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
2017-03-23刘宇
刘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
《秋》一书中悲剧的一幕幕接踵而至,高公館已经名存实亡了,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家庭在封建制度的蚕食下不停上演着悲剧。
“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就要过去了”这是琴的话,也可以说是整本书的中心句,巴金在序中写道“现在我已经嗅到春天最初的气息了。”《秋》整部书的基调就是沉闷悲伤的,但这个主旨句也是在激励我们: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大风大浪之后,必有属于我们的春天!《秋》一书描写了一系列人物的悲剧,揭示了高家这个大家庭正在走向灭亡,同时封建制度也在瓦解,有思想敢于抗争的年轻人在历经破败的封建社会的折磨之后会迎来人生的春天。
觉新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子,他一直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秋》一书中的觉新更是饱受摧残,此时妻子瑞珏和儿子海儿都已经离他而去,长辈们一直在催促他续弦,一方面是长辈们持续不断的压迫,另一方面又是弟弟们的责备和不理解,他显得越发悲惨。觉新觉得自己渺小的生存里已经得不到一滴眼泪的润湿了,他的心里充满绝望和黑暗,当他和弟弟妹妹们讲起自己悲惨遭遇的时候琴等几个表妹落泪了,这几滴少女纯洁的泪在他心上洒下了种子,他不敢希望会看见它发芽,这是何等悲哀啊,虽然他也曾有过反抗的念头和希望的影子,但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他始终被封建制度奴役。
枚少年的性格和经历跟觉新有点相似,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形象。枚才17岁,就有了肺病的迹象,父亲周伯涛不愿承认儿子有病,却忙着给他娶了冯家的小姐为妻。两人感情不错,但妻子脾气很大,枚夹在她与长辈间受气。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枚少爷是麻木的,即使一开始他不情愿接受这段婚姻,但成婚后在那个布置的华丽的房间里,看着美丽的妻子,听着新奇甜蜜的话,他觉得世界是如此地美丽,他的家庭是如此美满,他是如此幸福,他甚至因为婚事很感激父亲。天真的他被平静生活的表象迷惑,以至于心甘情愿沦落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最终因为父亲周伯涛的愚昧不愿意找医生治疗死于肺病。
觉新从枚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觉新不了解他的这个表弟,他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观念和感情支配者这个年轻人。但是看见一个年轻人孤零零地走着他过去走的那条路,似乎没有料想到将来会有比他更悲惨的结局,这唤起了他的同情,他鼓起勇气劝阻枚少爷为自己的婚姻再争取一下。觉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眼看着年轻的生命一个一个毫无理由地被人摧残,他珍爱的东西也一个一个地被人夺去,没有任何希望和安慰,虽然觉新仍旧爱这个人间,但他已经对自己完全绝望了。他希望枚少爷不要再踏上他痛苦的老路。可事与愿违,枚少爷自己怯懦,屈服于封建礼教,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美好青春。
觉新和枚的悲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本身性格的懦弱和屈服,二是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戕害。高觉新形象是巴金的独特创造和发现。这一形象有极其深刻的典型意义。高觉新是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树立的一个痛苦的灵魂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表现出新旧社会交替嬗变中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揭穿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文化的极端腐朽、残酷和虚伪。高觉新是一个受害者,同时他又间接损害和毁灭自己所爱的人。他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反封建斗争中,妥协、调和、屈从是绝无出路的,从而宣告了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的彻底破产。
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孕育了一大批封建专制制度的叛逆者。可以说觉慧的出走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淑英、淑华、觉民、琴等人的反抗行为中可以看出端倪。
与觉新、枚的命运悲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觉民、张还如、黄存仁、程鉴冰这几个激进的青年形象,他们聚在一起讨论民主、共产主义,他们编辑纪念刊,一些简单的叙述也给这些年轻人带来了鼓舞,在刊物销量的增加中他们看出许多不相识读者的同情。他们永远怀着高飞的雄心,一线的光明和希望也可以鼓舞他们走很远的路程。未来属于这帮敢于和封建礼教抗争的青年!
与淑贞的命运形成对比的是淑华,正当淑华争取到进学堂的机会的时候,淑贞就跳井自杀了。淑华是一个性格单纯开朗的少女,她的爽直快乐的声音常常调剂了某些场面中的忧郁情调,给作品带来了一些明朗的气氛。她最后也逐渐成长起来,有了“战斗的欲望”,而且与旧势力进行了面对面的争辩。 琴也是个杰出的女性形象。她积极追求自己的爱情,最终和觉民有情人终成眷属。她提倡民主精神,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琴行事低调,但对于她的追求,在面临着诸多反对的情况下,她依然能够在暴风雨中前进,打破男权主义的压迫。
巴金通过对封建家庭的深入剖析,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家庭制度及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讴歌了五四时期新青年的觉醒,赞颂了他们的进步和抗争。一代新人的力量一定会冲垮包含着种种罪恶的、腐朽的封建家庭的阻挠而走向新生。由此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发展规律。
《秋》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到第三代的命运上,描写了周枚与高淑贞的悲剧以及觉英、觉群的堕落。在这里,着重抨击了专制主义假手封建礼教腐蚀、摧残青少年的罪恶。随着第二代家长克明的死亡,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已经找不到任何人来承担了,《秋》着重揭了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支柱的崩溃。
巴金曾说他本来给《秋》预定了一个灰色的结局,想用觉新的自杀和觉民的被捕收场,但在友情的鼓舞下,他决定洗去这本小说的阴随的颜色。《秋》关于新的力量和新的道路虽然都还写得相当朦胧,但仍然有很大的鼓舞力,能够吸引读者憎恨那种腐朽没落的制度,并为美好的未来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