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境电子商务与人才需求
2017-03-23薛永宁
薛永宁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调研分析指出跨境电商创业模式的现状和发展。通过深入的对跨境电商的几种热门创业平台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从而针对大学生的创业作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就业 创业
一、中国宏观经济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进出口贸易政策环境
1.中国进出口贸易政策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等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不能只专注于国内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在对外贸易中寻求国家的发展机遇,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世界地位和话语权。大力支持高铁、特高压电网、核电、通信、工程机械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兴业态发展,完善相应的支持政策。
2.国家政府对跨境电商贸易的政策支持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更具里程碑式意义的是,杭州首个跨境电子商务实验区获批。在过去不久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点。另外,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首先要实现互联互通,跨境电商和快递物流是实现互联互通的新业态、新形式。可以看到跨境电商和快递物流的巨大的发展空间,跨境电商和快递物流的发展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也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及分析
1.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跨境电商指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是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流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的电子贸易、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货运单证等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国际贸易环节中只要涉及到电子商务应用都可以纳入这个统计范畴内。
2.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对比分析
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全国首个统一版海关总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在广东东莞正式上线运营。这一平台的建设启动于海关金关工程二期应用软件项目,服务对象主要还集中在小包裹的出口领域。通关服务平台真正服务的对象应该是进出口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小订单业务。
跨境電商公共服务平台:从前商品进出口涉及的政府监管部门较多,容易造成各政府部门之间数据不匹配的情况出现。尤其是跨境电商零散包裹和小订单的增多让该现象日益加剧。各地政府急需一个平台能对接各个政府部门的监管统计系统,确保数据统一。由此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孕育而生。
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外贸单位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长期使用邮路运输,对于阳光化的跨境链条不够熟悉,在面临跨境电商监管时代的到来显得无所适从。而一些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在对接政府、海关等部门,处理跨境电商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具有丰富经验,于是一批由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由此诞生。
二、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前景
1.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目前仍有数量极其庞大的中小外贸企业还没有接触电子商务,其主要表现及相应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急需建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法律的冲击,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今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法律不健全。而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又远远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所以,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制定一些相应的电子商务法律,以解决电子商务上发生的各种纠纷。
第二,在线支付环境需要更加安全。如果没有第三方支付,就没有电子商务产业的今天。跨境电子商务也离不开第三方支付。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国际化和安全性已然成为占领未来消费者市场的重要条件。
第三,“品牌化”瓶颈。品牌化的创建才是中国制造商的未来之路。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才是竞争的核心。中国制造商必须拥有自己的设计和内涵,代表着中国的形象,这才是品牌化的道路。
第四,税收及仿货方面。一方面是税收:跨境B2C交易金额有一定限制,超过规定额度需缴纳关税;而海外买家使用Visa和MasterCard信用卡完成的交易无法进行核销退税。收款到结算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供应商可能面临汇率的波动或损失。另一方面是仿货:B2C平台因产品数量多,产品审核压力大,尽管各平台会加大仿货、知识产权的控制与审核,但一旦存在仿货交易,可能面临被投诉以及海关查验没收的风险。
第五,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缺乏。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强、发展空间小,难以吸引相对紧缺的技术高、能力强的高级电子商务人才。而电子商务人才短缺,严重阻碍我国中小外贸电商的发展。
2. 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
电商刚出现时,因为是新鲜事物,大家都不懂,所以鲜有人问津。如今,电商经过多年发展壮大,已然成为支柱产业。以东莞为例来看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跨境电商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有一家东莞通讯设备企业的老板说,他的公司本来做外贸订单,今年决定试水跨境电商模式。本来预计今年先招十几个人,但现在基本上还是光杆司令,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手。不少跨境电商甚至已经将招聘要求降低到懂英语、会电脑就行。而根据市场调研分析,如今的电商人才渠道中,依托社会招聘占比约四成,在工作中培养近三成,电商专业毕业生仅占16%,由此可见高校对专业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资源的紧缺孕育着商机,这两年就出现了专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机构。与多所本科院校共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就业合作基地,输送1800多名跨境电商人才。他们的招生对象包括在校学生本科三年级、专科二年级以及应届毕业生,专业要求是商务英语及其他语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金融专业优先;语言以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等优先。
随着东莞跨境电商渐成燎原之势,开始逐渐形成跨境电商链条上的诸多服务商,电商培训公司、传统人才市场也纷纷加入,东莞跨境电商人才输送和培养体系由此逐步完善。只是希望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能够多一些,专业人才成长得更快一些。
参考文献:[1]陈星华、刘箫,2015:“山东跨境电商单月峰值突破10万票”,《国际商报》,7月9日。
[2]来有为、王开前、李广乾,2014:“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态和发展状况”,《中国经济时报》,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