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肯尼亚投资环境研究

2017-03-23张研刘海龙

对外经贸 2017年1期
关键词:投资环境产业布局肯尼亚

张研+刘海龙

[摘要]依据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及投资环境研究的相关理论,借鉴PEST研究手段,从肯尼亚的基本国情入手,对肯尼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经济政策、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肯尼亚投资环境总体良好,中国企业在肯尼亚的投资方向应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区域布局应以肯尼亚三大城市及其周围出口加工区为主。同时,投资企业应尊重双方文化差异,了解当地法律法规,时刻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关键词]肯尼亚 ;投资环境;产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F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043-04

[作者简介]张研(1991-),女,山西河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刘海龙(1983-),男,甘肃正宁县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肯尼亚是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肯双边关系在各个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经贸合作成果尤其令人瞩目。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中肯双边贸易总额达6016亿美元,同比增长2012%;肯尼亚在中国贸易伙伴排名中从第88为跃升至第64位,跻身中国在非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也超过印度,成为肯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肯尼亚的“向东看”战略,为中肯两国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提供了有利契机。因此,深入研究肯尼亚投资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肯尼亚基本概况

肯尼亚地跨南北半球,赤道从中部横贯而过,大致位于45°N和44°S之间以及3383°E与4175°E之间,东西宽约800km,南北长约880km。国土面积582646km2(其中陆地面积569253km2,水面面积约13393km2)。肯尼亚位于非洲大陆的东部,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但地势较高,肯尼亚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景观独特。

肯尼亚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决定了其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薯类、豆类、高粱、小米、大米和大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咖啡、甘蔗、除虫菊、花卉、水果以及剑麻、棉花、烟草等。

肯尼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纯碱、盐、萤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银、铜、铝、锌及铌、钍等。目前除纯碱和萤石外,多数矿藏尚未开发[1]。矿产业主要以炼油、水泥、轧钢等为主。

2004—2014年,肯尼亚GDP年均增长率达554%,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贸易额的迅速扩大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投资的不断增加。2014年肯尼亚GDP为397亿美元,农业、工业、服务业占比较为均衡,在工业总产值中,制造業占比为60%,是最为重要的工业部门(如图1所示)。

至2014年底,肯尼亚全国总人口为4408万人,人口增长率27%。全国共有42个民族,主要有基库尤族、卢希亚族、卡伦金族、卢奥族和康巴族等;语言以斯瓦希里语和英语为主。

肯尼亚于1991年在非洲政治民主化的影响下由一党制改行多党制,目前已与 10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洛美协定签字国,也是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次地区组织的成员。

二、肯尼亚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是指投资经营者所面临的客观条件,影响和决定投资环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市场因素、资源因素、基础设施、经济政策、劳动力因素等,现择其要者分析如下。

1.政治环境

肯尼亚自独立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实行一党制, 1991年在非洲政治民主化影响下,肯尼亚修改宪法改行多党制。多党制的实行有效缓解了国内的民族、部族矛盾。近年来虽然肯尼亚时有小规模部族冲突和党派纷争发生,但总体来看,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为外来投资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自独立以来,肯尼亚长期奉行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大力推动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反对外来干涉,重视发展同西方及邻国的关系,注意同各国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开展全方位务实外交,强调外交为经济服务。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成为肯尼亚吸收外国投资的重要因素。

2.经济环境

肯尼亚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较多的私人资本[2]。肯尼亚独立后,政府重视发展工业,建国初采取进口替代战略,20世纪80年代开始转向发展出口工业,90年代初建立了出口加工区,目前出口加工区已达三十多个。

肯尼亚经济规模超过东非其他四国之和,是东非最大的经济体。农业是肯尼亚的基础产业,自独立以来,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虽不断下降,但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制造业是肯尼亚最为重要的工业部门,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肯尼亚近年的进口物量指数高于出口物量指数,主要出口对象国有中国、英国、德国、乌干达、荷兰、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瑞典等,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其中农产品占70%;主要进口来源国有英国、日本、阿联酋、德国、法国、美国和荷兰等,进口份额较高的产品有工业机械、原油、成品油、汽车、钢铁、动植物油脂、塑料制品、小麦、医药产品等。

肯尼亚拥有比较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中央银行、49家商业银行、4家非银行金融机构、2家抵押放款公司、6家发展金融机构、4家建房互助协会和1个资本市场管理局。

3.外资政策

非洲作为一个久未开发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能。肯尼亚是东非共同体成员国、东南非共同市场成员国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3个经济共同体共26个成员国,投资商在东非共同体和东南非共同市场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是免税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之间进出口享受优惠关税率;在肯尼亚投资,可以拥有一个5亿人的市场。为有效吸引外资,肯尼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

(1)减免税政策

外国企业家在肯尼亚投资几乎可以自由选择投资范围,肯尼亚政府鼓励投资的项目有:农业生产资料和服务投资项目、非传统出口农产品投资项目、制造业和建筑业投资项目。

凡国内不能生产或急需进口的物资,进口可免税或低税。肯尼亚政府已取消进口许可证制度,除了对有关影响生态环境和涉及国家安全的个别商品实行禁止或限制进口外,只要有外汇,商品进口不受限制;进口机器设备以及其他用于生产的相关物品免征关税。

为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政府积极鼓励投资企业加大出口,并制定了一系列出口奖励政策,如对于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所进口的原料、设备等进口物资,全部免征进口关税、增值税和出口税,国家还进行出口补贴。实施保税加工计划,参与该计划的企业可享受优惠: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其他物资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工厂机器、设备和建筑物享受100%的投资补贴[3]。

肯尼亚设立出口加工区,区内投资享受相应优惠政策:加工区内的企业十年内免征所得税,即一个企业在出口加工区内所有的生产和出口,十年内不会征收任何税费。同时要求企业在加工区内生产的产品至少有75%必须出口,也就是说其生产的产品最多有 25%可以在肯尼亚国内销售;如果投资者在肯尼亚国内销售了 5%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可全款汇回本国,也可以选择继续在肯尼亚投资[4]。

(2)投资安全与提供便捷政策

肯尼亚制定多项政策保护外国企业财产安全,保障外国企业的财产不得被强行占有,即使因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原因实行了国有化,也会给予公平和及时的赔偿。肯尼亚没有外汇管制,商业银行可以自由经营外汇,任何公司和个人无须申请就可在商业银行开设外汇账户;商业银行进行的外汇买卖,不用申报,任何人均可反复进行。外资利润汇出自由,外籍人员收入完税后可将外汇全部汇出。出入境人员携带外钞金额不受限。根据1964 年颁布的《外国投资者保护法》规定,政府向国内外投资者保证股息和利息自由汇出,也就是说,如果有中国商人在肯尼亚投资,他可以随时将赚取的肯尼亚先令兑换成人民币,然后汇回国内。出口加工区的设立,简化了投资审批程序,外商投资可在1个月内完成审批手续;财政金融部门不断加强税收管理,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对外商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外汇管制非常宽松。

4.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条件

肯尼亚十分重视交通运输业发展,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一应俱全。目前,肯尼亚铁路每年仅承担约 160 万吨的货运量,铁路货运量在整体运输业中的比重僅占 7%[5],几乎丧失了铁路作为陆上货运大动脉的地位。由于铁路运输能力有限,从蒙巴萨港向内罗毕运输货物主要依赖公路。但是,由于道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难行,往往较短的路程所耗费的时间较长,运输效率偏低。东非铁路改革后,肯尼亚通过贷款投资铁路建设,扩充铁路线路,购买新型机车,更换配套设备,截至2014年9月,肯尼亚全国铁路总长2765公里,将大大提高铁路运量,使铁路成为肯尼亚高效、便捷的陆上交通工具,发挥其陆上交通的重要作用。

肯尼亚东部沿海的蒙巴萨港是肯尼亚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集散地,也是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苏丹和刚果(金)等国货物的重要出海口。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了蒙巴萨港 19号泊位,每年可为蒙巴萨港新增 25 万个集装箱的处理能力,降低了港口船只拥堵程度,缩短了等待时间,提升港口的运营能力,同时给港口带来更多的商机,对巩固其作为东非第一大港的地位具有特殊意义。

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2011年航空客运总量达3284万人次,航空货运总量达到2577百万吨·公里。主要的航空公司有肯尼亚航空,蒙巴萨的莫伊机场、首都内罗毕的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基苏木机场,分别承载肯尼亚东、中、西方向的航运需要,甚至承载邻国的客货航运需要。

(2)通信条件

肯尼亚的电信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开始有所发展,但是成效并不显著。到2011年,每百人拥有电话线路仅为068;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每百人仅有012人;互联网用户每百人仅有28人,手机拥有量每百人6484部。

目前,肯尼亚仍在为其电信产业的发展做出努力,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自由化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放市场,鼓励竞争,这必将给肯尼亚电信业注入新的活力[6]。

(3)电力供应

肯尼亚的电力供应以水电为主,主要是来自于塔纳河上游的大坝水电站以及西部的特克韦尔河峡谷水坝,但由于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导致电力供应不稳定,因而还发展了火力发电和地热发电[7]。

2013 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约为 1700MW,其中水电占 479%,火力发电占 38%,地热发电占124%。2012 年总发电量是 785 亿度,其中,水电占 507%,火电占 280%,地热发电占 193%。2012 年电力出口 3270 万度。 2013 年以来,肯尼亚政府鼓励开发清洁能源,生物发电和风力发电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

5.劳动力条件

肯尼亚的劳动力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数量和相对较高的劳动力质量上。肯尼亚虽然技术工人相对短缺(每百万人中只有63个技术工人),但该国十分重视引进和培养人才,经过多年努力,已拥有非洲最庞大的高级人才库,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人均月工资200—300美元),成为吸引外资的一大优势。

三、中国在肯尼亚投资的重点领域和区位选择

跨国公司在肯尼亚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主要包括厂址选择和办公区选择,研发机构和公司总部一般设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内或者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肯尼亚设立研发机构的条件并不突出,因而其选址不予考虑。本文主要结合以上分析对适宜在肯尼亚进行投资的制造业及其厂址选择分析如下:

厂址选择主要倾向于经济中心区和出口加工区,即三大城市内罗毕、蒙巴萨、基苏木。三大城市可为企业提供较为优越的环境,包括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较充足的水电供应、便利的交通、快速准确的信息来源、稳定且较高水平的劳动力、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等。三大城市间拥有较为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条件,在铁路、公路沿线等一些交通运输较发达的区域,也是企业选址布局的首选。

1.纺织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组装业布局

内罗毕是肯尼亚的首都,有肯尼亚最高学府内罗毕大学,可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内罗毕的道路和铁路等交通规划相对完善,主要干线可通往蒙巴萨、坦桑尼亚边境的维多利亚湖及乌干达,电力来源是内罗毕附近的地热发电。制造业以烟、加工食品饮料等为主要工业,工业基础较好,是轻工业投资的首选之地。

劳动力指向型的纺织品加工,可在内罗毕布局,利用当地高产的棉花作原料。目前,当地仍有大量擅长生产棉、波罗麻及羊毛的纺织人才,依靠技术工人的技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通过铁路和水路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地。肯尼亚的制造业主要是汽车组装和销售,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车型设计中心,同时拥有东非广大的销售市场,因而汽车制造业在该地布局具有较大优势。此外,电子产品组装厂在内罗毕布局有较大的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较大的市场潜力,对电子产品组装的布局有较大的吸引力。

2交通设施加工业、修船业、水泥制造业布局

蒙巴萨拥有东非最大的港口蒙巴萨港,是东非地区进出口贸易中心,其电力供应来自塔纳河上游的水电站,有铁路通向首都内罗毕和基苏木,向北有通向索马里的铁路干线,向南有铁路干线与坦桑尼亚相通,海陆交通都十分便利。交通设施加工厂、修船厂、水泥制造厂等在此布局,一方面,利用便利的海运条件出口商品,可有效减少陆上交通成本,另一方面,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工厂,靠近环境承载能力较高的海边可减少环境污染。

3.制糖、酿酒等产业布局

基苏木是肯尼亚的第三大城市,除铁路外,还有便利的湖运联系乌干达、坦桑尼亚,并与维多利亚湖诸港联系方便。主要的制造业有棉纺织、制糖、酿酒等,其生产的产品可通过便利的交通线向邻国出口,或通过铁路运往蒙巴萨,销往全国,或在蒙巴萨港口出口海外。苏基木的能源供应来自于特克韦尔河峡谷水坝发电和乌干达进口的电力。

四、投资注意事项

1.尊重双方文化差异

从文化角度看,中国与肯尼亚在宗教、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中国企业在肯尼亚投资时,要正视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维护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良好形象。

2.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規

一方面,利用当地的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不能违反当地法律,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如肯尼亚法律规定,中国向肯尼亚出口商品须事先在中国境内进行SGS检验,而且肯尼亚政府虽然没有禁止在某个部门投资,但基本不鼓励外商占用农用土地和在小型零售业方面投资。此外,肯尼亚的县级行政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会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时刻关注肯尼亚和国内有关投资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极为重要。

3.注重身体健康

肯尼亚流行性疾病的发生率很高,艾滋病的感染率也较高,因此在肯尼亚投资,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员工的健康状况,定期换班,营造良好的企业声誉。鉴于肯尼亚社会治安状况较差的基本情况,企业和个人应防患于未然,提前培训、做好安全措施,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与大使馆保持联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海英,崔荣国. 肯尼亚矿业投资环境分析[J]. 国土资源情报,2010(11):27-29.

[2]骆元媛. 肯尼亚工业发展及合作前景[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8):258-259.

[3]曲晓丽. 肯尼亚优惠政策为投资者而定[N]. 国际商报,2011-11-21.

[4]强巍. 肯尼亚投资环境宽松[N].市场报,2002-04-18.

[5]肯尼亚和乌干达铁路线的更新[J]. 中国铁路,2014(3):99.

[6]石军. 改革开放中的肯尼亚电信市场[J]. 世界电信,2004(6):8-11.

[7]李慧. 东非上演能源“双雄争霸”[N]. 中国石化报,2014-06-06.

(责任编辑:顾晓滨马琳)

猜你喜欢

投资环境产业布局肯尼亚
我国天然花岗石临矿产业布局初见端倪
肯尼亚的奇妙探险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布局特征研究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多产业布局就业扶贫车间
走进肯尼亚,拥抱大自然
隆力奇 加速“一带一路”产业布局
大选登记
承德围场投资环境分析
FDI对陕西经济影响的研究
产业转移背景下吸引外商投资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