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中“坐”乐
2017-03-23高鼎文
高鼎文
熬过了年终冲刺、高速拥堵和严重雾霾三大关卡,这个3月剩下的就只有心情舒畅了。该吃吃该喝喝,胖上三五斤也真算不上大事。然而等你从家里驱车重新回到工作城市后,你会发现拥堵问题一点儿都没有得到解决。诚然,路就这么宽,车却这么多,想开车不堵完全是天方夜谭。但怎样才能堵得从容不迫,堵得潇洒自如,这里头可大有讲究。
巧思智造
雪佛兰Bolt EV
最早关于Bolt EV的消息,大概出现在2015年1月的底特律车展上。当时它以概念车的身份登场,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一来除了特斯拉以外的美国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建树都非常一般;再者不论是造型还是动力成绩,小Bolt的表现都称不上抢眼。但时隔两年之后,它却成功入选“2017年度十佳汽车”,进步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纵观美国的纯电动车市场,高端品牌被宝马i系列和特斯拉占领,中低端则被聆风Leaf等日本车型盘踞。想从它们嘴里分得一块肉,难度之高可想而知。通用于去年发布的5年规划当中,提到了要推出10款新能源汽车,而这款Bolt必然是决定性的一款。可以说它的卖相直接会影响到通用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未来走势。显然它的定位类似于同门插电式混动车型——Volt,而动力系统上也会对前者进行一定的借鉴。比起当年的概念车型,新车对前脸和车头进行了更多的调整,譬如封闭了前进气格栅,并延续了雪佛兰的扁平化设计。这两点改动对降低风阻而言大有裨益。
这种微型车在面对道路拥堵问题时会更加从容。它们拥有更好的通过性,方便你在拥挤的车流中展现微操技术,见缝插针;找车位也更容易。而得益于它高达383公里的满电续航,在高速路上歇菜的概率也小了很多。动力方面雪佛兰并未公布太多,但如果和之前预告的一样,那它将拥有7秒破百的加速度,以及203马力的最大输出。无论是续航还是动力表现,它都称得上是目前家用电动小车的首选车型之一。最重要的是Bolt已经开售了,比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3早了大概一年时间。时效性做得如此出众,必然能撬动一些特斯拉的潜在客户。
圈粉怪杰
捷豹XFL
目前国内加长型轿车的市场,已经被“BBA德系三雄”宝马、奔驰、奥迪占去了七成。而就在这三大品牌缠斗不休时,另一个来自欧洲的品牌悄然打开了这一市场。捷豹于去年发布了第一台国产车型——XFL,如我们所知,这个品牌的内部空间表现一直称不上出色,所以拉长轴距几乎是必然的举动。但纵然是做好了心理准备,暴涨140mm的轴距增幅仍然让很多人惊到了。就像奔驰E级在高度看齐S级车型,入华之后,捷豹XFL也被冠以“小号XJL”的称号。后排的腿部空间增加了157mm,总轴距更是达到了3100mm,完全不用担心驾乘空间局促的问题。虽然身材变得修长了许多,但得益于捷豹一贯优雅的身形设计,新车并没有显得拖沓。设计师将长度主要加在了后方,“小钢炮”秒变“长腿男神”。而在和宝马5系Li、奥迪A6L等同级加长车型的纵向对比中,它也称得上是最有运动气质的一款。将它和海外版XF做一下比较,你会发现新车在造型上虽然没有做出太多改变,但细节上的调整却非常的“入乡随俗”。譬如进口车型中缺失的天窗,出现在了这台车上。而后排双8英寸娱乐显示屏、车内空气净化技术、后排开门警示等设计,也都非常对国人胃口。而全系标配的ASPC全路况自适应控制系统,配合上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或3.0T机械增压发动机,实驾表现也绝不会让你失望。稳定性强悍、空间感出众、后排舒适性配置也非常充分,堵在这台车里的话,相对而言要舒服得多。
钢炮之星
宝马X1
凭借小巧的身材和充满力量感的设计,宝马X1在国内市场上一直非常受宠。而去年于北京车展发布的新款,更是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小型SUV市场中的领跑地位。它的整体尺寸变得更大,轴距更是提升了110mm。对于“以大为美”的国人而言,这种改变自然是有益无害的。毫不夸张地说,经此一役它已经成了宝马1系中最火的一款。
外观造型方面它尽可能延续了海外版X1的细节,前脸和大灯也突出了一个棱角分明。其中全新的天使眼大灯设计,和老大哥新款X5几乎完全一样。虽然车身加长到了4565mm,但整体视觉效果并不显冗长,反而多了一种大气雄浑的姿态,宝马设计师的功底可见一斑。它的侧面效果很容易让人误认为X3,这种“向大哥看齐”的设计路数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主打实用主义的内饰和外观似乎有点出入,但熟悉宝马车型的朋友看到它,应该会觉得很亲切。ECO PRO节能模式、制动能量回收、互联驾驶系统,宝马在软硬件方面一贯要比同级竞品更有优势,这款车自然也不会例外。
新X1所拥有的三种动力选项,无一例外都是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从拥有151马力输出的1.5T款开始,到能喷涌出257马力的高功率版2.0T款,几乎能满足所有目标购车者的挑选需求。2月底发布的1系车型的最新三厢版,和目前的X1车型可谓是“动静两相宜”。可见宝马也有意丰富小车产品线,哪怕仅仅是从交通拥堵的角度去考虑,未来的小车市场也非常值得投资。
一览众生
大众蔚揽进口旅行车
在很多人看来,旅行车这种舶来车型,就是一种华而不实的设定。毕竟从工作强度、生活习惯和大环境等方面来看,人们似乎没有太多时间花到自驾旅行上。但如果我们不太纠结于它的名字,只是将其看成一种更强调生活惬意指数的细分车型,那接受起来就要简单许多。而大众公司显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刻意弱化了第八代帕萨特旅行版的定位,并为它取了一个非常美的名字——蔚揽。
曾经售价高达40万元的它,因为1.4T入门级车型的进入,起售价直降12万元之多。这种改变难免让人为它的未来担忧:骤然降价是否会影响车型的形象?这种顾虑实际上有些多余,因为不论外观还是内部配置方面,蔚揽都没有出现缩水。而主打四驱和高离地间隙的高配车型,虽然价格降幅较小,但增加的配置却都非常讨喜。对于了解過旅行车的朋友而言,新蔚揽显然称不上是一款新车,但对于观望了一段时间的朋友而言,现在入手时机恰到好处。
虽然外观方面没有太多进化,配置方面的细小升级却都非常走心。一键启动、车顶行李架、低速弯道辅助照明、人体工程学座椅……每一样都是可以涨粉的配置。作为帕萨特的衍生车型,它一样是低调出了新高度。但旅行车特有的修展宽阔尾部,则为它增添了一些个性标签。这种设计说不上美或丑,但试想一下,如果你被堵在了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车队长龙之中,车内空间自然是越大越舒坦。虽然1.4T的动力看上去让人觉得不放心,但150马力的动力输出搭上7挡双离合变速器,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
悠哉小将
东风启辰T90
大概五六年前,合资车型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回望过去,成绩能好过启辰的实在不多。以2016年为例,启辰累计销量达到了11.66万台,占了东风日产的10%。而正是得益于这个喜人的成绩,东风启辰于今年初宣布脱离东风日产,成为东风汽车的第七家独立分公司。而其中的功臣,当推启辰T90车型。
一经发布,它就成功抢占了话题榜。它是消费者能买到的第一款报价低于15万元的轿跑型SUV,细节设计上高度还原了VOW概念车。全新的家族式进气格栅和前大灯,都给人一种犀利且夺目的视觉感受。略显上扬的尾部腰线,是目前跨界SUV中非常流行的元素。
这也是启辰第一款独立研发的车型,没有从日产原有车型中寻找灵感。这种独具创意的突破,使得它在年轻人群中获得了非常高的赞誉度。对于一款十万级的中型轿跑SUV,启辰在颜值方面已经取得了胜利。而背后还倚仗着东风日产这棵大树,配置方面自然也不多虑。整体而言,这是一款拥有黑马潜质的亲民车款。
动力方面它选择了来自于日产公司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139马力的最大输出只能说中规中矩。而与之搭配的CVT无级变速器,算是优点还是缺点同样值得商榷。也许在野性和能量方面,它和我们认知中的轿跑车还有一定距离。但乐观一点来想,启辰T90的易控性要明显更出色一些。所以那些喜欢追求速度上限的朋友对它也许不太感冒,但初尝轿跑车型的新司机,却会成为它的最佳拍档。
本田雅阁
Sport Hybrid
如果你不幸被堵在了路上,变差的不只有心情。当你跟着前车一步一停地挪动时,汽车的油耗也会明顯增加。如果一堵就是几个小时,自动启停功能也变得不好用了。而最治本的方法,莫过于换一台低油耗的新车,譬如本田雅阁Sport Hybrid。
所谓“Sport Hybrid”,可以简单粗暴地翻译成“超级混动”。然而真的提及混动技术时,人们率先想到的肯定不是这个品牌。像现代索纳塔Hybrid、比亚迪“国字号”车系,以及“丰田混动双雄”卡罗拉双擎和凯美瑞双擎,认可度都要比它更高一些。然而雅阁相信,目前已经是第二代的Sport Hybrid系统,已经成熟到可以在这个市场上有一定发言权了。和其他品牌的混动车型一样,它的行李舱也因电池组的出现变得更小了一些,但400升的容量仍然要比凯美瑞双擎优秀一点。而这款新车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它所使用的i-MMD系统在性能表现上要更加出众。因为取消了行星齿轮、传统变速箱等结构,其传动效率变得更高了。在大功率辅助电机的推动下,输出效果更加干脆利落。这意味着它不仅拥有着215马力最大输出的漂亮账面成绩,实驾感受也让人觉得非常受用。
值得一提的是,它所装备的高功率电动机拥有184马力的最大输出,所以在慢速行驶中,几乎完全由电动机驱动,综合百公里油耗仅为5升左右。而顶配车型中的记忆通风座椅、空气净化、双温区空调、后遮阳帘等配置,对提升驾乘舒适度也有很大的帮助。即便是遇见堵车的问题,也能保障你的舒适度和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