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2016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2017-03-23邵火焰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驾驶员公交车

邵火焰

一、真题回放

请以“最后一分钟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二、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题目摆在我们面前后,先要用心审题,看清要求,明确立意。这是考生必备的一种能力,牵涉到筛选提取信息,进行理性分析,然后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能力的考查。作文题中,有这样一个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这就明确地提示我们,可以写记叙文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可以写议论文来发表见解。因此,考生在动笔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人生积累以及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确定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然后依照文体要求来组织材料,构思作文。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是一个偏正结构短语的命题,属于前偏后正的类型。主要考查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小事,抒发真情实感,同时也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准确把握主题的能力。每一个作文题目中,都有一个决定作文中心立意点的词语,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主题词”。因此,我们在审题时,不仅要准确找出主题词,还要逐一推敲题目中其他词语的修饰限制等作用,要将它们进行综合全面的思考,忽视任何一个词都有可能造成审题偏差。很显然这道题目的主题词在于考生自己补充的那个词语。最后一分钟的什么呢?如果认真思考一下,可以从具体一点的方面来立意与写作,比如,可以写最后一分钟的陪伴、坚持、等待等;也可以从抽象一点的方面来立意,比如,可以写最后一分钟是一种感受、感悟,触动或者改变。选材范围包括抒写真情、励志奋斗,成长脚步,也可以是一种对文化对生命的思考。

三、一类卷要求:

一类作文在内容上,要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在语言上要顺畅,没有语病,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在结构上,要完整,要条理清楚。总之,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即可被评满分。

四、满分作文

最后一分钟的责任

这是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在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中,车来车往,热闹极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在马路上穿梭着,而公交车则有序地停靠相应的站台,等候着搭乘的人们上车,然后行驶在绿荫马路之间,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也随着其中的一辆双层公交车,沿着702路公交线路,进行一次车览吧。只见,车里的乘客们一边欣赏着车窗外黄昏的美景,一边兴高采烈地聊着天,感叹大连这座城市的现代气息,真不愧被誉为“北方的香港”。

渐渐地,车速慢了下来,可是,还没有到站呢,大家觉得十分奇怪,于是,不约而同地向驾驶室看去。只见,公交车驾驶员把车缓缓地靠向马路边,用力拉下手动刹车闸。然后,把气控车门打开,挥手示意车上的乘客下车。我们都以为公交车出了故障,只好排着队下车。乘客们观光兴致大减,十分失望,有的唉声叹气,有的摇头抱怨,还有的在嘟嘟囔囔地发牢骚,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谁都没有注意到驾驶员的面色苍白。下车后,大家回头观望驾驶室,看到驾驶员十分费力地熄灭了汽车发动机,然后就伏在方向盘上一动不动了。这时,大家才意识到不是车抛锚,而是驾驶员身体不适,昏厥了过去。大家赶紧呼喊着,可是驾驶员已经不省人事了,停止了呼吸,原来是心脏病突发。

大家都沉默了,为这位公交车驾驶员的行为而感动,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危,而是乘客的安全、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安全,在紧急关头,避免了一起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责任感啊!这是一种多么撼人心魄的力量啊!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这位公交车驾驶员默默流泪,他就是大连市公交汽车联运公司702路4227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

黄师傅,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你!

阅卷老师评语:

该作文有下面4个方面的优点:1、考生善于选材。所选的公交车司机黄志全的英雄事迹,极其扣合作文题目的要求。2、想象合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肯定发生这件事时,该考生肯定不在这辆车上,他完全是通过媒体的报道了解到这件事的,然后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构思成文。3、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有叙,有议,有抒情,如:“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责任感啊!这是一种多么撼人心魄的力量啊!”、“黄师傅,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突出了文章的主题。4、语言朴实,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后一分钟的生命

黑暗中有一道光,当我抓住这道光的时候,朦朦胧睁开眼睛,看见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真美丽啊!

生命就像一個证件一样,有了生命才会有双眼,才看得到这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人刚出生时,生命是多么漫长;当人老时,又觉得生命多么短暂。生命开始到完结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时光。人们抱怨它,因为它不够完美,不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其实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为了什么而生活?为什么拥有生命,生命又是什么?在课文《匆匆》里一句话写道:“我赤裸裸来到世界上,转眼间又将赤裸裸地离去!”难道朱自清也因为生命而迷茫。《匆匆》里他似乎抱怨了时间的短暂,提到时间,漫长与短暂不一样吗?漫长的时间会到尽头。短暂的时间也一样会到尽头。那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么多的问题又靠谁来解答呢?

每个科学家都有不屈的精神。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等,他们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搞研究,把一切献给了科学。他们也一定活得很光彩,但他们并不这样觉得,他们或许会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可能完美。但我们的生命并不完美。”你尽可能会把一幅画画好,把一首歌唱好,把一顿午餐做好,但生命永远也完美不了。为什么?因为生命总是有很多缺陷,或许人类拥有生命是为了改造生命的缺陷,将生命尽可能的进化到更好,人的一生就可能是改造生命的期限。当生命的缺点一个个改正了,人们才不断发展,将生命发挥得更完美,更出色,那么这些人考验就算通过了。而那些经不起考验的人,总是在慢慢等待死亡的到来,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为什么这么多人惧怕死亡?是因为没办法生活了,还是因为死亡很痛苦?是啊!当人们在与死神做垂死挣扎时,真的好痛苦。那如果不挣扎,躺下来,闭上眼慢慢等待死亡的到来,轻悄悄离开世界,那死亡还会痛苦吗?

真的,有好多问题啊,我真想问问生命,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一眨眼又要过去了,等待它的是死亡,难道又要到死亡的世界?那里有新的生命需要改变缺陷吗?没有生命我能做些什么?只能在黑暗中满满漂流,失去方向的徘徊罢了。

生命是一个谜题,在什么时候才会有人解开它呢?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会有许多人惧怕,但他们阻止不了,一分钟过后,他们自然接受了死亡,最后一分钟后,生命告诉你:我要消失了。

阅卷老师评语:

考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这样的佳作,实属不易。该文有个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1、全文富有哲理,引发读者的思考:我们是为了什么而生活?为什么拥有生命,生命又是什么?2、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引用课文《匆匆》里的话作为道理论证,列举达尔文和爱迪生的事例进行事实论证,告诉读者生命是短暂的,是永远也完美不了,是有很多缺陷的。3、运用了对比论证。将生命中经得起考验的人和经不起考验的人的不同结局进行对比,来拷问生命,耐人寻味。4、语言具有张力,值得读者回味。如:“当生命的缺点一个个改正了,人们才不断发展,将生命发挥得更完美,更出色,那么这些人考验就算通过了。”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驾驶员公交车
第一次坐公交车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社会版(九)
你眼中的我
请你发明
公交车上的窃案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