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随想
2017-03-23杨开宝
杨开宝
2013年的12月7号是农历的冬月初五,也是二十四节气的“大雪”,是我三十岁生日,之前我与爱人商量,根据工作安排,我生日當天估计在新疆出差,也不可能赶回去过生日,而且当地风俗也有“男不过三,女不过四”的老理,我们一致认为这次生日简化,还像往年一样家人聚餐一下就算给我过生日了,我们把想法告知父母时,父母坚决不同意,一定要给我办生日宴,说邀请亲朋好友,订餐设宴都由他们操办,我和爱人怎么说也不行,只能同意,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这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他们怕等我四十岁,他们的年纪大了,想给办生日宴也没精力了,所以这次他们也像之前我刚满月、百露、一岁、十岁、二十岁一样由他们亲手操办给我过生日,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突然想起这样的一个故事。
三十年前的那天,鼠年的冬月初五,一个大雪飘飞的日子,一家人挤在三间小茅屋里祈祷,只等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内屋里准备生产的孕妇撕心裂肺却又强忍陈痛听从接生医生指导调整呼吸,男主人在靠近内屋的门旁耷拉着脑袋,手里紧紧捏住一只没有烟嘴的半截香烟,男主人的老父母搂住刚满两岁孙女小萍以及四岁的大孙子大明也在外面着急的等待,男主人的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以及家族里其他长辈都在细声默默祈祷,希望小生命平安诞生,内屋更是紧张,接生医生在内屋不停教导女主人调整呼吸,合理用力。
这家人姓杨,杨老汉有七个孩子,其中有一儿一女未能长大,一个早年夭折,一个因病早逝,就剩五个子女,三个女儿两个儿子,三个女儿现都长大出嫁;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工作,已结婚几年并育有一子,今年已四岁;杨老汉的二儿子是五个子女中最小,家人亲切称呼他为二子,也是故事开头的男主人,因小时候腿部紫癜,受当时医疗水平所限只能针灸治疗,落下了腿疾,走路时腿脚稍有不便,从小家里哥哥姐姐都很关照他,以前农村里大米饭很少,都吃糠麸米,家人都吃糠麸面,省出米饭让给他,前些年也结婚育有一女,这是二子家的二胎生产,当时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就像春晚小品《超生游击队》一样,盼子心切怀了二胎,就得东躲西藏,生怕有人告密被人发现,二子两口已做好游击战的准备,东家躲躲,西家藏藏,家里小茅草房不时有村干部和计生主任到访,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告知生二胎严重后果,当时杨家人都谎称没有生育二胎计划就搪塞过去了,日子一天天过,二子的媳妇肚子逐渐显形,瞒也瞒不住了,当时计划生育政策是硬性要求,村务考核一票否决,村村都严防死守,一有风吹草动就有行动。二子家生育二胎的消息已经已被掌握,要求打消念头,终止妊娠。这可愁坏这两口,他们和长辈商量,一边谎话应付计生主任,一边安排两口连夜出去到亲戚家躲躲。
二子两口子躲到了杨老汉二女儿,二子的二姐家所在的村庄,怕被人发现,二子两口子没有在二姐家落脚,而是在村上一户信得过人家住下安心养胎。杨老汉夫妇表面上在家忙于应付村干部和计生主任,心里却惦记着自己二儿子和二儿媳妇的状况,那时通讯不发达,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交通也不发达,没有像样的交通工具,来回打听信息只能步行,可就这样来回步行打探消息也极易被人怀疑,更容易被人跟踪发现,杨老汉突然看到茅草屋河边的一排柳树,拿起镰刀割了一把柳条拿在手里,杨老汉就成天握着这把柳条来回奔波于二子暂住地与家之间,有人问起“老杨,干嘛去?”,杨老汉都会说:“哦,这不,二姑娘家没有框,柳条也不多,让我割点柳条到她们家编框去。”就这样这把小柳条成了杨老汉打探消息的幌子,后来他到哪都带着这把柳条,有人问,都说去编框去,可这把柳条到最后小生命诞生,杨老汉都没有编出半只框来。二子的母亲天天在家忙农活,照顾家里的鸡、鸭、鹅、猪、狗、猫等家禽、家畜,更重要还要照看二子的大女儿,家里因为二子躲胎这事,劳动力就剩她一人了,每天一早老母亲煮上一锅稀饭,熬点咸菜,这样对付着吃一天。每天下地干活,就用扁担挑着小圆框,一头放农具与食物,一头放自己的孙女,挑着到农田,她把孙女用细绳拴在田边的小树上,防止孙女乱跑,始终处于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这样既能干活又能照顾孙女,隔上一段时间就上来看看孙女,给她喂点水和食物,然后自己吃点继续干活,秋后的田里水特别寒冷,二子的母亲因为有一年闹饥荒,家里没吃的,杨老汉家的小孩都还小,在寒冷的大雪天二子母亲带着二子的三姐远到江南句容去讨生活,省吃节用带回了一些食物为全家度过了饥饿的难关,也给自己和三女儿落下了关节炎的老毛病,天气一有变化就疼得厉害,遇冷水更是痛的钻心,就这样在水里泡上一天挖了一大筐慈姑,到晚上才回家,回到家放下孙女,自己的腿疼得站都站不起来,但为了生活,明天还得这样日复一日下地干活。
二子为了自己的未来的儿子陪着媳妇,心里也惦记着自己的大女儿,抽空也步行回家看看女儿以及父母,从小落下的腿疾让他行走起来缓慢很多,而且以前的路都没有路,是人走多了才形成的小土路,很难走,每次回一趟家都要花两、三个小时,再返回时天已经暗了,二子天生胆小,途中要经过一处偏僻的墓地,几棵孤零的枯树摇晃着,树上乌鸦一声半声,吓得二子直打哆嗦,脚底一滑差点摔到水沟里,二子壮了壮胆,连滚带爬地逃出那块让他心惊胆颤的墓地,回到住户家已经晚上九点,挺住七个月大肚子的媳妇还没睡,在等二子回来,告诉她女儿和家里的情况。
二子的媳妇随着月份变大,需要营养也越来越多,二子本来就是在家务农,这几个月都在外面藏着也没时间去挣钱,家里几乎没几个铜子,这把二子心里愁得天天睡不好觉,为了不影响媳妇他没有告诉媳妇实情,表面还上还安慰媳妇好好安胎,二子的大哥、大姐、二姐、三姐知道情况都相互给他接济让他一定要把媳妇照顾好,不要担心钱的事,大家一起为他想办法,住户家老太太也是热心肠,经常把家里好吃的匀出一点给二子的媳妇吃,二子的哥哥姐姐们也时常把买好的东西放在家里,让杨老汉送去。
日子一晃就到了农历十月底,天气越来越冷,大家心也越来越紧张,因为二子媳妇快要足月了,可家里这边,村干部和计生主任不停的催着要二子的媳妇回去做中止妊娠,这可愁坏了一家人,更让人烦恼的是,杨老汉的大儿子因为工作能力强,做事稳已是乡里一名主管农副业的副乡长,事业蒸蒸日上,而且乡领导多次找他谈话,想重用他,拟任乡党委副书记。就因为二子的二胎的事让此耽搁。乡里通过村里专门请人找杨老汉单独谈话,直接开门见山的说;“老杨,你家的二子媳妇什么时候能回来,你家老二最好能配合村里的工作,我也从乡里了解了,你家的老大现在正在事业上升期,可不能因为这耽误他的前程啊,老杨你可要想清楚,你是想保你家老大的看得见前程,还是留住你家还未出世的二孙子,要好好考虑啊。”杨老汉听了半天没吭气,最后说:“这样吧,我考虑考虑明天给你答复”。
杨老汉顾不上中午饭立马叫来自家的大儿子、二子商量此事,他把上午村干部和他谈话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的子女,现在这两者的取舍是整个杨家的事,这是一道艰难抉择但也必须选择的题目,杨老汉的老大从小就用心读书,后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再后来考上农业大学,取得农艺师资格,文化水高,还在乡里当干部,副乡长,是党委副书记重要人选,前途一片大好,在当时这五个子女中最有出息;二子在家务农,文化水平不高,腿还有点不方便,媳妇个头不高,不能干重体力会,前两年刚生下一个女儿,这二胎如果能生个儿子,将来二子两口也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怎么选择?选谁是好?杨老汉心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定不下来。一边是儿子的前程,一边是孙子的希望。这时杨老汉的大儿子说:“爹,先让二子把孩子生出来吧,老二有儿子他和弟妹才有希望啊。我的事以后再说,不就受点影响嘛,不当副书记以后还有机会,老二没有儿子对他打击就大啦。少晋升一级能换来小侄儿,我也高兴,侄儿也是儿啊。”后来二子的儿子还是生出来了,杨老汉老大副书记也就没有了,县里把杨家老大调了好几个乡作交流干部,也都干得不错,但一直未能提拔,是全县干得时间最长的副职,但老大从不后悔。
二子这时彻底瘫在那里,他现在脑袋里一片空白,一语不发。杨老汉这时心里更是不好受,他做好了两手准备,明天先答应村里把自己的二子的媳妇过几天带回来,后来他又咨询医生,说引产下来的小孩还是可以成活,就是身体机能有所迟缓,杨老汉又提着柳条到三个女儿家告诉她们万一要把二子媳妇带到医院引产,引产后让三个女儿想一切办法看到婴儿立马保住包裹着回来。
一家人这几天整天以泪洗面,一个一个像是丢了魂似的打不起精神,明天就是阳历1984年12月26日农历十一月初五,也是村里规定的引产的最后期限,大家都在祈祷,如果今天冬月初四生下来就好了,因为二子的媳妇已经足月,随时生产。说来也巧,当天下午二子媳妇就有轻微阵痛要生产迹象,二子立马回家通知杨老汉,杨老汉告诉老大以及三位女婿要把二子的媳妇要抬回来,杨老汉老大听说二子媳妇有动静要抬回来,随手就把大门门框里的重重的榆树门板拆下,独自扛着门板跟着杨老汉和三位姐夫,连夜冒着大雪用门板把二子的媳妇接回来。
第二天,村干部、计生主任带着村医来到杨家茅草屋,准备接二子媳妇去医院引产,二子立马激动站起来说,人已经回来,但现就肚子疼得厉害,估计是要生了,你们带走也行,如果半途我媳妇有个好歹,后果你们负责,小孩如果出生夭折了,你们就是草菅人命,村干部一听这话以为在骗他们吓唬他们,立马安排村医进内屋去检查,村医出来汇报说,孕妇已有临产迹象,要立即安排接生医生就地接生,这时村干部慌了,气得咬牙切齿,立马安排人从村医院叫来接生醫生。
刚过午时,一声哇哇的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宁静,“生了,生了,恭喜生了个大胖小子”内屋的接生医生一边说着一边把婴儿用抱被裹住抱出来,外屋的人立马欢呼起来,而另一拨村干部看此情形气得灰溜溜地走了。“太好了,太好了”大家互相争着看看襁褓中的小男婴。二子看完婴儿一眼,立即到内屋看看自己媳妇的情况,因为刚才生产太用力,二子媳妇看起来很虚弱,说话声音很细小,慢慢告诉二子,别把宝宝冻着了,把他抱进内屋来,二子听完媳妇的话,立即转身到外屋,把男婴抱进了内屋,小男婴小眼睛还没有睁开,一个劲哇哇的哭着,把他放在二子媳妇的身边,好像感觉到了母亲的温暖,小家伙立即停止了啼哭,二子媳妇怕小家伙受冻,一只手牢牢搂住婴儿。
“弟弟,我们要看弟弟,我们要看弟弟。”杨老汉老夫妇搂住的四岁老大家的小子大明和二子的大女儿小萍,看到小弟弟降生也高兴起来,不停闹着要看弟弟,杨老汉老夫妇安慰孙子、孙女“小弟弟还小怕冷,需要到他妈妈旁边才暖和。” 这时两个小朋友才停止了闹腾,眼睛直直看着内屋,希望有人再把小弟弟抱出来给他们看看。
小生命诞生给一家人一个家族带了欢乐,小家伙也在家庭和家族的呵护一天天的长大,一晃三十年,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也有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他永远记得自己诞生是多么不容易。整个家族对他的恩情他铭记在心,永生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