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场关键因素的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2017-03-23索贵彬王哲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关键因素

索贵彬++王哲

程学院 石家庄 050031)

▲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D161062);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4576110D)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

题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602020207,201602020206);本文受河

北省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资助

◆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需要用创新来为经济引擎提供动力,让创新引领中国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梳理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企业创新绩效关键因素;采用随机前沿方法,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企业创新绩效变化态势、演变特征和创新成功关键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基于市场关键因素,提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关键因素 創新绩效 随机前沿方法

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多地需要用创新来为经济引擎提供动力,使我国经济摆脱过去一段时期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等发展困境,并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以及国际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让创新引领经济未来。

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关于对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的分析,本文将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征询专家意见,以最终确定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

(一)频度统计法确定的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

关于成功企业创新关键因素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早期较著名的是由英国学者Langrish(1971)和Freeman(1974)领导的研究项目,此外Martin(1976)、Cleland&King (1976)、Locke(1984)、Pinto(1988)、Cooper(1995)、Belassi(1996)、Tishler(1996)等学者亦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我国,马驰、贾蔚文、陈少兵、高建、许小东、彭海颖、文丰、齐二石、庞瑞芝等众多学者均对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外学者关于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首先将相关因素按照企业主体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然后按照因素的属性和内涵进行分类,进一步统计各因素出现的频次,按照频次大小进行排序。

在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时,将内部因素分为创新团队建设、关注市场、企业家创新意识、资源支撑、创新战略、创新项目管理和创新环境7个因素,其出现频次分别为18次、14次、12次、11次、7次、6次和2次;将外部因素分为政府支持和其他组织支持2个因素,其出现频率各1次。国外企业在创新中更多依靠企业自身资源,而较少依赖外部资源,这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规范,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按照相同步骤,对国内学者关于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内部因素按照频次大小依次为创新团队建设、资源支撑、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项目管理、创新激励、创新环境、关注市场和创新战略8个因素,出现频次分别为16次、8次、5次、4次、3次、3次、3次和2次;外部因素按照频次大小依次为创新网络、政府支持和创新环境等3个因素,出现频次分别为7次、7次和3次。

对比分析国内外企业创新关键因素,其共同之处表现在国内外企业都关注创新团队建设、企业家创新精神和资源支撑。其不同之处表现在:一是国外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由企业来自主推动;而国内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既要靠企业推动,也依赖政府拉动。二是国外企业更多依靠企业自身资源,而较少依赖外部资源;而国内企业既依靠自身资源,也依赖外部资源。三是国外企业更多关注市场需求对创新的导向作用,而国内企业较多关注企业内部创新管理。四是国外企业比国内企业更重视创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把创新战略管理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

(二)借助专家意见确定的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

借助专家意见,对频度统计法确定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整理,得到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按照企业主体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按照其重要程度分为很关键、关键、一般3个等级。企业创新成功内部很关键因素包括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团队建设、资源支撑、创新战略、关注市场、创新项目管理和核心技术带头人,外部很关键因素只有“政策支持”。企业创新成功内部关键因素包括创新文化建设和内部激励2个因素,外部关键因素包括创新网络、外部资金支持2个因素。

企业创新绩效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方法选择

研究创新效率的方法主要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为主,参数方法以随机前沿方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SFA)为主,本文采用参数SFA方法,利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河北省1999-2013年间企业创新绩效进行测算,相关模型、变量和参数的解释在此不做阐述。

在对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时,以创新绩效为因变量,以各关键因素为自变量,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研究以河北省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创新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如表1所示。由于创新的研发投入存在滞后性,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核算当年R&D资本存量,其核算公式为:Kt=(1-ε)Kt-1+Et,其中Kt为R&D资本存量,Et为R&D经费支出,ε为折现率,通常取ε=15%。关于R&D经费支出折现值及基期R&D资本存量的计算,本文参考杨青峰(2013)的计算方法进行测算。

关于影响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指标,根据前文对影响因素的梳理分析,实证部分选取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创新资金支持(政府R&D投入,Gov)、资源支撑(资产总额,Size)、创新竞争(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比重,Entrepreneurship)及高素质人才(工程师数量,Talent)(见表1)。各创新指标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河北经济年鉴》历年数据。

(三)模型建立及运算

根据以上的分析及定义,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

lnValueit=β0+β1lnKit+β2lnLit+vit-uit

(1)

β为待估计的回归系数。模型的运算在Frontier 4.1内完成,技术结果显示,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技术非效率因素显著存在,采用SFA方法测度效率是合理的。R&D经费的产出弹性为1.529,R&D人员的产出弹性为0.951,显示R&D经费的产出弹性大于R&D人员的产出弹性,表明河北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出更多地依赖于研发资本的投入。同时得到河北省自1999-2013年的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见表2)。

表2显示,河北省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均值为0.825,整体来看并未达到技术有效。从变化趋势看,河北省企业创新绩效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自1999-2013年15年间,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最低点在2002年,创新效率为0.664;近年来,随着企业对创新活动的重视、研发投入的增加、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和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大,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从2007年开始快速提高,到2013年创新效率趋于1,企业创新绩效趋于技术有效。

(四)关键因素Tobit分析

在河北省工业企业创新绩效测度的基础上,本文以创新效率值(Effi)为因变量,以各关键因素(即政府支持力度、资源支撑力度、高素质人才及创新竞争)为自变量,构建创新效率Tobit回归模型:

Effi=α1Gov+α2Size+α3Talent+

α4Com+ε (2)

其中,α1、α2、α3、α4为解释变量的系数,ε为残差项。

依据所建模型,选用最大似然函数法估计Tobit模型,运用Eviews5.1分析软件,对河北省工业企业创新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政府R&D投入比重的系数为3.9834,表明政府创新资金每投入1%,将为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带来3.98%的增长,反映出政府创新资金支持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济杠杆作用,具有很强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R&D经费占资产总额比重的系数为2.2609,表明企业创新资源支撑每增长1%,则带动企业创新效率提高2.26%。反映出企业规模越大,对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越多,越具有创新优势,创新效率也就越高。

工程师或科学家占R&D人员比重的回归系数为0.1534,反映出高素质人才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存在正相关关系,提高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水平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创新活动企业占企业总数比重的系数为-0.1624,表明创新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会产生消极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河北省企业在选择创新战略时大都选择了趋同的创新战略,尤其是趋同的产品创新战略和营销创新战略,产品相似度高,低成本竞争和价格战,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过度竞争对于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这就促使河北省企业在制定创新战略时应采取差异化的创新战略,独辟蹊径。

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和措施

(一)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路径分析

本文立足于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提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路径(见图1)。

创新动力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前提。创新动力是指促使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欲望和需求,企业创新动力的形成,既有企业家精神和意愿,也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企业创新动力包括自动力和他动力,自动力来源于企业内部,包括企业家创新精神、核心技术带头人、创新文化支持和内部激励等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他动力来源于外部,包括政策支持、创新网络支持和外部资金支持等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

资源整合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基础。资源整合指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实施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企业创新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协调好各种资源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作用。创新资源对应于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中的资源支撑因素。

创新管理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保障。创新管理是对企业创新相关活动、人员和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行为,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保障。创新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创新战略管理、创新团队建设、创新项目管理等。创新管理对应于企业创新成功关键因素中的创新战略、关注市场、创新团队建设、创新项目管理等因素。

(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保障措施

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任一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总体创新效果及其它因素产生影响。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应从企业创新各个关键因素入手,首先要分清主次,其次要区分当前重点和长远关注;最后,还要注意各个因素之間的联系。企业内部要在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团队建设、资源支撑、关注市场、创新战略、创新项目管理、核心技术带头人、创新文化建设和内部激励等方面持续推进;在企业外部要加大创新政策、创新网络建设和创新资金的支持力度。只有内外兼顾,主次兼顾,远近兼顾,整体推进,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本文针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保障措施:

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政府首先要明确创新对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要将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来抓;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规制和政策调整利益机制,引导创新资源的配置。如实施定向的普惠性政策,形成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增强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形成可预期的投资回报机制;通过定期调整标准,促进产业技术进步;重视培育市场,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

注重对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创新意识是指在思想意识中始终存在着创新的内在动力。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环境治理任务加剧的形势,我国的传统产业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唤起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把开展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将科技创新内化为企业家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重塑创业时的创新精神。

关注环境变化。战略管理专家波特教授指出,只有差异化战略才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选择。而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关键就是创新,故差异化战略也被称为“基于创新的战略”。企业要实施差异化战略,就要对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并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要对市场进行细分,选择一种或几种为许多顾客重视的共同需求,然后组织和调配公司的各种资源,以一种独特的方法去满足这些需求,这就需要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新产品制造出来后,还需要将新产品的新颖独特之处传达给顾客,这就需要营销创新。

以创新战略引领企业创新活动。创新战略是决定企业创新活动成败的关键,企业能否取得很高的创新绩效,就要看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企业只有有了一个明晰科学的创新战略,所有活动才能按照创新战略安排进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创新战略是企业创新的行动纲领。

构建创新网络。市场的不确定性、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创新的风险性使得来自于企业外部的资源网络显得尤为重要。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是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需要各方面在体制管理上、在政策上、在措施上、在人才培养上共同开展相关的工作来共同推进,积极探索出一条推进政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和组织模式。

培育和引进核心技术带头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企业的竞争体现在核心技术的发展上,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也以核心技术为主,创新型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项世界领先的技术可以带动一个项目、一个企业,甚至于一个产业、一个区域的发展。核心技术创新要靠核心技术带头人,要把培育和引进核心技术带头人放在企业和河北省发展的战略地位。

培育企业创新文化。创新型企业必须要有先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对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企业文化融合到企业创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树立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新观念、新意识、新思想,重构企业文化的理论体系,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才能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Langrish,J.Technology Transfer:Some British Data,R&D Management,197l

2.Freeman C,RoIllweill R,Horseley A.et al.SAHHO updated:Project SAHHO phaseII,Reseach Policy,1974

3. Martin C.C.Project Management [M].NewYork:Amaco,1976

4.Cooper,R.G.0verhauling the new product process.Industrial maketing Management,1996

5.Pinto,Jeffrey K.and Slevin,Denis P.Critical factors in successful Project implementation,IEEE transactions 0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87,EM-34(1)

6.文豐,翟青.中国情形下企业创新的要素及选择机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8)

7.庞瑞芝,薛宁,丁明磊.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5)

8.彭海颖.浙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10(6)

9.肖仁桥,王宗军,钱丽.我国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两阶段价值链的视角[J].管理工程学报,2015(2)

10.严凯旋.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11.李醒民,魏玖长.区域创新型企业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5(8)

猜你喜欢

关键因素
海外“华龙一号”项目安全绩效关键因素研究
“缺芯”之外,限制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另一关键因素已愈演愈烈!
评价整车式称量系统优劣的关键因素浅析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数字化校园运维效率如何提升的关键因素探讨
浅析园林树木移栽成活的关键因素及措施
简析建筑工程节能检测的关键因素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
机械式胀形关键因素对桥壳壁厚分布的影响
制约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