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
2017-03-23李唐
李唐
一、
灰原与父母住在一间半地下室里。窗户的上半部分露在外面,下半部分則是墙面。每天,他都可以看到行人的脚在头顶来来回回地走。有时他忘了拉窗帘,就会有好奇的人往屋里看。每当这时,灰原的父母就会愤怒地拉上窗帘。因此就算是在白天屋子里也相当昏暗。灰原倒是不介意,他喜欢阳光,喜欢阳光照在床单上的感觉。父亲与他相反,总是爱拉着窗帘,没事时就猫在屋子里,一言不发。灰原觉得他像是变成了某种穴居动物。
此时,三个人在窄小的房间里相对而坐,默默吃晚饭。母亲盯着桌子上的菜,嘴里又开始念叨起来。她的声音极小,灰原根本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像是在念经。接着,母亲看向窗子——窗帘拉上了,但仍可以看到人们的影子从窗帘背后一闪而过。母亲将筷子拍到桌子上,念叨的声音加大了。这次灰原听得很清楚——是诅咒。他知道,这些诅咒都针对一个人。父亲这个时候依旧沉默,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平静地吃饭,吃完饭就躺在床上。灰原永远搞不懂他在想什么。母亲歇斯底里时很像一只溺水的耗子。
他看着眼前的一切,总觉得有点不真实。他回忆起曾经住大房子的日子。那个时候,虽然母亲仍是脾气不好,但并不像现在这样。父母间磕磕绊绊在所难免,那是正常的生活。而现在的生活是不正常的。是的,现在的生活是一种脱轨的生活,司机蒙上了双眼,任凭这辆列车将自己带向不知名的地方。会毁灭吗?他不知道。有时他甚至盼望着一切的终结。
“你怎么还不走?”灰原的思绪被母亲的质问打断了。他点点头,穿好大衣,围上围巾。他看到母亲怒气冲冲地看着自己,就好像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父亲背对着他们,面冲着墙,不知道是不是已经睡着了。灰原有点羡慕这个似乎背对着整个世界的父亲。
他走出屋子,关上门,听到母亲的声音穿透门板,重复着那些几乎语无伦次的话语。他没有耽搁,走出地下室,来到地面上。外面的世界正飘着雪花。他记得小时候他是可以听到雪花的声音的。他不知道这算不算特异功能——只要下雪,他就能听到。但是刚刚他没有听到,甚至现在也没听到。他的耳廓里仍嗡嗡地回响着母亲的声音。那间狭小的地下室似乎有拢音功能,还有那些简陋的家具,都在与母亲的声音产生共振。家具也在咒骂吗?
他抬起头,一粒雪落在他的眼角。一丁点的冰凉,很快消失了。他直起身子,望向前方,加入了行人的队列。那间半地下室就在他的右侧,拉着窗帘。他在窗前站了一会儿。在这里,什么也听不到。这就是他们的家吗?无力感突然裹挟住了他。
现在,他又想到了那间大房子。“住大房子的日子”成为了他人生的分水岭,那一段的人生已经逝去了。他必须要适应眼前的新阶段——“住地下室的日子”。他想起小时候自己在客厅玩塑料玩具,那是一个寂静的中午,他用玩具火车头撞玩具小汽车,嘴里还模仿着撞击的声音,“轰,轰!”他抬起头,不禁吓了一跳:刚刚还空着的沙发上坐了一个人。他根本没有听到那个人走来的脚步声。那个人深陷在沙发中,凝视着灰原。他至今仍记得那个眼神。那眼神是平静的,却使他感觉浑身冰冷。
那个人是他的外公。
窗帘猛地打开了。母亲的脸浮现在窗户后面。那张脸看到他后显然愣了一下,但很快,那张脸变得怒不可遏。她盯着他,嘴角有不易察觉的微小抽搐。那是一副像是被火烧焦的脸。窗帘又被猛地拉上了。这一切持续不到一分钟,以至于灰原不禁觉得刚才母亲的脸只是他的幻觉。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雪依然不紧不慢地下着。这是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他似乎听到了某种下雪的声响。他迈开步子,朝不远处的马路走去。
二、
他来到服装店时天色已经暗了。雪并未停下,却也没有变大的趋势。雪就这样稀稀落落地下着,显露出某种漫不经心。街道两旁的街灯依次亮了起来,雪花围绕着亮起的灯泡盘旋。灰原看到灯泡周围的雪有些狂乱,仿佛是灯光使它们激动不已。
这是一条商业街,街道两侧是琳琅满目的商铺。街上零散地走着几个人,都裹着厚厚的大衣,在夜色中似乎有些艰难地移动着。如果是在夏天,这里会热闹许多。然而灰原却更喜欢现在略微清冷的样子。他走到一家服装店前站住,在台阶上磕了磕鞋子上的雪,推门走了进去。一股暖意立刻包裹住他,使他头发里的雪瞬间融化。
这是一间不大的服装店,灰原的工作是晚上过来看店,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他可以得到一份微薄的薪水,以及店铺为他提供的住宿。他的工作先是打下手——每晚这个时候都是生意最忙的时间段。到深夜店铺打烊后,他从里面锁好门,在店里支起钢丝床,担负起守卫的职责。每到年底小偷都会很频繁,这样的商店是他们最喜欢下手的地方。不过灰原从来没遇到过小偷。午夜过后的商业街总是很寂静,月光照在砖石上,令人想起凝固的羊油。
今晚店里的生意很不好,没有客人来,因此几乎无事可做。他站在门口,看着对面的便利店。便利店里总是很繁忙,他每次望去,都能看到排队的人。今天也不例外。收银员依然是那个年轻的姑娘,此时她显得有点手忙脚乱,根本不会留意到对面正有人静静地凝视她。
灰原并不知道女孩的名字。他只是在空闲的时候,像现在这样站在门口,看着女孩忙碌的身影。有时他也会走过去,走进便利店里随便买点什么,这样他就能跟女孩有一次短暂的近距离接触。女孩总是微微低着头,公事公办的样子,熟练地说出物品的价格。他想,他们之间什么时候能够说一些别的内容呢?那种不包含物品价格的随意的交谈……
女孩下班了。他看着女孩跟同事告别,然后转身离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他注意到,从来没有男人来接她。这让他对她的人身安全产生担忧,但同时又会有一丝隐秘的欣喜。这时,老板将他叫过去,告诉他今晚生意不佳,将提前关门。老板走后,他锁上门。外面的声音被隔绝了,店里变得格外安静。他享受此刻的宁静,现在,他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他想,现在的这份工作母亲一定是完全赞成的。他可以不用与父母同时挤在那间逼仄的半地下室里。跟父母睡在一张床上,怎么说都有些尴尬。并且,他也不用再忍受母亲的谩骂。这样的谩骂的对象一般只有一个,就是那个让他们生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罪魁祸首——灰原的姨妈,也就是他母亲的亲妹妹。
他还记得两年前那段灰暗的日子。外公去世后,姨妈突然拿出一份外公的遗嘱,上面写明房产归姨妈所有。签名、手印、公证,每个环节都天衣无缝。这份遗嘱打了灰原父母一个措手不及。这么多年来,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与灰原的外公住在一起。没有了这处房产,他们将无家可归。“他是在报复我,他一定是在报复我。”自此母亲总是念叨这句话。灰原当然知道“他”指的是外公。他们之前跟姨妈的关系还不错,没想到会突然翻脸。官司败诉后,他们只好搬出房子,暂时租住在这间半地下室中。这个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了,买房已是奢望,就连租房也显得力不从心。
难道外公真的是在“报复”母亲?灰原无法确定。谁也无法确定。另一种可能也是存在的:那时,外公的脑子总是一阵明白一阵糊涂,不排除姨妈暗中用了什么手段,骗取了那份遗嘱。但母亲总是执拗地相信前一种可能。因此,骂归骂,她对自己的妹妹并没有那么怨恨。“她只不过是个工具罢了。”母亲总是冷笑着这么说。
周围静悄悄的,只有店里的塑料模特陪伴着他度过漫漫长夜。他总是会忍不住回想起那个中午外公的眼神。那浑浊的眼睛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那个场景时常浮现在他眼前:外公穿着一件藏蓝色毛衣,坐在沙发上,军人的出身使他腰板很直。他就这样倚靠在沙发上,沉默地看着灰原。那个中午,他听到空气里有一种奇怪的振动。他转向窗户,想找到那声音的来处。
他找到了:窗外,雪正在缓缓飘落。
三、
他睡着了,没有做梦。当阳光透过橱窗照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感觉到一阵麻木。阳光使街道重新清晰起来。他打开店门,等待老板过来接班。和平时一样,老板早早就来了。他依然被那种麻木的感觉牢牢束缚着。在这种状态下,他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老板跟他说了两句什么,他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听清。他走出店门,阳光一瞬间就照在他身上。他眯起眼睛,辨认着两旁的路。要去哪里呢?他不知道。他既不想回到那个半地下室的“家”,又无事可做。他就这样站在店门口,直到行人多了起来,他才机械地往一个方向走去。
他熟悉这个方向。他知道这个方向通向哪里。麻木感渐渐减轻了,他觉得身体轻盈了一些,步子也逐渐加快。很快,那栋楼就出现在他眼前。这是一栋七十年代的老楼,红砖结构,一共有五层。他走到楼下,往天上看了看。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他不是看顶层的那扇熟悉的窗子,也不是在看天空。那种残余的麻木感使他的目光有点空无。
他走进单元楼,一层层往上,直到走到顶层,来到那扇门前。这里多了一层蓝色的防盗门,以前这里是没有的。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然后摁响了防盗门上的红色门铃。他听到门内的脚步声。门开了。开门的人看到是灰原,嘴角笑了一下,把他让进门内。
“今天怎么来得怎么早?”开门的人抱着胳膊,倚在门口,看着正在脱外套的灰原。
灰原没有说话。他将外套脱下,挂在衣架上。两年过去了,这里有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走进客厅,坐在那只老式沙发上。沙发早已失去了弹性,他坐在上面,就像陷入一只腐烂的西红柿里。外公生前最喜欢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听收音机。他因年老而萎缩的身躯陷在无比柔软的旧沙发里,那姿势总是有些怪异又滑稽,像是一个学着大人的样子正襟危坐的小孩,但那小孩却长了一张老人布满褶皱的脸。
客厅里弥漫着熟悉的旧时气息,他靠在沙发背上,紧绷的身体逐渐松弛下来。这个时候,他恍然觉得自己只是出了一趟远门,现在终于回到了家里。但他看到了那个总爱环抱双臂的人,就站在客厅一角,静静地看着他。他知道,这里已不是自己的家了。
姨妈如愿得到这栋房子后,立刻转租了出去。灰原偷偷地联系了一个朋友将它租了下来。当然,姨妈对租客和灰原的关系毫不知情。灰原也搞不懂自己为何要这样做,或许,这是一种本能的心理,想要挽留点什么。他无法想象这里住进完全陌生的人,无法想象这里将变得和以前面目全非。
“今天你只能再待一个小时。”一直沉默的朋友忽然说道。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辩驳的语气。
“为什么?”灰原刚刚放松的身体再次紧绷。
朋友瞄了眼手腕上的表,“一個小时后我女朋友要来,她不喜欢有外人……你能理解吧?”
灰原看着朋友的脸。那是一张漠然的脸。他们是大学同学,可自从他搬进这里,不知从何时起,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朋友对灰原越来越失去尊重,经常对灰原像是发号施令一般,仿佛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你知道的,”朋友总是对灰原说,“我完全可以搬出去,这个房子又旧又贵,我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我这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
灰原知道朋友说的是事实。朋友完全可以租到更好的房子。他有稳定的工作和令人羡慕的薪资。朋友可以随时离开这里,这对他是无所谓的。可这样一来,灰原与这里的唯一的联系也就中断了。这里将住进完全陌生的人,将彻底对灰原关闭。随之而来的一切都将改变。他甚至连再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好的。”灰原的声音小得几乎连他自己都听不见,“我一会儿就走。”
“这样就好。”朋友点了点头。
四、
他回到半地下室,因为他想不出别的地方可以去。他一进门,就看到父亲坐在一把木头凳子上,怀里抱着那只前几天捡来的流浪狗。这只狗长着浓密而脏乱的黑毛,蜷缩在父亲怀里一动不动。它的毛发黑而亮,看上去很像人的毛发,这使灰原有种说不上来的厌恶。他坐到床头,眼睛漫无目标地在逼仄的空间中游弋。这里几乎没有他乐意安放目光地方。
父亲低头轻轻捋着狗毛。那是一个雨夜,他浑身湿漉漉地将它抱了回来。这对于父亲是很少见的举动。平日里,他似乎努力将自己活成一个影子。母亲拥有着绝对的领导权。有时灰原甚至会忘记父亲的存在。他总是默默地呆在角落里,像是永远在思考着什么。灰原想,父亲或许是在思考一件并不存在的事物。
母亲外出买菜去了,父子俩得以从容地沉默相对。这样安静的时刻对他们而言有些奢侈。如果母亲在旁边,她一定无法容忍如此刻这般的沉寂。母亲是个精力旺盛的人。如今,她被困在这间半地下室中,可精神头比以前住老屋时更足了。灰原知道,她需要发泄,因此困顿的生活更加激发了他的活力。对此他并不吃惊,他只是奇怪,当初母亲为何要嫁给父亲这样的人?难道他们之间真的有某种互补成分?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性。灰原清楚自己内心深处更倾向这样的解释:母亲之所以选择父亲,是为了对抗外公。据说(他像是一个玩拼图游戏的孩子试图拼凑起家族的记忆),母亲从小与外公的关系就很紧张,以至于经常会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地步。相比之下,姨妈要显得温顺许多。“她总是更能得到你外公的欢心。”母亲以前跟灰原闲聊时,会偶尔提起自己小时候的事,“就好像她才是他们真正的女儿。”
灰原曾试图想象如果自己有一个弟弟,会是怎样的情景。他会分走父母一半的爱吗?甚或是全部?他无法体会母亲的内心,无法知道她真实的想法。他只知道,母亲用实际行动对抗着外公。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这依然需要他发挥自己的想象。他只在文字中或电视里见到过那个年代。红与绿,血与铁……一天中午,以母亲为首的几个人将父亲从屋子里拖了出来(那时他们住在胡同里)。灰原可以凭借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但在他想象的画面里,却无法将母亲与外公的面目安放在属于他们各自的身躯上。于是,在他脑海里形成了一副诡谲的画面:一个穿着绿色军装的女战士,一个被两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反剪双臂而不得不低头的退伍老军人,但他们的脸却像被烟头烧出窟窿的旧照片,一片空白。
“他一直想要报复我。”外公去世后,这几乎成为了母亲的口头禅。就在那件事发生的第二天清晨,有人在护城河里发现了灰原外婆的尸体。至今,这依然是个悬案:她究竟是夜晚失足,还是一时冲动?人们小心避讳着这个话题,又在私下里兴致勃勃地揣测。
灰原见过外婆的照片:那还是她比较年轻的时候。照片里的外婆一副大家闺秀的清秀模样,旁边是她的两个尚年幼的女儿。可灰原从没见过外公年轻时的照片。
那么现在这个问题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母亲会选择那样的男人作为自己的丈夫。性格懦弱、沉默寡言且又是外乡人的父亲必然不会是外公喜欢的类型。灰原不禁推测,这会不会是母亲对抗外公的序幕呢?而比起那个遥远而模糊的中午,之后的事要清晰许多:母亲开始做生意,却赔得精光,不得不搬到外公家,与外公住在了同一屋檐下。两个人似乎冰释前嫌,进入了长久的和平期。“但我知道,他一直没有原谅我。”母亲的话又在灰原耳边响起,“他最终给了我致命一击。”
致命一击。灰原在心中反复念叨着这个词,似乎它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他又想到了那天外公凝视自己的眼神。外公也是一个沉默的人,但与父亲不同,外公的沉默使他不敢靠近。他几乎没跟外公说过话。除了吃饭时在一起,外公更像是他们生活的外来者。同时,外公的苍老使他感到恐惧。那天,当外公的目光停在他的身上时,灰原觉得自己也在迅速地衰老下去(先是皮肤布满褶皱,然后牙齿松动,头发脱落……),那是他第一次体会到衰老。那种感觉至今仍残留在他心里,像是一块斑痕。
母亲买菜回来了。灰原仍深陷在自己的思绪里,而父亲抱着那只流浪狗,像是睡着了。他茫然地看着推门而入的母亲,仿佛她是从另一个时空穿梭而来。
五、
现在,一切都安静下来了。灰原环视四周。那些在白天里光鲜靓丽的最新时装,现在变得黯淡,仿佛墓穴中的陪葬物,轻轻一碰便会化为粉尘。它们此刻挂在衣架上,或是穿戴在与人1:1比例大小的塑料模特身上。那些塑料模特静静地站在橱窗前,在一个又一个夜晚,只有它们陪伴着灰原。他半夜醒来,会感到一阵恐慌:自己是在哪里?这是什么地方?直到梦境如海潮般褪去,现实重新变得坚固起来。
他回想着刚才的梦。他与父母,还有外公仍住在老屋里。他们围坐在客厅的餐桌旁,默默地吃着饭。在梦中,灰原明显感觉到大人们都各怀心思。有什么事将要发生,灰原想,一件令他们难以启齿,却可能改变每个人命运的事。可他们只是在吃饭,没有人说话,仿佛彼此心照不宣。他们在一种诡异的氛围里等待着那件事的发生。
究竟发生了什么?灰原突然就感觉很难过,难过得直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梦在这里戛然而止,他睁开眼睛,看到昏暗的天花板,一时間想不起置身何处。他的意识像是悬在了半空中,由于发现自己不小心走出了躯体而感到错愕。紧接着,他听到了电话铃声,正是这铃声使他从梦中醒来。铃声起先像是从一口深井里传出来的,有种不真实的梦幻感,后来声音愈加真切。灰原的意识张开双臂,重新跌入他的体内。
电话就在前台。他站起身,朝着声音向前摸索。电话铃非常执着,在这间漆黑的服装店内回彻不断。他终于摸索到了前台,拿起话筒。“喂?”他听到自己干涩空洞的嗓音。
电话那头无人应答。又是这样!灰原有些哭笑不得。最近一段时间,电话几乎每天都会在半夜准时打来,对方却无论如何都不出声。“你究竟是谁?”灰原问道,不过他知道问了也是白问,他只能从听筒里依稀分辨一些背景声音。他听到了一种细碎而熟悉的声音,那声音延绵不绝,时而低沉,时而又忽地雄壮起来。是海水!还有呼呼的风声。这么说,这通电话是从海边打来的。对方究竟有何目的呢?
有时,他觉得对方似乎是故意让他听海浪和风的声音,因为那声音会突然变得十分清晰,就像是直接将话筒对向了海面。灰原不觉中竟被海浪声所吸引。他就这样静静地听着,直到对方挂掉电话。这时,他的内心会涌起一股茫然若失的感觉。
他很久没看过海了。海边离他居住的城市并不很远,但也需要坐一趟火车才能到达。他从小就对大海没太大兴趣,相较之下,电话里的海浪声却使他前所未有地着迷。他也无法解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一次,他听到电话那边传来了奇怪的声响。像是女人的哭泣声。他想象着一个女人面对海水哭泣的场景。他不知道电话那头的女人的姓名、长相与年龄,不知道她为何哭泣,更不可能知道她为什么将电话打到了这里,并且选择这个时间。他处于一种绝对的未知状态。他仅仅知道,这是一个女人从海边打来的电话。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点盼望这通“海边来电”。他静静地倾听海水翻腾,浪花击打礁石,直到对方挂断。有时,他会偶尔听到女人的呼吸声,或是一声轻微的咳嗽,然而这样的时候并不多。她似乎和灰原一样,也在安静聆听。
挂断电话后的时间是难熬的,离天亮还有几个小时,灰原却再也睡不着了。他坐在钢丝床上,让黑暗包裹着自己。
六、
只有在熟悉的客厅里,灰原才能感到真正的轻松。他知道,这是童年的感觉。童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他的后脑勺轻轻地靠在旧沙发的靠背上,微闭着眼,任凭自己沉浸在童年虚幻的光照里。对于灰原而言,童年说不上特别幸福,当然,更不算悲惨。他对童年时光的迷恋更多的是怀念一种安全感。在这里,他无需担心任何事情,也无需任何的隐藏,他可以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个天性内向、不爱出去玩的孩子,这里是完全属于他的个人世界。关于童年他没有什么很特殊的记忆,他所拥有的只是“童年的感觉”。
而现在,这个曾经属于他的个人世界已经变成了别人的家,但当初的感觉似乎还未完全消逝,从他走进来那一刻——就像是跨过了一道时间之门——灰原的心立刻变得无比充盈。没错, 这里就是他的故乡,可惜的是直到失去后他才明白这一点。
朋友正在阳台抽烟。他现在越来越像主人的模样了,灰原想,他甚至有点嫉妒起朋友来。他回想着以前全家在一起做家务的场景,而这一切再也无法重现了。他还记得两年前那段混乱的时期:外公病情告危,而他正处于大学毕业前夕,工作找得焦头烂额。有一天,父母带着他去医院看外公,虽未明说,但他知道这或许是最后一面。他站在外公病床前,看着眼前这个陷入重度昏迷的枯干老头,浑身插满软管,皮肤晦暗,完全找不出一丝生命气息。人到最后都会是这样吗?他只想逃跑,尽快离开这里,离这个病房越远越好。
这确实是他见外公的最后一面。几天后,外公在医院去世。那天是周五,没有任何征兆,母亲甚至也没有给灰原打电话。他下课回家,母亲坐在沙发上(也就是他现在坐着的地方)语调平缓地告诉了他这件事。
灰原已经忘记了自己当时的反应,或者说,他当时根本没有反应。怎么办呢?他心里有些焦躁,因为他确实不知该如何是好。他很惊讶自己为何没有感觉到难过,而这正是他焦躁的原因。既然不难过,那现在他该怎么办呢?他手足無措地站着,父亲则在厨房里抽烟。老式排风扇的声音呼呼响着,灰原突然有点感激起这声音来。
“你回屋吧。”母亲的这句话使他如蒙大赦。他小心翼翼地回到自己的卧室,坐在床沿,尽量不发出任何响动。他侧耳倾听客厅的动静,但什么也听不到。这寂静使他不安的同时,也让他得以整理思绪。他环顾这间卧室,每件物品都放在原来的位置,没有任何异常。外公去世了,他想,意味着世界上再也不存在外公这个人了。可其它的一切都没有变化。他突然产生了某种荒谬感。他胸口发紧,却并不是因为难过。
一个人就这样彻彻底底地消失。灰原尝试着回忆与外公有关的记忆,他惊讶地意识到,外公留给他的形象是如此模糊,尽管他们一起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外公每天要么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要么下楼蹓跶(他的身体一直很好)。在灰原的印象里,他从未与外公交谈过。现在,唯一浮现于灰原脑海的,只有那次莫名的对视,那几乎也是二十年间他与外公的唯一一次交流。他再次回忆着外公的眼神——几乎烙印在他心灵深处的眼神。他意外地从中找到了某种苦涩的意味。那眼神仿佛在说:我们终将被遗忘。
这个念头使他的身体止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你怎么了?”他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他睁开眼,看到朋友正站在面前,一脸疑惑地看着自己,“你很冷吗?是不是生病了?”
他微微笑了一下,表示自己没事。朋友迟疑片刻,坐到他旁边,似乎欲言又止。灰原看着朋友的脸,等待着。他知道朋友是那种心直口快的人,不会让他等太久。
“是这样,”朋友果然很快开口道,“我女朋友最近打算搬来跟我一起过,所以……我希望你最好不要经常过来为好,否则会很不方便。”
“明白。”灰原点头说。他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没任何发言权。
“最多每周一次吧,这样比较好。”朋友接着说。
“好的。”灰原说。他的那种预感越来越强烈了:童年的大门正在缓缓对他关闭。
七、
在深夜的服装店,灰原已经学会了如何承受孤独,甚至享受孤独。他会先看着便利店女孩下班,然后返身回到店内,锁上大门。这几乎成了一套标准的作息时间。之后的时间全部属于他。他将在紧锁的服装店里度过整个夜晚。
夜晚是最容易产生幻觉的时刻。想想看,四周悄无声息,也无事可做,这时眼睛变得无用,而内心的无数双眼睛则相继睁开,如同神话里的千眼怪人。他听到塑料模特们开始窃窃私语,彼此交谈。服装店里充满了塑料模特的聒噪声。灰原最喜欢其中的一个。那是一个女模特,总是被摆在最角落,总是穿着几乎过季的衣服。灰原也不知道她身上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自己,可能她的五官在制作时意外达到了某种比例上的均衡,使她的神韵与其它塑料模特迥然不同。他总觉得她的样子像是某个歌星,但一时却又想不起来。于是,他干脆在心里称她为“秃头歌女”(老板从来没给她戴过头套)。
他从未听到过“秃头歌女”的歌声,这使他有些遗憾。现在,他正偷听橱窗前那几个塑料模特的谈话。他们是最受老板宠爱的,穿着店里最漂亮的衣服,每天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非常惹人注目。可只有他知道,他们在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忧伤。一到晚上,他们就不停地叹气,不过他搞不清楚他们究竟在叹息什么,或许他们为自己是塑料模特这件事本身而哀叹吧。正是有了他们,灰原的夜晚便不再寂寞。
灰原没有朋友,而他们就是他的朋友。有时他想,如果自己也是一个塑料模特就好了,那样的话他便没有了做人的那些牵绊,只需站在一个地方,动也不动。
他渐渐有点迷恋服装店的夜晚了。他忽然觉得,这里有点像是童年时的样子,或者说,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一个童年时代的模型。他再次拥有了些许的安全感。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电话铃准时响起。他往那边看了看,然后走过去,拿起电话。听筒对准耳朵。
熟悉的海涛声传入耳膜。他想象着夜晚的海景,当一个人面对黝黑的海面时,心中究竟是怎样的感受?他似乎闻到了海水腥咸的味道。他会有一种错觉:服装店就建在海边,推开门,即可看到大海。有一次,他真的打开了锁,走到外面。可他没有看到大海,只有冷幽的月光映照着的商业街,现在,这里空无一人,更像是鬼街。温度很低,他仅穿着保暖内衣,但他突然想出去走一圈。那些白天里沸腾的商店现在都沉睡着,大门紧锁。他冻得哆哆嗦嗦,走过这些沉寂的商铺。相较而言,他更喜欢它们现在的样子。白天,这里聚满了人,到处都是人的脸和后脑勺,他不是被人群冲撞就是裹挟其中。他不喜欢那样的感觉。
之后的几天,电话没有响起。他很奇怪,怀疑是电话坏了。他用手机拨打,电话铃立刻响彻起来,显得比以往更刺耳。究竟怎么回事?灰原失眠了,他等待着电话重新响起,等待着再次听到海浪的声音。
可是现实令他失望,一连很多天,电话始终没有打来。他觉得夜晚一下子就变空了,到白天也打不起精神来。后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有天他来到店里时,发现“秃头歌女”不见了。老板告诉他,店里进了一批新的塑料模特,一些旧的已被处理掉。这使灰原很难过,他想,他还没听到“秃头歌女”的歌声。
灰原感觉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陌生。他想,世界一直都在变得陌生,只是外公的死使这个进程大大加快了。但他对外公并没有丝毫怨恨,相反,他愈加怀念外公了。他为自己当初的冷漠而愧疚不已。他就像一个反射弧迟钝的人,终于在外公去世将近三年后,才体会到了那种悲伤。而在当时,他非常想尽快结束这一切。他希望一切都回归正轨。后来他才意识到,一切都改变了,他们的列车呼啸着,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冲去。
他知道,世界还会继续陌生下去,到最后会怎样?他不能预料。或许到最后连自己都会变得陌生。他突然想起一个故事:当一艘船上的所有零件都被替换过,那还是当初那艘船吗?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只知道,那些零件正在飞速替换着他曾经熟悉的事物。它们并没有变得面目全非,而是以一种崭新且陌生的方式重新屹立在他面前。而他只能带着无尽的困惑,去面对这崭新且陌生的一切。
八、
灰原仰着脖子,看着红砖楼五层的那扇窗户。窗台上堆满了纸箱子和废弃的陶制花瓶,这些杂物将窗户遮挡了一大半。他坐在楼下小公园的长椅上,静静地凝视着窗口。他所在的地方以前是一大片荒地。说是荒地并不准确,但确实一直闲置着,以致杂草丛生。他记得很清楚,那时从窗户外望出去,经常能看到有老头、老太太去荒地里摘野菜。他也很想摘一些来,但他根本分不清杂草跟野菜的区别。后来,这里修建了小公园,杂草与野菜也就一同被铲除干净了。
他遵守着与朋友的约定。因此,他现在只能坐在这里观望。脖子酸了,他就活动几下。周围有几个锻炼身体的老人,他们一边交谈一边不时地往灰原这里看一眼。天气依然寒冷,乌鸦立于枝头,凄厉地叫着。灰原看到窗内的人影倏忽而逝。他站起身,扭动僵硬的四肢,朝来时的路走去。在他背后,乌鸦一跃而起,留下微微颤抖的枝条。
他回到现在的“家”——那个半地下室。母亲站在门口,气呼呼地看着他。她刚刚与邻居吵了一架。邻居是一对外乡打工的夫妻,灰原见到过几次,但从未说过话。“他们竟然说我偷他家的白菜!”关上门,母亲犹沉浸在与人争吵的氛围中。过冬的白菜堆楼道口,蔫瘪无力。“那完全就是一堆烂菜叶子,白送也没人要!”母亲一屁股坐在床上。
灰原不知道的是,真正令母亲生气的并不是他们冤枉了她,而是争吵过程中那对小夫妻脱口而出的话:“你是个本地人,连套房子都没有,还得外面租房。你还好意思说我们?”正是这句话使母亲几乎暴跳如雷。小夫妻毕竟年轻,见到灰原母亲的样子,有点怯懦起来,就主动关上门,不再应战。灰原回来时,母亲刚刚在小夫妻门外骂个了够。
“还有你,”母亲转向一直默不作声的丈夫,“我当初怎么嫁给你这个窝囊废,也是活该被人欺负!”
灰原的父亲坐在椅子上,怀里抱着那只流浪狗,依旧沉默着。灰原觉得父亲好像永远都保持着这副样子,永远都像冬眠般对外部的事物处于一种绝缘状态。究竟是什么让父亲沉默?灰原想,自己从未真正走入过父亲的心。
母亲渐渐安静了下来。她似乎太过疲惫,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半响,父亲突然抬起头,对灰原说:“你帮我看看,它是不是生病了,怎么一动不动?”
我又不是兽医,怎么会给狗看病?灰原哑然失笑,但他还是走过去,用手推了推那条流浪狗。没有反应。它躺在父亲怀里,像是一团抹布。灰原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他将手指探到狗鼻子处试了试,果然感受不到鼻息。
“它死了。”灰原说。
“死了?”父亲有些失神地看着它,“怎么就死了呢?”
灰原站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就是一条狗嘛!”不知怎么回事,他突然就对父亲发起火来,“死了就死了,如果没病的话就吃了它,有病就直接扔大马路上。就这么简单。”
他看到父亲抬起头,用惊讶的眼神看着自己。这一刻,他有点后悔对父亲发火了。他的嘴唇动了动,但什么也没说。他面色冷漠地挪开目光,将父亲和他怀里的那团死物留在屋子里,推开房门,径自走了出去。
九、
有一周的时间,灰原没有回家。白天,他在外四处游荡,晚上就住到店里面。他不想回那个所谓的“家”,那间无论什么时候都拉着窗帘的阴森的“家”。他觉得那里不是他的家,但家在哪里呢?灰原想,难道我真的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一周过后,灰原来到那栋红砖楼。他抬起头看了看五层的窗户,然后走进单元门。似乎只有这里能给他一种“回家”的感觉。上到四楼时,他听到一个人正往下走,脚步声经过楼道的扩音效果而顯得异常清晰。灰原竖起外衣领子,遮住半边脸,站在别家的门前,假装正在掏钥匙准备开门。那脚步声很快就来到他身后。他听到脚步声迟疑了一下,似乎是要停住。他的心立刻提了起来。不过脚步声并未停下,而是恢复了之前的流畅,继续清晰且单调地往楼下走去。直到脚步声渐渐消逝,灰原才回过头来。他微微舒了口气。
他知道那脚步声是谁。他想,姨妈一定是来收房租的,不过也有可能是为了其它事。刚才差点迎面碰上,真是太险了。灰原不知道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他并不恨姨妈,尽管他有足够的恨她的理由,但他确实不恨,这是骗不了自己的。小时候,她与姨妈的关系很不错。那时姨妈还没有孩子,几乎将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亲近。他也喜欢跟姨妈一起玩,因为她总是会给他买很多好吃的。后来,姨妈有了自己的孩子,灰原也长大了,两个人的关系有些疏离,但每次见面依然很亲热。相反,母亲与姨妈的关系总是若即若离,这点他在小时候就觉察到了。母亲与姨妈维持着表面的客套,但在某种不易察觉的层面上,她们相隔着一段距离,那段距离不至于使她们针锋相对,却似乎永远也无法跨越。
上一次见姨妈是什么时候呢?灰原一边往五层走一边回想。那似乎是两年前了,外公刚刚下葬,有一天,姨妈来到了他的家(或者说曾经的家),说是跟母亲“有要事相商”。于是,她俩像是两国元首签订什么秘密协议般紧紧关起门来,故意不让灰原听。因此灰原至今都不知道她们究竟都谈了些什么。后来,门开了,姨妈先走了出来,母亲跟在后面。他看到母亲的脸微微有些苍白,呈现出一种如梦游般的迷离神情。
她俩沉默着走到门口,灰原听到母亲忽然开口对自己的妹妹说:“爸总爱把好东西都留给你,像小时候一样。你知道我有多嫉妒你吗?”说完,灰原看到母亲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如高烧病人般的微笑。他不知道那微笑蕴藏着什么样的内容。
那天以后,他就再也没见过姨妈,直到一分钟前。姨妈用外公留下的遗嘱不留情面地夺走了这套房子,将他们赶了出去。但他却不知该如何对待姨妈,仿佛她成了一种难以被定论的奇怪生物,他既无法原谅她,又恨不起来。他不知道再次面对她时该怎么办,就像当他得知外公去世时站在客厅里手足无措一样。他感到一种巨大的陌生感围裹着自己,这令他不安。
他摁响门铃。朋友开了门,见到是他,礼貌地笑了一下。灰原注意到朋友的笑容里似乎多少显得有些无奈。
“我就知道是你,”朋友说,“刚才你姨妈也来了,你们见到了吗?”
“没有。”灰原说。他往客厅走去。这时,他听到朋友在他身后嘀咕:“真不知道你这么做究竟有什么意义……”
后面的话灰原没有听清,因为他发现了一件事,而这个发现令他震惊。
沙发。沙发不见了。
现在,客厅里变得空荡,而这空荡使他的心猛然间沉下去。他转过身,问道:“沙发呢?”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要颤抖得那么明显。
“卖给收破烂的了。”朋友故作轻松地耸耸肩,但灰原的反应明显使他有些紧张,“我女朋友觉得它太丑了,她不喜欢。是吧,它确实太丑了……我说哥们,你干嘛这么看着我?它只是一个沙发而已……”
灰原死死地盯着朋友的面颊,“当初你答应过我,不会动这房子里的东西,你为什么不遵守约定?”
“喂,喂,你要清楚,租房的钱大部分是我出的,你只是付了那么一点点……况且这是你姨妈的房子,只要她同意了,卖掉一只破沙发我还是能决定的吧?”朋友避开灰原的眼睛,看向阳台。
“我可以再买一个新的,”他说,“如果你觉得非要一只沙发不可的话……”
可他还没来得及讲完,灰原就推开他,冲了出去。
十、
垃圾处理厂位于郊区地带,灰原赶到这里时已是午后。太阳沉闷地照射着空气里弥漫的烟尘。那烟尘里带着浓郁的焦臭味,是从燃烧的垃圾中散发出来的。白色的烟在灰原身边滚滚流淌,遮蔽了他的视线。他仿佛置身于一个辽阔且空无的舞台,在堆积如山的垃圾世界中孑孑独行。怎么会有怎么多垃圾?灰原努力辨别着方向。这些曾经的生活用品现在已丧失了它们原本的意义,拥挤在一块,像是一条彩色的、粘稠的河流。而他像是一条逆流而上的鱼,在垃圾的河流中几乎快要透不过气来。
此前,他从未来过这里。他看到一些戴着口罩、草帽和橡胶手套的人不停地用耙子翻动已被点燃的垃圾,像是农民翻晒自家的麦粒一样。他看不到明火,只有浓烟从垃圾厚实的表层钻出来,弥散在空中。他们面无表情地看着灰原走过,继续低头干活。
垃圾厂管理员是一个中年胖男人,尽管是在冬天,他的脸上仍旧是汗津津的。他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带着一顶与他的头明显不成比例的小帽子,坐在只属于他的狭小工作间的木板床上。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困惑。
“沙发?”他像小孩子那样啃咬着手指,“什么样的?这里没人要的沙发太多了……”
灰原绝望地向他描述着。他意识到,他越描述就越陷入困境。什么样的沙发?他找不出任何可以将它与其它沙发区分开来的特征,它似乎就是一种“报废沙发”的完美模型,所有那些运到垃圾处理厂的沙发们都能在它身上找到共鸣。他该如何形容?他总不能说:那是我的外公坐过的沙发,希望你能帮我找出来。
“这里很大,你知道。”管理员用手比划了一下,“如果你想找你的沙发,恐怕得用几年的时间。当然,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另当别论……”
是的,这里的庞大使灰原感到恐惧,他想要尽快离开。他走过一些低矮的小平房,里面生活着靠收购垃圾为生的人家。大人们在堆满垃圾的院子里洗衣服,脏兮兮的孩子们则在垃圾中跑来跑去。燃烧垃圾的烟雾笼罩在周围,不知是不是吸入了太多灰尘,灰原觉得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仿佛一阵风吹来就可以如塑料袋般飞起来。
他对找到沙发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他站在一处平房前,稍作歇息,任凭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院子,然后猛地定住: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事物。
不是沙发,是“秃头歌女”。他看到她就靠在院子里,身边是一堆破纸箱子。
十分钟后,他从垃圾厂的一个侧门走出来,沿着马路朝公交车站走去。路过的人会微微侧目看向他,看向他抗在肩上的塑料模特。而他直视远方,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刚才,他从废品回收者那里买下了“秃头歌女”,这当然是一个莫大的安慰,但在他等车的间隙,他又感到了迷茫。我能把她带到哪里呢?他想。车来了,在他身旁扬起尘土。
回到城里已经是下午了。灰原肩扛“秃头歌女”行走在街道上。人们好奇地打量他,又随即挪开目光。这天的行程使他疲惫不堪。他看着街道两旁来来往往的人,无力感如枝蔓般从脚底生长。他一时竟想不到安置“秃头歌女”的地方。于是,他只好就这样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受到人们注意,又很快被忘掉。“秃头歌女”在他的肩上始终沉默不语。
暮色渐浓,灰原走到一台路灯下,将她放下来。
“我们现在去哪儿呢?”灰原擦着额头上的汗,感觉那种垃圾烧焦的味道还留在口腔里。
十一、
接下来的几天,白天,灰原就背着“秃头歌女”四处游荡。他已经习惯了别人奇怪的目光。他不想回父母的半地下室,而以前的舊居由于某种他也不知晓的原因,他会故意回避那个地方。是恐惧吗?他也说不好。总之,自从上次的事发生后,他觉得一直以来自己小心翼翼维持的世界的平衡被打破了,世界的陌生感已经侵入并占领了那里。
当他背着塑料模特行走在大街上,或蹲在马路旁休息时,他会突然意识到:那里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了。他的生活已然发生了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必须开始学着思考眼前的生活。
到了晚上,他将“秃头歌女”放在服装店外面某个隐蔽的角落,等老板走后,他就偷偷将她放回店里。第二天,在老板来之前再把她重新挪到外面,准备开始一天的游荡,如此循环往复。这段日子,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掏空了,很空洞,像是一具蝉蜕。
电话始终没有再响起。静谧的夜晚,他守在电话旁,多么希望再听一听电话里海浪的声音,甚至是女人的哭泣。但它像是死掉一样,沉默着,在孤寂的夜晚显得如此冰冷。
生活会一直这样下去吗?他突然感到恐惧。他觉得自己像是被悬在半空中,上不去,也下不来。他开始失眠。一天,他发呆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种响动。那响动是熟悉的。他站起身,走到橱窗前。果然,透过玻璃,他看到黑夜中缓缓飘落的雪花。他第一次在夜晚看到雪下得这么大。纷纷扬扬,让他联想起天鹅的羽毛。洁白的雪花飘洒在天地间,与黑夜形成了某种奇妙的对照。他将脸贴在橱窗上,呼出的鼻息使那里出现了一小块水雾。
不知过了多久,雪已将外面的世界覆了薄薄的一层,在路灯与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莹莹的光。灰原看到橱窗上映照出另一个人的脸。是外公。他坐在那只旧沙发上,似乎也在看窗外的雪景。灰原回过头——他的身后是一片漆黑,什么也没有。
灰原突然想出去走走。他知道这是不允许的,如果由于他的失职导致店里被窃,他是要付违约金的。但此时他已将这些抛之脑后。他打开锁,推开门。一股寒气夹带着雪粒扑面而来。灰原走出店门外,踏在薄薄的积雪上。积雪发出一阵咯吱咯吱的响动。不知为何,这声音使他感到安心。他就这样融入漫天飞雪中,留下了一串崭新的脚印,仿佛进入了一个未曾开垦过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父母住的半地下室。他本没有目的,完全是双脚将他带到了这里。他亦没有抗拒,掏出钥匙准备开门,这时,门自己开了。父亲出现在门后。
父亲愣了一下。
看到父亲,灰原有些愧疚起来。“上次的事,我不该对你……”
“嘘……”父亲打断了灰原的话。他往后看了看,说:“小声点,你妈刚睡着。”
灰原知道,这两年母亲也经常失眠,就算睡下,也饱受噩梦的困扰。有一回,他亲眼看到母亲从睡梦中惊醒,头上全是冷汗。“我不相信。”她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又继续睡着了。后来,母亲曾对他说起那晚的噩梦:她梦见灰原的外公对她说,她其实不是他的女儿,只有灰原的姨妈才是。
父亲的脸在楼道黯淡的光线中显得苍老很多。灰原想,自己和父亲以后会变成母亲与外公那样吗?自己最终能够理解父亲吗?
回到服装店时,雪已经停了。空气冷冽。灰原关好店门,揉搓着自己冻得僵硬的脸和耳朵。四周依旧寂静,人们还未从睡梦中醒来。
灰原躺到钢丝床上,准备趁天亮前睡几个小时。他闭上眼,努力让自己睡着。
这时,电话铃划破了黑夜的静谧。在空荡荡的服装店内,这声音显得尤为尖锐。灰原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到电话铃响到第三声,才从床上弹起来,冲到电话机旁,拿起话筒。
“喂?”灰原感到自己握话筒的手正在微微颤抖。
十二、
灰原乘首班长途客车,前往海边。此时,天蒙蒙亮,他靠在长途车的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一片片风景。这个时候公路上没什么车,因此长途车行进得又快又稳,窗外的景物从楼房变成平房,之后建筑物渐渐稀疏,过渡为山区。他知道,马上就要到海边了。他已经有多久没到过海边了?大约还是在初中时,一家人去海边旅游,之后就再没有看到海。不过海并不是很吸引他,如果不是因为昨晚那通来电,他也不会赶最早班的长途车奔向那里。
昨天晚上,那通突然的来电将他从浑浑噩噩的状态里猛然惊醒,他将听筒紧紧地贴在耳朵上,屏住呼吸。是的,是那个女人。电话里传来他再熟悉不过的海涛声,那声音立刻包围了他,仿佛他也变成了其中的一块礁石,承受着浪花的拍打。他还听到了海鸟的鸣叫,尽管离得很远,但那鸣叫是辽远且真实的,令他几乎可以触碰到。
电话里,还是像以往那样,没有对话。已经很多天了,他以为电话再也不会打来了。此刻,他感到了巨大的安慰。他也像以前一样,安静地听着。相比真实的海,他更喜欢电话里的海。在滚滚浪涛声中,女人的呼吸声似乎时隐时现,但灰原并不能确定。
“我要离开了。”电话里的女人突然开口说,然后,她稍稍顿了一下,“谢谢你。”
此前灰原从未听到过女人的声音。或许是由于这是一个下雪的夜晚,又或许是海水的缘故,女人的声音显得飘忽不定。只有这么一句,不等灰原作出表示,电话就挂断了。嘀嘀嘀嘀,一阵空洞的忙音,仿佛来自于一个沉入海底的失落的世界。灰原依然保持着打电话的姿态,愣了很久,像是在辨认刚才发生的是不是一场幻觉。之后,他撂下电话,飞速穿好大衣,哆哆嗦嗦掏出钥匙,打开了店门的锁。这时,他扭过头,看见了站在角落里的“秃头歌女”。他想也没想,带上了她。
路上还是见不到行人。道路由于积雪而变得湿滑。灰原踉跄着赶到长途客运站。当他气喘吁吁赶到客运站时,正好赶上第一班发车。他抱着“秃头歌女”,登上长途车。
“等等。”客运员拦住了他,“你要带这个上车?”
灰原看了看“秃头歌女”,点点头。
“那你得去补张票,这玩意太占地方了。”客运员对他说。
灰原没有争辩。现在,他只想快点发车,越快越好。不过,补票时他陷入了迷茫:自己究竟是要去哪儿呢?他怎么知道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服裝店的电话没有通话显示。说不定这电话是从外地,甚至是另一个国度打来的也有可能。他要去哪里找她呢?想到这儿,灰原几乎泄气了。他想,这个决定实在太荒唐了。
“你还买不买了?”售票员催促道。
这时,一股不知是哪里来的冲动攫住了他,仿佛有人直接在他脑子里下了一道指令:你要去。他懵懂地补了票,登上长途车。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秃头歌女”上。他径直走到最后面,找位置坐下。几分钟后,车子开动了。天还黑沉着,到处都是积雪。
海边是这躺车的终点站。到达时,天已蒙蒙亮。似乎只是一瞬间,空气中就充满了海水的腥咸味。多少年了,灰原再次见到海,却没有任何兴奋之感。此时的海面显得很平静,甚至有些滞涩,从远处看呈现出一种粘稠状,令人想起石油船事故后污染过的景象。
没有风,空气干燥而寒冷。与城市相比,这里更像是冬天的模样。目之所及,全是凋敝的岩石。天空笼罩在淡蓝色的晨光中。没有游客,灰原独自一人沿着海岸线走着。海鸟的鸣叫在远处回彻。他想,如果这是一场梦境,那么现在他已然走入梦中。
一间小木屋映入眼中。
这是一间不起眼的小木屋,但附近只有这一间屋子。灰原踏着脚下细碎的小石块朝木屋走去。悠缓的海浪声盘桓在他耳膜上,持续不断,如同穿越时光的远古的呼唤。天空不时掠过海鸟矫健的身影,抬头望去,它们便仿佛一场魔术般突然消失。木屋离灰原只有不到十米了,他停下,回头望了望。在他身后,只有灰色的石头和同样灰色的海水。看不到人影。
木屋的门一触即开。木头腐朽的味道扑面而来。里面没有人,所有的物件一目了然:木桌、木椅,还有一堆不知做什么用的盆盆罐罐,一床花花绿绿的肮脏的被子铺在床上和地上。他的目光在一个物件上定住了:沙发。他一眼便认出了这个沙发。尽管它比之前更旧了,好几处表皮脱落,露出了里面黄色的海绵。它别扭地摆在那里,显然还没有适应这里的环境。灰原走过去,坐在上面,深陷在绵软的感触中。他闭上眼睛,海浪声突然变得遥远,直到他听到有人走进来的脚步声。
是一个浑身散发着腥味的男人。“唔,”看到灰原后他明显愣了一下,“你是谁?”
男人是附近的渔夫。从他口中灰原得知,这间木屋以前是工具间,后来荒废了。再后来这里住进了一个不知从何处来的流浪者,是个女人。女流浪者是很少见的。从衣着上看,她原本的生活条件还不错,但很快她就与一个真正的流浪者无异了。衣服变得破破烂烂,头发也乱糟糟的。她精神恍惚,整日在海边游荡。渔夫有时会过来给她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沙发就是前几天他从附近的回收站捡来的。但他们从未交谈过。她从来不说一句话。渔夫有点怀疑她是个哑巴,不过她也从未比划过手语。她的眼神完全拒绝与别人交流。
“她可能这里有些问题。”渔夫坐在木屋的椅子上,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她已经失踪好几天了,我看门开着以为她回来了……”
她会是深夜给自己打电话的那个女人吗?灰原坐在沙发上,脑子里是时断时续的杂音,令他的思绪很难集中。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问渔夫:“附近有可以打电话的地方吗?”
“有的。”渔夫说,“公路上有一个电话亭。”
按照渔夫所指的方向,灰原找到了那个电话亭。电话亭锈迹斑斑,两边连树木也没有,只有它孤零零地站在这里。从木屋走到电话亭需要半个小时。他拿下话筒,放入硬币,然后他拨下服装店的电话。电话通了,是老板的声音。“喂?喂?”老板带着困惑大声喊道。
灰原撂下了电话。他想象着那个他从未见过面的流浪女人在深夜,站在他现在的位置,给他打电话的情景。他在电话亭旁站了很久,侧耳倾听海浪的声音,仿佛想要找到一块熟悉的拼图,拼凑起完整的夜晚。是这里吗?那些个夜晚,话筒里传来的是这片海声吗?
他重新回到木屋。
渔夫没有离开,他似乎在等灰原回来。灰原来到海边,渔夫也跟了上来。“我能问一下……”渔夫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你和那个女人是什么关系?”
灰原看着渔夫好奇的表情,没有说话。他不知该如何回答。难道他要跟渔夫说:就是这个女人,在夜晚给了自己莫名的安慰。这一定会使渔夫更加困惑。况且,他连是不是这个女人还不能确定。一切都悬而未决。灰原的脑子里突然冒出这句话。
“她可能不会回来了。”渔夫望着海,说道。他似乎有些失落,声音也越来越小:“我甚至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灰原看着渔夫的脸。他大概三十来岁,或许比看上去还要年轻点。这是一张粗糙但还算不上饱经风霜的脸。
灰原拍了拍他的肩膀。“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此时已是正午,太阳升在海面上,却被一层雾气笼罩。没有风,海面波澜不惊,像是静止一般。灰原和渔夫将沙发从木屋里抬了出来。
灰原将“秃头歌女”放在沙发上,然后用绳子拴在她腰间,跟沙发固定在一起。最后,他们齐力将沙发推到海里,这个过程中沙滩上留下一道如车辙似的印记。沙发一沾上水,便像是突然间被赋予了生命般缓缓向海面漂去。灰原与渔夫松开手,看着沙发载着“秃头歌女”愈漂愈远,如一艘小帆船般随海面颠簸起伏,却方向坚定。
“安息吧。”灰原低声说道。
这时,他听到了歌声。一个女人的歌声。迷幻,飘忽,却不受干扰。其它声音则像是被音量调节器略微低小了一样。他看到渔夫一动不动地站着,似乎也在安静聆听。
在这歌声中,沙发渐渐消失不见。如同一场漫长的葬礼最终走向终结。
十三、
一切就像是一场梦。灰原想,我现在在哪里?他看了看自己的胳膊(此时正柔顺地平放于身体两侧),还有双腿(像是两截关节粗大的石膏像)。天花板模糊一片,晨光还没抵达那里。橱窗透出清晨微弱的光线,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灰原想,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可我还没确定自己是不是依然留在梦中。
从海边回来已经三天了。生活并未有丝毫改变,但他觉得,自己的某一部分留在了那里,随着那只旧沙发一同沉没海底。这使他有一种大病初愈般的虚弱的轻松感。
他揉了揉眼睛,借助这微光仔细察看。他将目光缓慢挪动,如同一台高像素摄像机,想要涵盖所有细节。即使如此,这里依然不会耗费他太多时间。当阳光声势壮大起来,将这里一一照亮时,这里并没有被赋予某种更新的意义。他从钢丝床上坐起身,穿好衣服,打开门锁。昨晚刮了一场大风,刮得街道十分干净。灰原走出店门,走到洁净的街道上。
洁净的街道上行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大多是去上班,步履匆匆,从出租房内或是自己的房子里穿戴好,赶往最近的公交车站或地铁站。还有一些老年人,去晨练或是早市买菜。清晨的街道依然保有夜晚残留的宁静,鸟叫和行人偶尔的咳嗽声都显得清晰透明。灰原置身其中。空气并不很冷,据说,冬天就要过去了。春风正积蓄力量,准备随时攻陷这座城市。
他按照熟悉的路,来到那栋五层高的红砖楼下——朋友正在楼下等待他,像一只敏感的麻雀般四处张望。看到他来,朋友迎了上来。
自从上次的事后,他俩是第一次见面。朋友给灰原打了电话,告诉他准备离开了。是的,离开,这栋楼里的居民都在陆陆续续离开。朋友缩在大衣里,眯着眼睛。灰原的眼睛一直停在这栋红砖楼上。依旧是淡红色的砖墙,像是粉笔涂抹出的色彩。只不过,在墙的一侧,不知何时用黑色油漆涂了一个大大的“拆”字,并且在外面画了一个圈,令灰原想起电视剧中那些将要被处斩的人。这个结局并不出乎他的意料——商业开发区很快就要建起来了,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将耸立起眩目的高楼大厦。
“这个城市正在蓬勃发展!”朋友也看到了那个“拆”字,突然有些感慨地说,“处处都有机会,就看你如何把握。”
灰原注視着这栋将要被拆除的老楼。一瞬间,他有些恍惚。他仿佛看到楼前的小公园迅速被野草覆盖,那是他某个童年时的记忆:外公、父母还有姨妈,四个人一起站在荒草地里,弯腰摘野菜。他们默不作声同时又默契十足地各自弯腰、拔草,然后慢慢朝荒地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