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唤醒探讨
2017-03-23王章平
王章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语文作为中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在教学时运用互联网辅助教学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新课改之后,教师也逐渐认识到了学生才是教学发展的主体。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将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这是语文教学的发展创新,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点滴体会。
一、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
近几年,新课改不断地深入推广,初中语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还是存在较多问题。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为例,虽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和自身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习惯学生被动地听从自己的命令,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性。
2.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除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的教育观念中,一直以来都讲究“师道尊严”,教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这种思想,他们很少敢去挑战教师的权威。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弱。在课堂上有时候教师即使想让学生发言,学生也不敢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二、互联网背景下唤醒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策略
1.运用互联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这门知识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优势。许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只需要在考试之前简单复习一下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使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积极地学习,也不认为自己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不大。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初中生而言,多媒体信息技术,虽然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依然能较快地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比如,在学习《香菱学诗》这篇课文的时候,许多学生可能都知道这篇文章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认为书中讲解的事情没有新意,不愿意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如果教师在讲解这一课之前,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与《红楼梦》相关的电影或是电视剧播放给学生观看,可能会比教师枯燥地讲解更具有吸引力,学生能够较快地投入教学中。同时,影视剧为学生提供的一些信息也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2.课前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互联网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就在于许多资源都能自主搜索,使人们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词五首”时,书上给出的五首词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蘇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几首词的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不相同,人生经历也有较大的区别。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让学生自主动手,运用互联网技术查阅资料,分析几位词人作词的背景以及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也会慢慢觉醒。
3.利用互联网搭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加强师生交流
语文知识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仅仅只是课堂上的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后也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可以将自己制作的一些教学课件和重要的教学内容传送到自主学习平台上,供班级里的学生学习和交流。此外,这个平台也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上有些学生的胆子比较小,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是在网络平台上,一切都是虚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可能更容易克服,遇到一些自己在课堂上不懂的问题,学生也敢向教师请教。而且,在这个网络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上的不足,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及时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总之,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学习新的知识,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但是,在教学时,教师也必须理性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巢利莉,刘建平.细读文本,品出语文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2]王晶.初中语文主题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9.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