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锡良《古代汉语》中古今字被误释为通假字现象指正

2017-03-22葛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辞源古代汉语古汉语

葛卉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郭锡良《古代汉语》中古今字被误释为通假字现象指正

葛卉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分一直都是学习古代汉语者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是目前许多高校通用的古代汉语教材,笔者在学习中发现有5组古今字被误释为通假字,将从字形变化、字义的演变、读音关系等方面进行辨正。

郭锡良《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误用

近年来,研究郭锡良本《古代汉语》(修订本)的论文成果颇丰,对文选中注释的辨正尤其是用字现象方面的文章最多,如:彭怡玢的《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浅析》(1997),王晓娟的《郭编<古代汉语>(修订本)通假字辨正》(2007),于智荣与王恩建的《商务本<古代汉语>通假字注释例商》(2007),方艳霞的《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指瑕》(2011),杨帆的《古汉语中容易混淆的用字现象考辨——以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的注释为例》(2014)。尽管如此,通过查阅工具书,本文发现还有5组古今字被误释为通假字而未有人纠正的。

1 厌—压

《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子于正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

教材注:厌,通“压”。

按:“厌”与“压”这组字不是通假字,而是古今字。

“厌”上古属影母谈部去声;“压”上古属影母叶部入声;影母双声,谈叶对转;二字读音相近。

“厌”字除了“镇压”本义以及由其引申出来的意义,当时,又有了“憎恶、厌恶”等义,如《墨子尚贤中》:“裂地以封之,终身不厌。”注:“厌,厌弃。”(37页)《左传隐十一年》:“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杨伯峻注:“厌,厌弃也。”(75页)而“厌恶”义为“厌”字今天所指常用义。

“压”字东汉许慎认为其本义为崩坏,《说文卷九厂部》中提到“压”的本义:“压,坏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镇压。”可能在东汉时,“厌”字的本义以及由其本义引申出的意义,已经被“压”字所取代。

对于二字之间的关系,有些学者也作了解释。段玉裁注:“竹部曰‘笮者,迫也。’此义今人作‘压’,乃古今字之殊。”(448页上)清王筠《说文句读》:“厌,今字作‘压’。”(355页下)《古今字字典》上也提到:“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厌,古压字。读若剡,声转为压。厌者,以石有所镇笮也,又为物倾颓、覆厌。<一切经音义>十七引<仓颉篇>:‘压,镇也,笮也。’笮者,迫也。引申为凡迫压之称。……又按,猒者,猒余本字。又从厌加土为覆压字。”(524页)

郭本中此处“厌”,应理解为本义,因为“厌”的意义增多,于是新造一个“压”字表示原字本义。二者读音相近,时间上又有先后,因此“厌”与“压”是古今字。

2 贯—惯

《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

教材注:贯,通“惯”,习惯,熟练。

按,“贯”与“惯”这组字并非通假字,而是古今字。

“贯”和“惯”上古同属见母元部去声;二字读音相同。

“贯”的本义是穿钱的绳子。《说文卷七毌部》:“贯,钱贝之贯。贯穿钱贝的绳索。”如《史记三书之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韩兆琦注:“贯,穿铜钱的绳子。”(2352页)然后由本义引申为“以绳穿物”义,又引申为“贯穿,会通”义,后又引申为“熟习、习惯”义,如《孟子滕文公下》:“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杨伯峻注:“贯,<尔雅释诂>:‘习也。’就是今日的‘惯’字。”(140页)

而“惯”字,《说文》无。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的是他所知道的古今文字,所以“惯”字产生的时代应该晚于“贯”字。

“贯”字先于“惯”字产生,最早作“习惯”义讲的是“贯”。《王力古汉语字典》:“惯,习惯。本作‘贯’。‘惯’是‘贯’的后起分别字,专用于引申义‘习惯’。”(329页)《辞源》:“惯,习惯。本作‘贯’。”(1545页)《汉语大词典贝部》说:“贯2习惯。后作‘惯’。”(125页)《古今字字典》也提到:“贯、惯在习惯义上为古今字。”(173页)《康熙字典卯集上心字部》:“惯,习也。又通作贯。”

从《辞源》、《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等对“贯”和“惯”的解释,可以看出,“习惯”义只是“贯”引申义的一个,而“惯”的意义只有习惯义以及其引申义。由于“贯”的意义太多,就将“习惯”义分担给“惯”字。

郭本中这的“贯”,根据语境,应理解为“习惯,熟练”义,“惯”字与“贯”字二字意义有引申关系。相对来说,“贯”是古字,“惯”是今字。

3 虚—墟

《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地。”

教材注:虚,通”墟“,指所居之地。

按,“虚”与“墟”这组字并非通假字,而是古今字。

“虚”上古属晓母鱼部平声;“墟”上古属溪母鱼部平声;鱼部叠韵,晓溪旁纽;二字读音相近。

“虚”的本义是大土山。《说文卷八丘部》:“虚,大丘也。……丘谓之虚。从丘,虍声。”如《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也,以往楚矣。”注:“虚,亦作‘墟’,丘。”(50页)《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亦难矣!”颜师古注:“虚读曰墟。”(2590页)由本义引申至“处所,分野”义,如《左传昭十七年》:“宋,大辰之虚也,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杨伯峻注:“虚,表‘旧居’的意思。”(1391页)又引申“废墟,荒地”义,如《荀子哀公》:“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杨倞注:“虚读为墟。”(371页)

“墟”字,《说文》无。《说文解字》中只收录了“虚”字,可见“墟”字产生的时代应该晚于“虚”字。臧克和的《中古汉字流变》中提到:“墟,居也,大丘也。唐抄<篆隶万象名义>:‘墟,邑也。居也。’”(75页)可能“墟”字的本义后来为所居之地,大土山义。对于二字之间的关系,段玉裁注:“丘本谓大丘,大则空旷,故引申之为空虚。又引申之为不实之称。按,虚者,今之‘墟’字。”(386页下)清王筠《说文句读》:“案,人之居于虚也,不于其顶而于其坳,故得空虚之意。迨为借义所夺,乃加土为‘墟’。”(306页上)《辞源》:“墟,本作‘虚’。”(868页)《王力古汉语字典》:“虚一,大丘,大土山。废墟……以上‘虚’字后来都写作‘墟’。”(1132页)《古今字字典》:“清雷浚<说文外编>卷五:‘虚’之本义,为‘墟’字本字,引申之为空虚,又引申之为不实之称。”(514页)

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等对“虚”和“墟”的解释来看,“虚”的义项更多,用法更广泛:既可实指,又可虚指。而“墟”的义项只有实指。因“虚”字引申出空虚、谦虚、虚假等多种意义,后遂以“虚”字为基础,另增偏旁土,新造一个“墟”字,以取代“虚”字本义。

郭本“虚”,后作“墟”,二者是古今字。

4 臧—藏

《荀子天论》:“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教材注:臧,通“藏”

按,“臧”与“藏”这组字并非通假字,而是古今字。

“臧”上古属精母阳部平声;“藏”上古属从母阳部平声;阳部叠韵,精从旁纽;二字读音相近。

“臧”最早出现于甲骨文,而“藏”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金文,“臧”字出现的时代应该早于“藏”字。“臧”字和“藏”字在被许慎《说文》收录之前字形上是没有太大联系的,但是在《说文》中,却可以看出二字字形上有了联系。

但是《说文卷三臣部》:“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属皆从臣。”本义为男性奴隶。“臧”,从臣,戕声。所以“臧”字的本义应该与奴隶有关。而且《字源臣部》是这样解释的:“臧,初为会意字。甲骨文从戈刺目,戈为兵器之象,竖目为仆隶之象,二者结合为臧获(对奴婢的贱称)、隶人意。<说文>:‘训诫为善,’乃引申义,臧获多为战俘、刑徒类,不敢骄横,自然良善。”(236页)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臧》:“臧本从臣从戈会意,后乃加爿声,甲文时尚未加声,故第从臣从戈也。许君说为从戕声,误矣。”(92页)如:《荀子王霸》:“如是则虽臧获不肯与天子易埶业。”杨倞注:“臧获,奴婢也。”(135页)《汉书司马迁传第三十二》:“且夫臧获婢妾,由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己乎。”应卲曰:“杨雄《方言》曰:‘海岱之间,骂奴曰臧,骂婢曰获。’”晋灼曰:“臧获,败敌所被虏获为奴隶者。”颜师古曰:“应说是也。”(2735页)

从“臧”的甲骨文字形以及后来的演变,可以看出“臧”的本义更倾向于“臧获”义。但是“臧”在战国时就已有“收藏”义,如《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杨倞注:“‘善臧其余’谓虽有余,不耗损而善藏之。”(108页)《汉书食货志上》:“春耕夏耘,秋获冬臧。”(1132页)《汉书礼乐志第二》:“今叔孙通所撰礼仪,与律令同錄,臧于理宫,法家又复不传。”颜师古曰:“古书怀藏字本皆作臧,汉书例为臧耳。”(1035页)只是后来意义增多,分担给了“藏”字,然后“收藏、储藏”义就变成专属于“藏”字的意义,直到今天,“收藏、储藏”义已经不属于“臧”字了。

《字源艸部》是这样解释“藏”的:“藏,从艸,臧声。本义是指收藏、存储。战国文字中‘藏’字或作从贝,臧声。从贝表收藏、储藏之义。”(62页)臧克和的《中古汉字流变》中也提到:“唐抄<篆隶万象名义>:‘藏,收也。蓄贮也。深也。匿也。’”(1063页)所以,“藏”的本义是收藏、储藏。如《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注:“藏,收藏。”(27页)《诗经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注:“藏,收藏。”(183页)

对于二者的关系,段玉裁注:“以从艸之‘藏’为臧匿字,始于汉末。”(118页下)《辞源》:“臧cáng,(集韵)慈郎切,收藏义,后作‘藏’。”(3405页)清黄生《义府》卷上:“藏乃臧之误也。古藏、赃字皆作臧,后人传写,误加草耳。”(37页)《古今字字典》:“‘藏’字,<说文>正篆无。大徐本<说文>新附字收有此字,释为‘匿也’。下有臣铉等案:<汉书>通用‘臧’字。从艸,后人所加。”(600页)《汉语大词典戈部》:“臧2,‘藏’的古字。收藏;隐藏。”(237页)《王力古汉语字典》:“臧五,同‘藏’。府藏,储存东西的地方。”(1018页)《康熙字典未集下臣字部》:“臧,又<集韵>:‘昨郞切。与藏同。’”《常用通假字古今字字典》:“‘臧’,‘储藏、收藏’义,后来加义符‘草’写作‘藏’。”(212页)

郭本“臧”,应解释为“收藏”义。二字读音相近,“臧”字出现的时代比“藏”早,且“收藏”义应该先归“臧”字所有,只是后来被分担到“藏”字里,所以二字应该是古今字。

5 沙—纱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植;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教材注:沙,通“纱”

按,“沙”与“纱”这组字并非通假字而是古今字。

“沙”和“纱”上古同属山母歌部平声,二者读音相同。

《字源》:“初文为合体象形字。像水及散碎沙粒之形。水旁数点本即沙形,恐沙形不显,故从水,似亦兼具会意之义。”(986页)沙,本义是细小的石粒。《说文卷十一水部》:“沙,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见。”如《墨子备梯》:“城上繁下矢、石、沙炭以雨之。”(468页)

“沙”字在西周已有字形存在,而“纱”字,《说文》也无。可能许慎那个时代已经有了“纱”字,但是可以确定其出现的时代不会早于“沙”字。

二字之间的关系,以下学者是这样解释的。段玉裁注:“石散碎谓之沙。‘沙’即‘纱’,古无‘纱’字,止以‘沙’为之。”(552页下)《汉语大字典第三卷水部》:“沙8,细绢,后作‘纱’。<周礼天官内司服>:‘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素沙。’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素沙,赤衣也。’又郑玄注:‘素沙者,今之白缚也。六服皆袍制,以白缚爲里,使之张显。今世有纱縠者,名出于此。’孙诒让正义:‘沙、纱古今字。……吕飞鹏云:古无纱字,至汉时始有之。’”(1563页)《王力古汉语字典》:“沙粒。水边沙地。一种纺织物,即纱。”(569页)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大戴礼记上》提到:“家大人曰:‘沙,即今之纱字,非泥沙之沙。’……古无纱字。”《康熙字典巳集上水字部》:“沙,又借爲纱。”《古今字字典》:“清雷浚<说文外编>卷一四:‘说文无‘纱’字,古通作‘沙’。‘纱’字,约产生于汉,因当时尚未普遍流行,不为字书所收。’不仅<说文>无,汉末的<释名>,‘纱’也仍写作‘沙’。”(380页)

从《辞源》、《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对“沙”和“纱”的解释,可以看出二者除了有“细绢”这样的共同义,且这个意义后来已经完全是“纱”字所有了,“沙”在今天已经没有这样的意义了。最新版《辞源》在解释“沙”时,没有“细绢”义,只是在“纱”的注释部分提到一句“娟之轻细者曰纱,古作‘沙’。”(3186页)

两字不是同时代出现,所以不是通假字。意义上,“纱”字不是“沙”词义引申的那一类,只能是来自文字假借的那一类,但“纱”字又并没有取代“沙”字的本义,所以只能说“纱”字是表示“沙”字假借义那一类的今字。

期望以上分析能解决一些疑惑,对古汉语教材的编写,古汉语及古代文选的教学起一定的作用。不论是专门研究古代汉语的人,或是教师,一定要重视对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区分,否则会曲解词意,背离文意。

注释:

①《金文编》:“厌,不从厂,说文猒饱也,厌笮也,今经典训饱之。猒皆以厌或餍为之。”(662页6行1564)

[1][汉]班固.汉书(全十二册)[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清]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5.

[5]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7][清]黄生.义府[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贾延柱.常用通假字古今字字典[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12.

[1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全四册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1]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4.

[12]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13][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4][清]王筠.说文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5]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6]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本文所举字例均出自该书)

[17]辛志凤,蒋玉斌,等.墨子译注[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18]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9]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1]礼记正义(全三册)[M].郑玄注.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2]臧克和.中古汉字流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3]董莲池.新金文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24]司马迁.史记(全九册)[M].韩兆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25]李宗焜.甲骨文字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6]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7][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8]洪成玉.古今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9]李学勤,主编.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

[30]荀子.荀子[M].杨倞注,耿芸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31]何九盈,王宁,董琨.辞源(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DiscussionaboutAncient ChineseEditedbyGuo Xiliang in Ancient and ModernWordsMisinterpretedas TongjiaWords

GE H ui
(Literary Instituteof J iangsuNormal University,X uzhou J iangsu221116)

People who have study the Ancient Chinese all the tim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scrimination of tongjia characters and ancient words. The Ancient Chinese compiled by Guo Xiliang is at present in common use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re were 5 groups of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misinterpreted as Tongjia words. The author would distinguishthem from the change of the font,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and pronunciation relations.

Ancient Chinese;T ong j ia W ords;Ancient andModern Character;Misuse

H109.2

A

1672-2094(2017)01-0027-05

责任编辑:周哲良

2016-10-15

葛卉(1992-),女,江苏兴化人,江苏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猜你喜欢

辞源古代汉语古汉语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辞源》修订工作散记
《辞源》第三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辞源》注音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以肉部字为例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