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与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2017-03-23唐鹏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文章作文

唐鹏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中重要话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所有语文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以及对学校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我发现,将生活与训练相结合,可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夯实字词基础

语文课堂中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字词句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首先要把语文基础知识传授到位。字不但要会写,还要让学生懂得词语的含义,并熟练运用字词造句。

另外语文课标中提到: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读、写应该协调发展。可见阅读教学才是作文之本。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充分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文本中的主题思想感悟出来。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经常给学生范读好的文章,与学生共同感受文章的精彩,从而逐渐地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习惯。在引导学生阅读众多的优秀文章后,进而再激发学生的自我创作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而课堂写作也是如此,只有提高学生对习作内容兴趣度,才能有效地培養他们的写作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

写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在教授学生们观察方法时,要多和学生交流,要将仔细观察事物和分析周围事物作为重点进行指导,并帮助学生养成这一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问题就问,有想法就说。同时还要积极鼓励,让学生保持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为日后的写作进行有效铺垫。

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由于小学生年龄跨度大,所以观察点也要有所侧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亲手触摸,亲自品尝,说感悟。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观察点,讲好方法,利用合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观察、想象、感悟,层次逐渐加深,然后动笔写作。

注重体验 提升兴趣

作文教学既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还要抓住课堂或活动中生成的素材进行教学。这样的文章会更有新意,更有真情实感。

例如,在大雪来临之时带领学生们到户外去观察雪景,可以在雪中伫立,观察雪的形状、样子等。在户外亲身感受后,学生们便会拥有丰富的雪景写作素材,如此便解决了学生无从下笔的窘境。

所以,不要吝惜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去亲自体验那些优秀的写作素材。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感悟更深。

感受生活 积累素材

文章就是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写作经验尚浅,经常说得非常好,但一落到笔上,就不知何去何从了。

其实,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日常教学中不但要加强学生积累语言的训练,更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体验。一味地坐在课堂里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帮助和指导孩子学会留意生活点滴,做到随时记录,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素材的积累对学生的写作大有益处。因此我们要重视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训练是提高写作的途径,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文章作文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