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音乐记忆的模式之旋律记忆
2017-03-23张望
张 望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探究音乐记忆的模式之旋律记忆
张 望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对音乐的有效记忆决定了学习者对这一“建筑”的认知程度。了解音乐记忆的模式对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设计更是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文通过对音乐记忆的概念做出界定,以及对记忆保存类型的分析,总结出音乐记忆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设想并构建音乐记忆的基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旋律记忆自身特点,提出“音乐实践-音乐思维-自组织”作为旋律记忆的发展模式。力图通过洞悉音乐记忆一般规律,从而提升旋律记忆能力。
音乐记忆;旋律记忆;原型;组块;音乐思维;自组织
一、音乐记忆概念的界定
与听觉相关的记忆一般过程是指以听觉感官为主导的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信息的能力。对于音乐而言,记忆的过程基于音乐实践。识记和保持是主体通过音乐活动的大量刺激,同时调动内部听觉经验,从而在心中形成音乐形象。回忆和再认是将音乐形象经过思维的加工,最终形成的内心音乐意想能力。
在音乐记忆过程中,随着音乐要素有规律的出现,听觉主体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音乐形象及要素的记忆和预感,其中对记忆的组织是预感的必要条件。随着音乐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增加,记忆亦会在新的听觉经验之上得到发展,并产生迁移,最终达到对音乐记忆中一系列规律性程序产生下意识反射的目的,也就是记忆中的“自组织”能力。
音乐记忆的自组织过程可以比喻为棒球运动中的捕手与投手。捕手需要敏捷地捕捉投手发过来的球。音乐中不断变化着的音响,如结构发展,音高起伏,转调等信息的逐步展现,就像各种各样不同的发球方式。记忆的过程关键就在于能够顺利并精准地“接住”这些球,并通过“投手”的动作细节来预知将会投来一个什么样的球,即对音乐的预测。进而对它们进行梳理,将音乐在脑海中还原成形象有序的状态,并表达出来。而不是在一段音乐中抽象无序地记住某个音,某个节奏型。
音乐记忆具有两个一般特征,首先是层级性;音乐记忆能力的提高遵循一般认知规律,需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大最小记忆容量,对音乐经历从点到线,从线到网,从网到面的理解。再者是广泛性;音乐记忆能力最终服务于实际的音乐活动,故其包涵的内容必然涉及音乐中的各个方面,并延伸到每一要素上。
二、音乐记忆的基本模式
记忆的持久程度是决定记忆质量的关键。按照保存时长,一般的记忆需经历从瞬时到短时再到长时记忆,这个过程在时间上具有衔接性,且经过不同量的复述进入下一个记忆阶段。瞬、短时记忆在大量音乐实践中得到巩固(如欣赏、演奏、创作等)后,逐步发展成长时记忆。
能够提取的长时记忆越多,就代表着越能充分运用以往的听觉经验,使得瞬时和短时记忆更为迅速和准确。了解不同记忆保存阶段的特点,对音乐记忆发展具有策略上的指导意义。
(一)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保存时间小于两秒。在音乐记忆的过程中,音乐形象首先通过瞬时记忆,形成最初的听觉痕迹。这个痕迹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可充分利用联觉的效应,引导学习者通过听觉触发视觉。例如在初次记忆一段旋律时,教师可用引导学习者画出旋律外形轮廓,来取代“听见什么就写什么”的记忆方法。原因是旋律的外形轮廓(如上行后下行)使听觉痕迹转化为内心视觉,强化形象记忆,有助于形成明确的原型,以便于再次记忆时顺利地进入记忆保存的下一阶段。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时间小于一分钟,且有特定的发展年龄阶段。儿童时期是短时记忆发展的黄金阶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广度不断扩大,接近成人水平。 “儿童时期记忆力的发展是迅速的,14岁之前,记忆的发展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递减,短时记忆的发展在11岁左右相对停滞。”短时记忆中记忆容量为变量,记忆时长为定量。故短时记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记忆容量的扩大。具体如下:
1.扩大记忆组块能力
短时记忆有7+2个组块容量。通过组块可扩大最小记忆单位。记忆组块是指将有意义的因素加以组织或重复,并结合以往知识经验提取规律,形成更大的记忆单位。在一定的时限内,能组织起来的材料越多,记忆的信息量就越大。
2.加强对信息处理能力
短时记忆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呈正相关,通过对信息的存储、归类、加工和转化,并对信息进行适当运用,才能反向塑造记忆,从而适度提高记忆容量。
(三)长时记忆
在脑中贮存一分钟以上的称之为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反复加工至有组织的状态下被贮存起来。长时记忆容量大,时间长,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
长时记忆的保存应在策略上提高对信息的编码能力。具体如下:
1.发展对音乐信息组织的策略
图1
信息的组织能力建立在短时记忆的基础上,方式较为多样化。可通过分析、归纳、分类等方法进行信息强化,使所要记忆内容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2.发展对音乐信息提取的策略
将信息有组织、有条理、有层级结构地贮存是顺利进行信息提取的必要条件。在提取过程中,借助联想可使思维流畅、变通,有助于信息的梳理。
三种记忆要素为记忆整体的组成部分,不应将其相剥离,要始终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具体模式如下图:
三、旋律记忆的发展模式
在音乐实践中所保留的记忆片段经过思维的加工转化为经验,并在新的音乐实践中以旧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进一步进行思维加工,循环往复就使得思维水平逐步深化,对音乐的理解、抽象、综合才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完成,形成对音乐记忆的自组织能力。一个思维能力贫乏的人很难通过音乐实践获得高效的自组织能力,旋律记忆的自组织能力需在音乐实践中得到思维上的引导,才能得以实现。
故此,旋律记忆的发展是在实践中以人为的方式增强记忆为主要手段,以科学合理的思维作为引导,以有效提高旋律记忆的自组织能力为目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可概括为“音乐实践-音乐思维-自组织”,具体如下:
(一)记忆的“原型”
将“音乐实践—音乐思维—自组织”融入音乐记忆中, 对提高记忆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发展模式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记忆材料之间的关联性,原因是新的记忆材料需触发以往长时记忆当中的“原型”,对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 并在主体所熟悉的思维方式之中形成新的记忆单位,才能得以顺利地进行记忆与预判。
充分发挥原型在记忆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如何有效使用记忆原型的策略,可帮助学习者提高音乐记忆的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1.组块化记忆
“根据个人经验使记忆材料中孤立的项目加以组合形成更大的组块的思维操作过程称为组块化。”前文提到过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在此范围内将短时记忆组块容量扩到最大可使记忆得到扩充和提高。如记忆一条旋律,以句为单位的组块比以单个音为单位的组块容量大,故效率较高。
1)篇幅和难度应控制在短时记忆容量之内。按照学习者的年龄需循序渐进,并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主要的记忆材料。以约9周岁左右儿童的节奏型记忆为例,在记忆小切分或三连音等非均分节奏型时,应在基础的均分节奏型记忆学习之后进行,并控制新内容的量,在所熟悉的节奏型当中逐个加入新节奏型:
谱例1
上谱中的两个小节可视为两个独立的组块,在记忆过程中需要强调新内容的具体位置:
谱例2
并在识记完成后通过判断、选择或默写等进行记忆提取的检验。
2)结构或特点应规范,易于分辨。如在旋律记忆初期阶段,应以句逗分明的旋律为主要训练材料,并通过量的积累,逐渐形成以“句逗”为短时记忆组块分割的思维方式。例如《同桌的你》前四句。
谱3 高晓松 曲
3)音乐材料的范围应广阔。应涉及不同风格的音乐材料,尽可能多地积累不同形态的“组块细胞”。
2.迁移记忆训练
迁移记忆的前提是学习者脑中贮存了相当量的记忆“原型”。即将“原型”转化为长时记忆之后,在新的记忆材料出现时供提取和迁移。通过迁移记忆,在脑中对音乐进行同化和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迁移记忆需在组块化记忆之后进行的原因。
迁移记忆训练的要求如下:
1)在完整的音乐材料之上进行迁移。如将刚记忆过的旋律默写并移调默写,在迁移的同时又完成了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
2)线索提取训练,即有提示的回忆。如给出提示默写,此处的默写重点在于是否熟练运用组块中的记忆线索。如给出具体句式“起承转合”作为提示,要求默写出记忆过的属于起承转合句式的旋律。如耳熟能详的埃尔加的《爱的致意》:
谱例4
(二)思维记忆
不难看出,复制与模仿是以上两种训练方式的主要目的。将记忆的音调在脑中编码、储存和提取是音乐记忆的重要内容,却不是最终目的。思维记忆是指在没有听到实际音响的情况下,对脑中所理解的聆听过的东西进行意义再现,如背谱演奏的过程。在音乐实践中,学习者可通过弹、唱、默写各式各样的方式去表达音乐,但音乐的思路与法则却需根植在学习者心中。思维记忆是组块化和迁移记忆的质变与深化,是在对音乐本身进行深度体验之后的内化与预测。学习者的内心听觉能力发达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思维记忆还原所听过的音乐。思维记忆同时也是音乐实践活动的理论框架,指导学习者认知与理解音乐这一“流动的建筑”。
思维记忆训练的结果不仅对音乐记忆本身产生积极影响,其目的更多的是预判即将出现的音响。这种预判是建立在记忆原型中所储存的音乐进行模式之上的。对音乐的预判越准,理解就越深。
下面以完整的视唱旋律记忆为例:
谱例5 《法国视唱1B》第96条
在记忆以上旋律之前,教师需引导学生观察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此旋律句式之间存在“镜像”关系,以谱中第四行第三行a ’前的斜杠处为镜像点。具体图示如下:
在教学实践中,将上例抽象的乐谱转化为形象的图谱进行意义分析之后再记忆,便可在回忆过程中,较为准确地预判即将要出现的音响,记忆效率大幅度提高。不难看出,思维记忆建立在对旋律整体框架的提炼之上,而对整体框架的把握有赖于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
图2
故此,思维记忆要求采取多种多样的记忆方法,不能以机械编码储存提取为主要操作方式,而应突出意义,从宏观上把握音乐中的内部联系,对所记忆的音乐进行分析,促使信息深度发展。
四、结语
音乐记忆产生并贯穿在任何一项音乐活动中。对音乐记忆规律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是必不可少的。音乐记忆同时是项复杂的心理活动,把握好记忆心理活动与音乐之间等的关系,有助于音乐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旋律记忆立足于音乐记忆之上,有着音乐记忆中的共性和自身的特殊性。把握旋律记忆的内在规律,是有效指导教学、发展听觉的关键步骤。本文结合心理学及音乐记忆研究成果、自身教学经验,斗胆提出“音乐实践—音乐思维—自组织”的旋律记忆规律性发展模式,初步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音乐记忆中旋律记忆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希望将旋律记忆方面的研究成果,回馈到音乐实践当中去,最终目标将指向增强学习者对音乐的感受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1]宋超.音乐记忆心理分析与教学[J].交响,2001.
[2]黄茜.从作品中来回作品中去 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法研究[J].黄钟,2011(03).
[3]乐国安.当代美国认知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06).
[4]杨有.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乐记忆训练[D]. 上海音乐学院, 2012.
[5]许冰.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