饼馅固然味道鲜美,可席散回宫以后,竟因此而罹河鱼之患,接连腹泻几个晚上,不得安宁。

腹泻,是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症状。但常见病中则以肠道传染病居多。那么,其河鱼之患,因何而起呢?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食物的消化、吸收在小肠已经基本完成,大肠的作用,则主要吸收水分,形成和排泄粪便。据医学研究证实: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能够释放免疫球蛋白,它能较为稳定地停留在上皮的表面,在肠粘膜与病原体之间,形成屏障。若肠道的免疫功能低下,便会影响对病菌的防御能力,“屏障”失去作用,病菌就可以毫无阻拦地侵袭肠上皮细胞,致使粘膜产生炎症和损害。与此同时,细菌分泌出可溶性毒素,引起小肠大量地分泌水和电解质,肠蠕动增快,大肠来不及吸收小肠分泌的多余水分,便倾注而下导致腹泻。

不言而喻,伴随腹泻而出现的便是腹部胀满,肠鸣辘辘、腹痛阵阵,或暴注下迫、频频登厕……痛苦之状,难以言表。

作为河鱼之患的肠道传染病,发病多在夏秋季节。如沙门氏菌、爱尔托弧菌、伤寒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夏秋之令,正是它们活动猖狂之时。由于天热气温较高,细菌繁殖猖獗,食物易于变质,细菌沾染在食物上,安营扎寨,繁衍甚速,倘烹调不洁,一旦食物入肚,细菌便会为害作祟,河鱼之患便由此起。

早在两千多年前,记载孔子注重饮食卫生的《论语》就指出:“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明确主张饮食需要新鲜清洁,一切腐烂变质之品,均食之有害无益。

“病从口入”,不仅是中华民族饮食卫生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对肠道传染途径的高度概括。切实把住“病从口入”关,乃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没有烧熟、烧透的食物,切勿入口,腐败变质的东西,应杜绝食用。

肠道传染病,既然是“传染病”,势必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虞。有案可稽:100多年前,有位厨师名叫玛丽,她的烹任技术并不过分高超,但她的名字却震惊环宇。这位伤寒的慢性带菌者,通过她那双手,在十四年中,直接引起七次伤寒流行,她的美味佳肴,使一千三百余人罹患伤寒,此后,该病便被人称为“玛丽伤寒”。这一教训,足以说明,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性。

宣宗的河鱼之患,若从其发病季节、病变表现、罹病过程来看,肠道传染病的诊断,或可成立。于是,不能不对那“银饼馅”表示怀疑。很有可能,“银饼馅”就是唐宣宗河鱼之患的病根。贪凉感寒,使免疫功能削弱,银饼馅的细菌污染,自然要使宣宗一连几夜腹泻不安。

那么,古人用河鱼之患比喻腹泻,原因何在呢?对此,古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因为“河中之鱼,久在水中,则生疾”。中医学认为河中之鱼,性味寒凉者居多,食之不慎,烹之不洁,则伤及脾胃,变生腹泻。有的说“腹膨如河中之鱼”。从症状而言,河鱼之腹膨、腹泻之腹胀,确有相似之处。还有的说“鱼烂先自腹内始,故有腹疾者,以河鱼为喻”。鱼之腐烂,始于腹内,人之腹泻,亦先起于腹内,因此注意饮食卫生,实为防范河鱼之患的关键所在也。

猜你喜欢

粘膜小肠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一根小肠一头猪
小肠腺癌内科治疗进展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