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下近熄灭极限区域纸火蔓延实验研究
2017-03-23何选泽王静舞赵思威
何选泽,方 俊,王静舞,薛 岩,赵思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
0 引言
火灾安全对航空航天的发展至关重要,微重环境下的固体火蔓延研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1-5]。除了直接在微重环境中开展实验外,在低压环境中进行火蔓延实验也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航天器内部往往是低压环境(80 kPa),而且还可以利用低压环境中的弱浮力作用对微重环境进行功能模拟,在微重实验条件不成熟的年代,这一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6-12]。
前人在低压环境下开展了大量的实验,McAlevy和Magee[7]采用3 mm厚的热薄聚合物材料在各种氧气和压力边界条件下,研究了无风环境下的火蔓延特性,并发现火蔓延速度与环境压力呈正相关关系。Goldmeer等[8]研究了PMMA圆棒在低压环境下的顺风火蔓延特性,发现火蔓延速度随压力的减小单调递减。Nakamura等[9]研究了导线在低压环境下的火蔓延特性,通过对比气相传热特征长度和线芯传热特征长度,给出了在不同压力范围下导线火蔓延的传热主控机制。此外,Nakamura等[10]基于低压导线火蔓延实验结果,对低压火蔓延机理进行了讨论,并将实验结果与微重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低压与微重的相似性与不同点。Hu等[11]在低压环境下,采用高热导率线芯对不同倾角的导线火蔓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倾角对顺风和逆风火蔓延的不同影响。此外,Hu等[12]还研究了常重和微重的低压环境下,不同倾角对PE-NiCr导线顺风火蔓延的极限氧浓度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在研究火蔓延速度时,均采用的是无限化学反应速率假设,其得出的火蔓延速度均不在近熄灭极限区域内,采用该假设时,火蔓延速度与压力和氧气浓度的关系满足指数关系式[7]:
(1)
虽然也有学者对近熄灭极限区域火蔓延进行了研究,但相比之下这部分工作罕见报道。Olson等[13]采用热薄纤维素材料,研究了微重环境下逆风火蔓延在近熄灭极限区域的特征,并得出氧气浓度与逆流风速的着火极限图。Frey等[14]对无风环境下压力与氧气浓度耦合作用的纸火蔓延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火蔓延速度随压力变化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近熄灭极限区域,此时速度非线性增长,另一个是线性增长区域。然而,文中并没有对出现两个分区的热传递机理,分区的界限以及线性区域火蔓延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因此,本文对低压环境下的近熄灭极限区域水平纸火蔓延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降低压力和氧气浓度得出了水平纸火蔓延的着火极限,并分析了在极限氧气浓度条件下的火蔓延速度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氧气浓度43%时,不同压力下的水平纸火蔓延实验,通过分析火蔓延速度并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火蔓延近熄灭极限区域和线性增长区域的分界压力值范围。得出了压力分界处火焰的变化特征,并根据火焰图像与理论分析,得出了不同区域内的火蔓延传热主控机制。
1 实验设置
火蔓延实验在一个封闭的低压舱中进行。低压舱高度40 cm,横截面为圆形,直径50 cm。低压舱压力控制范围为300 pa~101 kPa (±10 pa),舱室实时压力由压力控制器进行测量。舱体上有2个圆形观察窗,直径均为16 cm。其中一个观察窗位于顶盖中心,另一个位于舱体侧壁,其中心距离舱底15 cm处。低压舱与真空泵连接,用于抽出舱内气体。进行实验时,通过通入氧气与空气使舱内氧气浓度达到预设值,氧气的流量由10.0 slpm(标准升/分钟)的Alicat流量计控制。每次实验通入氧气后静置10 min,以减小气体流动对火蔓延的影响。
纸张火蔓延台架设置如图1,在本文的实验中,仅研究了水平火蔓延。实验样品尺寸为12 cm (长)×2 cm (宽)×0.012 cm (厚),在进行火蔓延实验之前,所有实验样品均放入100 ℃干燥箱中干燥12 h,然后放入常温干燥皿中静置12 h。进行实验时将纸张水平放入支架的缝隙内,支架每一边尺寸为20 cm (长)×0.5 cm (宽)×0.2 cm (厚)。实验样品由一端的点火线圈点着,点火电流均为6 A,由高砂EX-750 L直流电源控制电流大小。当纸张着火后立刻关闭点火电流。实验过程由尼康相机(30 fps)拍摄记录,再通过后期处理获得火焰图像以及火焰前锋位置,根据火焰前锋位置可计算出火蔓延速度。实验前,提前1小时打开实验房间的空调,使每次实验的室内温湿度基本保持不变。实验时,每个实验工况进行3次重复实验,每两次实验间隔 20 min,以减小环境温湿度对实验的影响。
图1 火蔓延实验装置示意图Fig. 1 Experimental setup
2 结果与分析
2.1 火蔓延熄灭极限
为了研究纸张表面火蔓延在近熄灭极限区域的特征,首先要获取氧气与压力耦合的火蔓延熄灭极限,如图2(a)所示。在进行实验确定熄灭极限时,在某一压力下,对于某一氧气浓度值,若将该氧气浓度再降低1%进行的三次重复实验均不能出现火蔓延,即确定该氧气浓度(降低前)为此压力下的极限氧气浓度。图2(a)中三角形曲线是Frey等[14]由1 cm (宽)×0.019 cm (厚)的纸张火蔓延实验得出。通过对比分析两条曲线可以看出,极限氧气浓度随着压力的减小呈指数上升,然而,氧气分压在熄灭极限处却随着压力的减小而减小,如图2(b)所示,这表明影响火蔓延现象的因素不仅仅是氧气分压,环境压力也同样很重要。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实验样品的几何参数,如宽度和厚度,对熄灭极限的影响不大,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与数值大小基本一致。
图2 火蔓延熄灭极限图(a)和氧气分压随压力变化图(b)Fig. 2 Flammability map (a) an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vs air pressure (b)
图3 极限氧浓度下的火蔓延速度随压力变化图Fig. 3 Flame spread rate with LOC vs air pressure
图3为极限氧浓度下的火蔓延速度随压力变化的情况。氧气浓度和环境压力是影响火蔓延现象的两个重要边界条件,在二者的耦合作用下,火蔓延速度从25 kPa到30 kPa出现了突然增大的现象。若
将压力范围分为两个区间,分别是4 kPa~25 kPa以及30 kPa~50 kPa,此时火蔓延速度在两个压力区间内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图4为极限氧浓度下的火焰图像,由于图4(a)~图4(d)工况条件下的火焰面积过大不便于展示,因此将其缩小,图片边长缩小的比例系数见图片右下角。分析火焰图像可知,在上文的两个压力区间内,火焰面积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这点与火蔓延速度变化规律一致,但是火焰面积减小的速度并不相同,在4 kPa~25 kPa压力范围内,火焰面积减小速率更快。对比25 kPa和30 kPa可知,30 kPa下的火焰面积和上表面火焰高度都高于25 kPa,此时,由于上表面火焰高度满足hup~δgr~ε,其中,δgr为火焰光学厚度,ε为辐射辐射率。因此,30 kPa的火焰辐射反馈较25 kPa更大,从而造成了火蔓延速度的突然升高。
图4 极限氧浓度下的火焰图像Fig. 4 Flame images with LOC
2.2 压力对火蔓延影响
鉴于压力造成了极限氧浓度下的火蔓延速度突然增大,有必要分析压力单一变化对火蔓延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在氧气浓度43%(10 kPa下的极限氧气浓度)条件下,不同压力的火蔓延实验,图5为该系列工况下的火蔓延速度随压力变化曲线,以及Frey等[14]由1 cm (宽)×0.019 cm (厚)的纸张在不同压力和氧气浓度下得出的火蔓延速度。
图5 火蔓延速度随压力变化图(O2=43%)Fig. 5 Flame spread rate with the 43% O2 concentration vs air pressure
由于本文的实验样品几何尺寸与前人不同,且不同纸张的成分也不一样,因此使得本文获得的火蔓延速度大于前人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实验样品,火蔓延速度随压力的变化规律一致,都呈现出在近熄灭极限区域内非线性增大,而后线性增加的变化趋势。对于不同的氧气浓度,不同实验样品的曲线,线性增长区域出现的初始压力在不同条件下均十分接近,均位于20 kPa~30 kPa压力范围内,因此可以认为20 kPa~30 kPa是近熄灭极限区域和线性增长区域的分界压力。
结合图像来分析出现压力分区的原因。从图6火焰图像分析可以看出,当压力升高至25 kPa时,内部蓝色火焰逐渐开始变为黄色火焰,火焰的亮度也变得更大,这表明此时的火焰辐射在迅速增大。此外,由于浮力作用增大,火焰形状也逐渐由椭圆形开始变成三角形,表明此时对流开始加强,对流换热将逐渐影响火焰传播所需的热反馈。
热反馈(对流,传导,辐射)的大小是决定火蔓延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当压力为10 kPa~20 kPa时,由于压力的降低导致空气密度减小,此时对流换热作用弱;此外由图像可知,由于氧气分压减小,火焰内部均为蓝色火焰,炭黑浓度很低,火焰亮度也变得微弱,由此可以推断火焰辐射不是主要的热反馈能量。因此,在该压力区间内,气相传导是主控因素。火蔓延速度的定义式为:
(2)
(3)
由图7可知,上表面火焰宽度在10 kPa~20 kPa压力范围内随着压力的增大迅速增大,若认为上表面火焰宽度与热解区宽度δf正相关,则δf也随着压力的增大迅速增大。另一方面,由图6可以看出火焰高度基本保持不变,可以认为气相导热特征长度δgc与火焰高度正相关,因而δgc也基本不变。根据方程(3)可以看出,由于δf随压力变化的增速大于ρ随压力线性变化的增速,而δgc保持不变,从而造成了火蔓延速度的增加。
当压力大于25 kPa时,由图6可以分析得出,此时的炭黑浓度明显增大,火焰辐射逐渐加强。分析图7中上表面火焰宽度随压力变化可知,压力大于30 kPa时,由于浮力增大,高温气体向上流动作用加强,火焰宽度逐渐减小,此时对流热反馈对火蔓延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火蔓延热反馈在该压力区间内由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传热方式共同控制。此时火蔓延速度线性增长,且符合公式(1)提出的指数关系式。
图6 火焰图像随压力变化(O2=43%)Fig. 6 Flame images in various air pressures (O2=43%)
图7 上表面火焰宽度随压力变化图(O2=43%)Fig. 7 The upper flame length vs air pressure (O2=43%)
3 结论
本文研究了低压近熄灭极限区域纸水平火蔓延特性,得出以下结论:
(1)极限氧浓度下的火蔓延速度整体上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在30 kPa时,火蔓延速度出现突然增大的现象。
(3)在相同氧气浓度下(43%),火蔓延近熄灭极限区域和线性增长区域分界压力区间为20 kPa~30 kPa。火蔓延速度在近熄灭极限区域内非线性增大,在线性增长区域内线性增大且增速与氧气浓度正相关。
(4)火蔓延近熄灭极限区域和线性增长区域交界处,火焰的内部蓝色火焰逐渐转变为黄色火焰,火焰的亮度增大,火焰形状也逐渐由椭圆形开始变成三角形。
(5)在根据压力划分的近熄灭极限区域内,火蔓延热反馈由气相传导主控,在线性增长区域内,火蔓延热反馈由气相传导,对流和火焰辐射共同控制。
[1] Olson SL. Mechanisms of microgravity flame spread over a thin solid fuel: oxygen and opposed flow effects[J].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1, 76(4-6): 233-249.
[2] Kleinhenz J et al. Pressure modeling of upward flame spread and burning rates over solids in partial gravity[J]. Combustion and Flame, 2008, 154(4): 637-643.
[3] Olson SL, Miller FJ.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opposed and concurrent flame spread in a forced convective microgravity environment[J].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09, 32(2): 2445-2452.
[4] Olson SL et al. Flame spread over thin fuels in actual and simulate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J]. Combustion and Flame, 2009, 156(6): 1214-1226.
[5] Bhattacharjee S et al. The critical flow velocity for radiative extinction in opposed-flow flame spread in a microgravity environment: A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J]. Combustion and Flame, 2016, 163: 472-477.
[6] 孔文俊等. 功能模拟微重力下导线的可燃性[J].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6, 12(1): 1-4.
[7] McAlevy RF, Magee RS. The mechanism of flame spreading over the surface of igniting condensed-phase materials[J].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1969, 12(1): 215-227.
[8] Goldmeer JS et al. Combustion and extinction of PMMA cylinders during depressurization in low-gravity[J]. Fire Safety Journal, 1999, 32(1): 61-88.
[9] Nakamura Y et al. Flame spread over electric wire in sub-atmospheric pressure[J].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09, 32(2): 2559-2566.
[10] Nakamura Y et al. Progress in scale modeling[M]. Netherlands: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8: 17-27.
[11] Hu L et al. Flame spread over electric wire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metal core at different inclina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5, 35(3): 2607-2614.
[12] Hu L et al. Limit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for extinction of upward spreading flames over inclined thin polyethylene-insulated NiCr electrical wires with opposed-flow under normal- and micro-gravity[J].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6, 36(2): 3045-3053.
[13] Olson SL et al. Near-limit flame spread over a thin solid fuel in microgravity[J].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1989, 22(1): 1213-1222.
[14] Frey AE, James S. Near-limit flame spread over paper samples[J]. Combustion and Flame, 1976, 26: 25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