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初探

2017-03-23张敬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读课文教法新课标

张敬

摘 要: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读课文的比重越来越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教学自读课文成为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结合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谈了自读课文的教法。

关键词:新课标;自读课文;初中;教法

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读课文的比重越来越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教学自读课文呢?

自读课文的特点,我有如下思考:

1.自读课文内容的多样性

自读课文的题材、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自读课文以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也有适当比例,同时兼顾外国作品。它以它的多样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它所包含的人文性更是打动和熏陶着学生的心灵。林海音的散文《窃读记》,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书的如饥似渴,理解读书的惧怕与快乐。古文《大道之行也》是古人心中理想社会的最大声,外国作品《蜡烛》传达着跨越国界的大爱。这些作品比比皆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很强的时代气息,充满艺术的魅力。这些自读课文,拓宽了学生的语文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水平,增长了语文知识。

2.自读课文的实效性

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每个单元讲读课文后都会有几节自读课文。如果说讲读课文可以开启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那么自读课文则是巩固学生知识、锻炼能力的平台。自读课文与讲读课文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八年级的说明文单元,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后面都分别附上了相同类型的文章,《中国石拱桥》是事物说明文,自读课文选取的就是《说“屏”》。编者的意图就是希望充分发挥自读课文的辅助作用,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自读课文就是讲读课文效果的体现,也是检验教学有效性最好的途径。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忽视了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教学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教学中常常以时间来确定讲解自读课文的形式,精讲精读或是放任自流,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些教师教学中缺少创新理念,对教育改革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上盲目守旧,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所有的课文都选择精讲,面面俱到,没有任何区别,知识的巩固就靠课外阅读理解,不具有针对性。教学中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動接受。

针对自读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对于自读课文的教学,我有一些想法:

1.重视自读课文

我国的传统教育提出“就一反三”教学原则。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可见自读课文的重要性。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想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2.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自读提示,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感,这样学生的自读就不会盲目,就可以避免思考的重复和知识的缺漏,减少了无效的劳动。《窃读记》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单元提示和自读提示,单元提示中要求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找出并理解文中的关键句,自读提示要求了解悬念的笔法,插叙的使用好处,理解深化主题的结尾,这样出示教学目标就具有了指导性的意义。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自读课文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讲,根据学习目标真正做到独立地阅读课文、探究问题,比如真正做到圈点勾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做好词语的积累,梳理文章的脉络,提出并试着解决疑难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学生思考的问题不能解决时,教师要予以启发、诱导、点拨,这一过程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当学生面对自读课文时,学生学会设问,比如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遇到词语和经典的语段,不要仅仅停留在告诉一个标准的答案,应该诱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去感悟。自读课文停留在读和思考阶段还是不够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还要有必要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可以采取小组互动的方式,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读课文的教学就是将学习方法内化的一个过程,“教无定式,学无定法”。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一直在探寻,方法是灵活的,但是不变的是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仓广龙.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初探[J].金色年华(下),2010(7).

编辑 姚晓媛

猜你喜欢

自读课文教法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以三步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