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017-03-23冯军民
冯军民
摘 要:初中是政治教育的起点,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文精神关乎人的思想品质、人格修养,有助于初中学生顺利平稳地度过青春期,完善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主要阐述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人文精神
站在社会学的立场,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成长中经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也都会受到当前社会背景下规范的制约、舆论的影响、文化价值观的熏陶,从而逐渐形成作为社会人的人文精神。具体到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它提倡的是正确、积极、健康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帮助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洗涤心灵,明确生活目标,塑造正面的人格品质。
一、当下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现状
以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许多出生于21世纪的孩子,在走进初中校园,迈向青春期的路途中,由于人文精神的匮乏,缺少正确的道德观念的指引,以至于对未来生活迷茫,找不到人生目标,思想颓废、精神空虚,缺乏青少年该有的活力,虽然才华横溢、个性突出,但是缺少奉献精神,没有爱心,自私冷漠,内心脆弱,无法承受困难挫折。还有部分学生缺少主见,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者不顾及他人感受,完全按照主观意愿行事,甚至丧失基本的伦理道德,误入迷途,消极堕落。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就是缺少人文精神,为此,作为中学政治老师,应责无旁贷的担此重任,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二、人文精神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1.完成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三位一体”的教学任务
(1)教学目标:在政治课堂上,老师要紧密围绕“课本知识、实践能力、思想觉悟”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先做人、后做事”的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白,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品格,从而避免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
(2)教学内容:初中三年,学生的年龄不同,在政治教学中所渗透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层面也应有所区别。面对刚入校的初一学生,老师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客观地审视自己,形成独立的人格。从初二开始,则着重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指引学生追求美好、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活。进入初三以后,老师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身上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付诸于实践的行动能力。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了解科技经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类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3)教学方法:老师在政治教学中,运用情感饱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利用饱含人文精神的案例、事迹、人物榜样来感染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带动学生感官,引发共鸣,使之敞开心扉,感受心灵深处的震撼。同时,政治老师應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言行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营造相互尊重、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交流。
2.在教学活动中实践人文精神教育
(1)研习教材,寻找切入点
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人文精神与课本知识的高度统一,提炼升华政治知识,让课本知识融入人文背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在《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教学中,笔者借助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和总结,最后引出知识点:诚实守信、公开公平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任何人在任何的经济活动中都要遵守规则。然后笔者依次分析以上规则,并从中提炼出人文精神,教导学生严于律己,遵守社会规范,依法行事,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把政治课本知识升华至人文精神的高度。
(2)正确点评时事政治
老师在时政课上所选择的新闻、事件应该体现出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老师有责任教育学生理性爱国,杜绝一切打着“爱国”旗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组织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生活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挑战和社会竞争中才能尽快成长,在自我成长中树立人文精神。笔者在《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我市的环境问题,然后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探讨以下问题:我市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哪些?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有什么可行性的解决措施?通过各个小组的交流讨论,笔者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引申出“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在相互制约中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在无形中加强了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可知,初中政治老师应严格执行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提高专业能力与自身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响应时代召唤,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潘高超.初中政治课堂中的引导者:人文精神[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9):291.
[2]陈云芳.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相关问题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6(6):220-220.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