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阅读期待
2017-03-22孔欣欣
孔欣欣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理解自然,认知社会,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是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根据教育家苏霍姆林曾经说过的“阅读、阅读、再阅读,能够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期待值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本文仅以小学生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群文阅读 兴趣 阅读习惯 自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54-02
1.引言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需要内化为习惯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充满期待才会真正的沉淀下来去阅读,去感受人物情感,去品味,去思考。在小学阅读课或渗透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现有的特征,知识量与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能够吸引学生的焦点的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期待和深入阅读的兴趣。
2.激活阅读期待 激发阅读兴趣
2.1情景演示 激活阅读期待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教学法来进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实体情景、模拟情景、想象情景等多种形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期待值,通过学生自发的对阅读产生好感,产生了期待才能使阅读训练的效果达到最佳。
2.2巧设问题 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训练过程中通过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能够更好地走进文章中。例如《布衣元帅》一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于布衣存在疑问,甚至不能理解布衣的代表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什么是布衣” “布衣元帅”又是怎么出现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3.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3.1培养静心阅读的习惯
从阅读的性质来看,对于阅读来说,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无论是词汇量还是语感都需要长期的吸纳,从浅层含义出发,阅读就是单纯的用眼睛将一个个文字串联起来,但是从深层意义上来看,阅读其实是通过文字传递情感的过程。因此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而完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既不能对于某些词语“过度”挖掘,又不能走马观花,而是应该有认真的态度,有用心阅读的认识,积极思考的意识,用心感悟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未来情感体悟、精神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培养群文阅读的习惯
在小学生阅读习惯中有多种形式可以进行,其中包括初读、品读、精读、略读等,针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说除了教师的精讲外,单纯以学生自身其实难以完成品读、精读的过程,往往处于初读或略读,在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后,由教师进行引导阅读,深入挖掘。针对这种情况则可以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
在学生进行诗歌类文章阅读时,可以通过设定主题选择几篇中心思想类似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这样一来既能够满足学生扩大阅读量的目标,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春天”为主题的于都活动,将《春天的颜色》中颜色变化“粉红、金黄、雪白”等颜色入手,让学生感受春天绚丽的色彩,景色的变化。《春天的味道》中春天是柳絮拌上面粉蒸熟的味道,春天是吹響柳笛的清香中带着一丝苦涩的味道。让学生感受春天的丰富多彩。《春天的雨》中微风细雨中随风起舞的柳絮,细雨清洗下大地焕然一新的感觉……通过几篇同样以春天为核心的文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味道,春天的颜色,春天的景色,从而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从而既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又能够使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要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能够让学生本身对于阅读产生期待,愿意积极自主的投入到阅读中去,其次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的深层含义得到发挥而不是单纯的为了阅读而阅读,第三,有针对性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之能够静下心来真正的走入到文章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体味文中人物景色的独特魅力。最终能够结合小学生的阶段性特征,采取丰富、有趣的阅读环节,激激活学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6)
[2]薛法根.推敲新课程课堂[M].广西教育出版社,2016(1)
[3]林清珍.浅谈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J].小学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