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牛蓝舌病的诊断和防治
2017-03-23努尔江·塔力哈提
努尔江·塔力哈提
[摘 要]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畜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牲畜疫病诊断和防治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牛蓝舌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非接触性传染疾病,在反刍动物群体中发病几率较高,在发病期间主要表现为水肿、充血,食欲不振,如果疫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将快速蔓延,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本文主要就牛蓝舌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牛蓝舌病 诊断 防治 非接触性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247-01
在牲畜养殖业中,对于牲畜的疫病诊断和防治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切身利益。日常养殖中,牲畜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蚀,出现各种类型的疫病,牛蓝舌病则是其中较为常见、危害较大的一种,在发病期间牲畜出现充血、肿胀、出血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牲畜死亡,同时造成大范围的疫病传播。由此看来,加强牛蓝舌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尤为必要,有助于为后续养殖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流行和传播
疾病的传播多数是通过蚊虫叮咬、空气细菌传播,成年的库蠓在吸血后将卵缠在牛粪种,或者阴凉潮湿的泥土中,伴随着温度的变化,这些卵可以在两三天内发育成幼虫,在幼虫阶段发育10~16d,蛹化后两三天即可发育成成虫。随后,成虫24h后,成年的雄雌虫交配,雌虫每3~4d吸血一次,直到生命的结束,这个生命周期大概可以持续两个月左右。库蠓非常适合生长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在吸食了已经感染疾病的牛血后,10d内即可快速传播病毒,造成范围的感染[1]。
在晨昏期间,库蠓可以随着空气中的灰尘迁移,尤其是遇到强气流还可以传播到更远的距离,也正是这种被动式的迁移导致牛蓝舌病进入到其他的养殖区域,造成健康的牛出现蓝舌病症状,影响到牛群的正常生长,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大面积的病毒传播,牛群大面积的死亡。风向的异常导致牛蓝舌病菌的不确定性传播,带入到某区域后,开始大面积的流行,氣候的改变导致病毒变异传入到未感染的区域中。牛蓝舌病大肆蔓延区域内,血清检测呈阳性的动物普遍集中在库蠓主要生长的区域内,病毒传染几率较高[2]。
在牛蓝舌病病毒传播中,公牛如果处于病毒血症期间可以通过精液间歇式排毒,据国外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公牛群体中,精液中分离不出病毒的占绝大多数,能够从精液中分离低浓度的病毒的,只有在病毒血症存在时才可以有效通过精液排出。牛蓝舌病感染的公牛,如果在交配时精子分别传给9头母牛,那么其中可能有6头怀孕,3头发生病毒感染。母牛产下的牛犊并无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是有相关报道,一头公牛从出生到就已经被感染,但是血清仍然呈现阴性,主要是通过精液间歇式排毒来改善病毒血症情况,排毒期超过了11年,从中不难看出,新生的牛犊到成年并无明显的疾病现象,但是临床无明显症状的公牛会存在严重的病毒传播问题,埋下严重的病毒隐患。针对此类问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试图尝试着探究牛犊持续感染和血清阴性的条件,但是直接仍然未能获得显著的成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化。
2 发病机理
反刍动物在发生疾病感染多数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如果牛在被感染病句的库蠓叮咬后,病毒将直接进入到牛的淋巴系统中,并大肆复制和繁衍,分不到全身。随后,病毒将在牛体内的脾、肺和其它淋巴腺体中继续复制和繁衍。相较于牛而言,羊如果在感染上病毒后,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可以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大肆复制和传播,尤其是在胎儿的胎盘中复制,很容易被胎儿吸收和分化,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胎现象的出现。病毒的高发期主要是在感染病毒后的两三周,持续时间较长,严重程度大小则是由病毒株决定[3]。
3 诊断
针对蓝舌病的症状诊断并非是简单的根据临床症状即可发现,如果牛在感染蓝舌病毒后,通过实验可以检测出非型特异性抗体。琼扩试验中,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与鹿流行性出血病毒抗体存在明显的交叉反应。
病毒感染后,病毒血症将持续120d左右,大多数的病毒会附着在红细胞上,牲畜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无法检测到[4]。在实验室分离病毒中,还有一种十分敏感的方法,就是鸡胚静脉接种超声裂解的血液,但是,此种方法如果将可疑的病料直接传给羊接种后,检测的血清是否转化为阳性,是当前现有检测方法中较为敏感的。
4 防治
蓝舌病是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疾病,只需要通过库蠓叮咬即可传播病句,并在牲畜的身体细胞中大肆复制,通过血液和精液即可传播。针对此类疫病,可以通过消灭传播媒介实现对蓝舌病的有效控制,控制库蠓传播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只是应用在可以传播病毒的昆虫群体中,其中所获得的防治工作经验对于牛蓝舌病防治具有十分突出的借鉴作用。但是,为了避免牛蓝舌病的大肆传播而控制库蠓的方式从经济层面上是不合理的,即便是能够有效遏制蓝舌病的传播,但是仅仅作用在控制库蠓传播病毒上,防治成本将大大增加。故此,还需要禁止从病区和国家引进牛、羊等牲畜,并做好国内的疫情监控和防治工作,做好冷冻精液工作,避免带有病毒的精液用于人工授精,降低感染几率。
结论
综上所述,牛蓝舌病在诊断和防治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自身被感染。同时,不应该将其看做是简单的传染病,因为如果进入从发病区引入牲畜,那么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耿宏伟,秦永丽,李俊平等.蓝舌病病毒重组VP7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34(5):388-392.
[2]赖永春,赵胜兰,岳亮等.2种蓝舌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比较和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6,48(2):96-98.
[3]刘建慧.奶牛蓝舌病的流行、诊断及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16,11(7):79.
[4]朱建波,杨仕标,李华春等.谨防以羊、牛为侵害对象『杀手』——蓝舌病流行病学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14,31(1):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