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及交往空间的营造
2017-03-23武文刚
武文刚
(唐山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环境建设规模正在以世人瞩目的速度进行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这些因素都在逐渐影响着历史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建设应如何在有效保留城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促进人们日常的交往以及沟通,是现阶段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城市景观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城市景观设计人员应进一步提升对文化内涵以及交往空间的重视。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文化内涵 交往空间
一、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
(一)物质文化内涵的表达。首先,就自然风貌的角度而言,一座城市内自然地理环境作为城市文化景观中的关键部分,不同风格的地理环境使得我国的的城市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景观,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改造逐渐赋予了城市新的人文精神以及历史内涵。就某种程度而言,文物历史古迹一旦与其本土植生的环境分离,就会使其本身的价值受到一定的破坏。根据景观设计的整体内涵来说,景观自身以及景观周围的自然地貌以及山水景观共同构成了特定环境下的的独特的自然风貌,也就是城市景观的实际地理背景。该自然风貌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也就成了物质文化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其次,就历史建筑物的角度而言,建筑的历史就是由硬质景观谱写成的一首首史歌,一些较为著名的建筑物都从一定角度上反应出当时所处历史时代、历史地点以及历史使用者的相关文化,并且进一步延伸了当时历史时期特有的文化内涵,其主要体现出了与周边环境的一种和谐的共生状态,其中主要蕴含的信息能够有助于人们充分的认识以及体验到城市历史文脉的主要形式以及演变过程,因此,在人们看到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建筑物时,经常会回忆起相关的历史文化,进一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的历史过程。
(二)非物质文化内涵的表达。首先,就民间艺术而言,民间艺术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具有大众化、生活化以及民俗化的艺术。民间艺术能够有效的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愫,富有较为传统的社会历史气息,主要代表了社会民众的审美理想以及审美要求。民间艺术历史发展相对较为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主要反应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文化需求,是我国民间的重要财富。民间艺术的主要形式以及艺术形态主要包含了较为丰富的艺术内容:其中包括具有民间特色的乐曲、舞蹈、说唱、美术、杂技、绝技、戏曲、手艺以及绝活等。其次,就民俗节庆的角度来说,是指我国的人们群众在历代生活中传承着的生活模式以及民俗节日等,主要是社会人们在语言方面、行为方面以及心理方面上的集体行为习惯。其中,民俗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了:物质生活习俗、社会组织、科学技术以及民间艺术等。以上非物质文化内涵对于景观设计可汲取、容纳的空间极其广阔。
二、优化景观设计中交往空间的营造
(一)营造具有特色的公共空间活动。公共活动空间,是在公园以及城市绿地等区域进行设置的活动空间类别,该空间的设置应主要体现特定环境下的公园以及城市绿地的相关特点,并且能够有效起到增加交往空间的实际作用。例如下图一:以我国某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城市的梯田设计搭配乔木、灌木以及花卉类植物,分层种植排列进而形成相互联系、互相呼应的视觉空间,能够让人们联想起河流纵横的农业种植场景;弧形硬质景观墙在空间动线上将整个公园进行分割,墙体配合绿植、水体、山石,雕塑,在局部空间内营造出可看、可听、可想的公共活动空间;高低错落的建筑结构被设计成形态各异的交往空间,包括绿地、小广场、花园等功能的城市休闲设施。
图一:某城市的公园景观设计
(二)营造多样化的休闲活动空间。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人们在场地内的停留时间有着直接的关联,一些丰富多样化的休闲活动,能够有效的延长人们与游客在场地中的停留時间,这是增强人们进行交往交流的有效手段以及方式。以某城市的花园景观为例,其采用了较为曲折的汀步进行景观设计,如下图二所示,按照较为传统型的园林园路景观设计,从而铺装出一种“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景观体验,不论是园林中的道路形状、道路质感、道路色彩、道路纹样、还是道路尺度等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以及心灵的洗礼,使得人们在园林内逗留的时间延长。
图二;某城市园林花园设计
(三)营造聚焦性的景观观赏空间。人们进行交往主要是充分满足“观看”与“被观看”的需求,一些具备焦点的景观空间,比较容易产生凝聚力以及亲和感,通常比较容易吸引人们以及游客进行驻足并开始交往,使得景观空间能够有效的推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并在这些公园内设置相应的健身运动项目,使得人们在公园逗留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丰富的运动,并且使得这些运动设施在景观设计空间逐渐形成具有聚焦性的交往空间,有利于人们的交往以及交流。
结束语:综上所述,人们对环境的认知,除了对物质功能进行充分认知以外,还应对其中存在的文化内涵高度重视,进而逐渐形成属于特定人群的自身认知与归属感。景观设计的过程除了要对空间细节进行人性化处理外,更要注意对城市空间的宏观把控,采用合理的、深入的文化表达构建起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必要联系。与此同时,景观设计应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及其需求,根据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进行设计,使景观设计成为既尊重文化内涵,容纳新生事物,又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能为人们构建起以人为本交往空间的应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